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骨骼机器人柔性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外骨骼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外骨骼机器人柔性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外骨骼机器人技术是融合传感、控制、信息、融合、移动计算,为作为操作者的人提供一种可穿戴的机械机构的综合技术,外骨骼机器人是指套在人体外面的机器人,也称可穿戴的机器人。
[0003]现有的外骨骼机器人柔性结构其内部的结构较为复杂,且一旦其内部其中一个零件的损坏,在进行更换时,较为麻烦,外骨骼机器人一般都是专门进行定做的,无法根据人员本身状况的不同进行调节。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外骨骼机器人柔性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外骨骼机器人柔性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外骨骼机器人柔性结构其内部的结构较为复杂,且一旦其内部其中一个零件的损坏,在进行更换时,较为麻烦,外骨骼机器人一般都是专门进行定做的,无法根据人员本身状况的不同进行调节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外骨骼机器人柔性结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骨骼机器人柔性结构,包括连接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且第一连接杆(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且第二连接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膝关节(5),所述膝关节(5)的内部包括有第一凹槽(501),且第一凹槽(501)与膝关节(5)之间通过开槽一体化构成连接,并且第一凹槽(501)的内壁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轴(502),所述第一活动轴(50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503),且第一转动杆(5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6),所述第三连接杆(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具(7),且第三连接杆(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裸关节(8),所述裸关节(8)的内部包括有第二凹槽(801),且第二凹槽(801)与裸关节(8)的内部通过开槽一体化构成连接,所述第二凹槽(801)的内壁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轴(802),且第二活动轴(80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803),所述第二转动杆(8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杆(9),且第四连接杆(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外骨骼脚(10),所述第一连接杆(2)通过转动轴(3)与第二连接杆(4)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所述连接板(1)的表面安装有限位机构(11),所述外骨骼脚(10)的顶端安装有锁紧机构(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骨骼机器人柔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503)通过第一活动轴(502)与第一凹槽(501)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所述第二转动杆(803)通过第二活动轴(802)与第二凹槽(801)之间构成转动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骨骼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雨,杨以壮,许志承,莫建旭,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