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喜春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上的驾驶员防瞌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143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上的驾驶员防瞌睡装置,包括与驾驶位对应的遮阳板组件、座椅、设在座椅内的喷水机构、臀部刺激机构和车载电控模块,座椅包括坐箱、靠背和椅腿,坐箱和靠背都为中空的箱体结构,椅腿连接在坐箱下端面,坐箱和靠背的内腔连通,遮阳板组件包括板体、风扇、朝向驾驶员的一侧上设有用于拍摄驾驶员面部照片的摄像头,喷水机构包括固定在座椅底部的储水箱,储水箱内设有水泵,臀部刺激机构包括设置在座椅的坐箱内的一级上顶机构、二级上顶机构和三级上顶机构,所述风扇、摄像头、水泵和气缸均通过车载电控模块与车载蓄电池电连。多组机构同时运行,防瞌睡效果好,提醒方式全面,驾驶员不得不清醒来通过车载电控模块关闭各个机构。各个机构。各个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上的驾驶员防瞌睡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安全
,涉及一种汽车上的驾驶员防瞌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驾驶员在驾车进行长途行驶,如果长时间不休息,特别是高速公路,经常造成疲劳驾驶,在驾驶员疏忽下很可能打瞌睡,特别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现有的汽车上大都没有防瞌睡装置,为了提高安全性,人们设计了安全辅助系统。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专利号201310344407.1】公布了防酒驾和防瞌睡系统及防酒驾和防瞌睡方法,该防瞌睡装置包括一个采集人眼部图像的红外摄像头和报警器,红外摄像头用于获取驾驶人眼部图像,图像经过图像处理单元处理分析,计算人的眨眼频率,当人的眨眼频率低于一定值时,控制单元将启动报警器,报警器采用蜂鸣器或音响。该报警器主要采用声音提醒,但对陷于过度疲劳的驾驶员而言,声音提醒往往无法激醒驾驶员,驾驶员也容易再次进入打瞌睡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上的驾驶员防瞌睡装置,通过多种方式使驾驶员清醒起来,让驾驶员重新恢复精神,避免打瞌睡。...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上的驾驶员防瞌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驾驶位对应的遮阳板组件、座椅、设在座椅内的喷水机构、臀部刺激机构和车载电控模块,座椅包括坐箱、靠背和椅腿,坐箱和靠背都为中空的箱体结构,椅腿连接在坐箱下端面,坐箱和靠背的内腔连通;所述遮阳板组件包括板体、风扇、朝向驾驶员的一侧上设有用于拍摄驾驶员面部照片的摄像头,摄像头嵌于板体上,板体上横向穿设有中空的支撑杆,风扇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在板体一侧,所述摄像头与车载电控模块通过信号线相连接,风扇背面固定有盛有固态酒精的挥发瓶;喷水机构包括固定在座椅底部的储水箱,储水箱内设有水泵,靠背的背面上设有进水端口,进水端口与储水箱通过进水软管连通,靠背的正面上端设有喷头,喷头与储水箱内的水泵通过输水软管连接;臀部刺激机构包括设置在座椅的坐箱内的一级上顶机构、二级上顶机构和三级上顶机构,一级上顶机构、二级上顶机构和三级上顶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一级上顶机构、二级上顶机构和三级上顶机构均包括顶板和气缸,顶板水平设置且顶板上垂直固定有若干个顶杆,坐箱的面板开有供顶杆穿过的通孔;所述风扇、摄像头、水泵和气缸均通过车载电控模块与车载蓄电池电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上的驾驶员防瞌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上开有供导线穿入的过线孔,风扇的电源线、摄像头的电源线和信号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喜春
申请(专利权)人:叶喜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