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淬火模具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134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淬火模具及使用方法,其结构包括工件、淬火管、导热接头、安装孔、光面组件、模具基座、安装板、冷却接头、转换机构,转换机构底部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模具基座内部,模具基座为矩形结构,且底部设有安装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转换机构带动工件进行旋转升降,从而配合淬火管进行全方面的淬火处理,冷却方式是通过冷却组件在工件内腔进行均匀喷淋,能够避免与表面直接冲刷造成水中杂质的残留,且保留了均匀冷却的效果,在液转机构的带动下完成自动旋转升降,节省了人工工序步骤。节省了人工工序步骤。节省了人工工序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淬火模具及使用方法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7月19日,申请号为CN201910656283.8的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大尺寸渗碳钢制双列调心滚子轴承外圈淬火模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淬火模具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3]双列调心滚子轴承是一种具备自动调心功能的轴承种类,其不易受轴与轴承外圈角度误差的限制,适用于安装各类误差角度轴或扰曲轴的设备,在造纸机械、减速装置、以及铁路车辆上得到广泛的使用,对于双列调心滚子轴承的用料大多采用渗碳钢制,一般生产成型后需要通过高频机对其外圈进行淬火处理,从而大幅提高钢的刚性、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市面上现有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这样的问题:
[0004]目前的淬火用模具是将双列调心滚子轴承支撑固定,然后配合高频机使用,仅仅起到了固定功能,在加热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完成升降、转动、光面等一系列处理工序,无法很好的确保淬火的质量,且通过水流对表面直接冷却容易造成外圈表面杂质增多,表面无法保持光滑,有待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淬火模具及使用方法,以解决目前的淬火用模具是将双列调心滚子轴承支撑固定,然后配合高频机使用,仅仅起到了固定功能,在加热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完成升降、转动、光面等一系列处理工序,无法很好的确保淬火的质量,且通过水流对表面直接冷却容易造成外圈表面杂质增多,表面无法保持光滑,有待优化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淬火模具及使用方法,其结构包括工件、淬火管、导热接头、安装孔、光面组件、模具基座、安装板、冷却接头、转换机构,转换机构底部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模具基座内部,模具基座为矩形结构,且底部设有安装板,并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安装板四端分别设有安装孔,并为一体化结构,冷却接头右端通过螺纹连接贯穿设于模具基座左侧,模具基座右侧设有导热接头,淬火管上端位于工件外侧,工件内部与转换机构相嵌合,导热接头与淬火管底部相连接,光面组件设有两个,且安装于模具基座表面前后两端。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光面组件包括支撑立臂、包边套板、修面刮刃、装配槽,修面刮刃末端与工件表面相连接,装配槽设于包边套板内部,并为一体化结构,包边套板外侧中部与支撑立臂顶部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支撑立臂底部与模具基座表面前端相套合,修面刮刃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分布于装配槽内部。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转换机构包括外置冷却管、冷却组件、液转机构、内置平台,液转机构下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内置平台上端中部,内置平台顶部分别设有
四个冷却组件,冷却组件底部通过外置冷却管与液转机构相连接,液转机构与冷却接头相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冷却组件包括稳定扣、支撑臂、喷淋孔、内置冷却管、滑动导柱,滑动导柱设于支撑臂底部,并为一体化结构,稳定扣中部通过铰链活动扣合于支撑臂内部上端,支撑臂内部垂直设有内置冷却管,内置冷却管底部与外置冷却管相连接,喷淋孔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分布于内置冷却管内侧,滑动导柱底部与内置平台相连接,喷淋孔与支撑臂内侧表面贯穿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液转机构包括分流头、涡轮叶、液流驱动轮,液流驱动轮顶部分别与外置冷却管相连接,涡轮叶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分布于液流驱动轮内侧,液流驱动轮与冷却接头相连接,分流头下端与液流驱动轮上端扣合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内置平台包括内部转盘、升降滑块、环形滑动盘,内部转盘底部设有两个升降滑块,且均匀安装,升降滑块与环形滑动盘内部相贴合。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稳定扣中部通过弹簧旋钮安装,从而能够在没有外来力量干涉的情况时进行自动复位。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液流驱动轮外表面中部设有两个以上滚珠,且呈圆形围绕,并能够有效的消除液流驱动轮在转动过程中的阻力,提高水流驱动的效率。
[00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环形滑动盘内部设有与升降滑块相互配合的弧形凹槽,能够在转动过程中为升降滑块提供上升的支撑。
[0015]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一种淬火模具及使用方法,导热接头连接高频机实现导热,冷却接头用于连接水管,将工件固定在转换机构顶部,从而带动工件进行升降旋转,确保外圈能够完全经过淬火管的加热处理,光面组件通过修面刮刃贴合工件外表面,工件在加热以及转动过程中表面的杂质能够被修面刮刃进行去除,避免冷却后凝固在表面,光面组件通过修面刮刃贴合工件外表面,工件在加热以及转动过程中表面的杂质能够被修面刮刃进行去除,避免冷却后凝固在表面,光面组件通过修面刮刃贴合工件外表面,工件在加热以及转动过程中表面的杂质能够被修面刮刃进行去除,避免冷却后凝固在表面,稳定扣与工件接触后下端受到挤压,上端对其进行定扣,从而确保稳固,此时内置冷却管与外置冷却管将冷却水分别通过喷淋孔排放,进而对工件外圈的内腔进行的均匀冷却,避免了与外表面直接冲击,且防止了水中杂质的残留,液流驱动轮内部通过涡轮叶与水流接触形成驱动,分流头为塑料材质设计,能够产生一定的浮力,降低流量驱动的阻力,并将冷却水由外置冷却管分支,内部转盘与液流驱动轮同步移动,并借助升降滑块与环形滑动盘内部配合支撑,实现了转动过程中的升降,环形滑动盘与内部转盘均为正极磁铁材质,通过正极相斥原理能够对转换机构起到一定的减重效果。
[0017]基于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操作后可达到的优点有:
[0018]通过转换机构带动工件进行旋转升降,从而配合淬火管进行全方面的淬火处理,冷却方式是通过冷却组件在工件内腔进行均匀喷淋,能够避免与表面直接冲刷造成水中杂质的残留,且保留了均匀冷却的效果,在液转机构的带动下完成自动旋转升降,节省了人工工序步骤。
附图说明
[001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淬火模具及使用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淬火模具及使用方法的光面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淬火模具及使用方法的转换机构前视结构剖视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淬火模具及使用方法的冷却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淬火模具及使用方法的液转机构内部结构透视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淬火模具及使用方法的内置平台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中标号说明:工件

1h、淬火管

2h、导热接头

3h、安装孔

4h、光面组件

5h、模具基座

6h、安装板

7h、冷却接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尺寸渗碳钢制双列调心滚子轴承外圈淬火模具,其结构包括工件(1h)、淬火管(2h)、导热接头(3h)、安装孔(4h)、光面组件(5h)、模具基座(6h)、安装板(7h)、冷却接头(8h)、转换机构(9h),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机构(9h)底部安装于模具基座(6h)内部,所述模具基座(6h)底部设有安装板(7h),所述安装板(7h)四端设有安装孔(4h),所述冷却接头(8h)右端设于模具基座(6h)左侧,所述模具基座(6h)右侧设有导热接头(3h),所述淬火管(2h)上端位于工件(1h)外侧,所述工件(1h)内部与转换机构(9h)相嵌合,所述导热接头(3h)与淬火管(2h)底部相连接,所述光面组件(5h)安装于模具基座(6h)前后两端;所述光面组件(5h)包括支撑立臂(5h1)、包边套板(5h2)、修面刮刃(5h3)、装配槽(5h4),所述修面刮刃(5h3)末端与工件(1h)表面相连接,所述装配槽(5h4)设于包边套板(5h2)内部,所述包边套板(5h2)外侧与支撑立臂(5h1)顶部相连接,所述支撑立臂(5h1)底部与模具基座(6h)表面前端相套合,所述修面刮刃(5h3)分布于装配槽(5h4)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尺寸渗碳钢制双列调心滚子轴承外圈淬火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机构(9h)包括外置冷却管(9h1)、冷却组件(9h2)、液转机构(9h3)、内置平台(9h4),所述液转机构(9h3)下端安装于内置平台(9h4)上端中部,所述内置平台(9h4)顶部设有冷却组件(9h2),所述冷却组件(9h2)通过外置冷却管(9h1)与液转机构(9h3)相连接,所述液转机构(9h3)与冷却接头(8h)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培容王斌骆中庚高金萍
申请(专利权)人:安溪迈速则机械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