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防侧翻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0875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防侧翻支架,包括支撑横梁和支撑轮;所述防侧翻支架还包括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上铰接有至少两根可伸缩支杆,分别为第一可伸缩支杆和第二可伸缩支杆;在远离汽车大梁的支撑横梁的端部铰接有转向座,所述转向座还分别与第一可伸缩支杆和支撑臂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撑轮上固定有轮胎座,所述轮胎座还分别与第二可伸缩支杆和支撑臂的另一端铰接。该防侧翻支架可以在水平方向上转动,转向架可根据需要进行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防侧翻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防侧翻支架。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防侧翻支架应用于车辆性能极限测试试验。在车辆试验场内进行抗侧翻稳定性试验、制动性能、电子稳定性试验、转向等性能极限测试试验时,为避免车辆失控翻车造成安全事故,通常需在试验车辆大梁上安装防侧翻支架以确保试验安全。因不同厂家的车辆的大梁结构、大梁高度、整车侧倾的稳定角不同,防侧翻支架应当具备与不同试验车辆大梁进行快速连接、并能适应不同防护角度与高度的调整要求,支架强度均应当能足够支撑车辆侧翻时的冲击力。
[0003]防侧翻支架一般由支撑横梁、支撑臂、支撑轮或其他支撑结构组成。目前多数防侧翻支架都存在支撑横梁与试验车辆的连接方式单一、支撑臂的防护角度与高度的调整方式复杂、支撑臂不能收展、整体设计自重较大的问题。支架支撑横梁安装方式单一导致支架与不同车辆的适应性不足,支撑臂的角度与高度调整方式复杂影响试验效率,支撑臂不能收展从而影响试验转场,整体设计自重较大影响试验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车辆试验用的防侧翻支架的防护角度和高度调节不方便,同时,还存在支撑臂不方便收展、自重较大等问题。
[0005]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满足与多种试验车辆大梁快速匹配连接、防护角度和高度方便调节,支撑臂可以方便收展,同时自重较轻的防侧翻支架。
[0006]为解决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辆防侧翻支架,包括支撑横梁和位支撑轮;所述防侧翻支架还包括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上铰接有至少两根可伸缩支杆,分别为第一可伸缩支杆和第二可伸缩支杆;在远离汽车大梁的支撑横梁的端部铰接有转向座,所述转向座还分别与第一可伸缩支杆和支撑臂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撑轮上固定有轮胎座,所述轮胎座还分别与第二可伸缩支杆和支撑臂的另一端铰接。
[0007]现有技术中,支撑横梁安装在汽车大梁上,支撑轮用于支撑防侧翻支架,一般位于防侧翻支架的端部。
[0008]优选地,所述支撑臂上铰接有两根可伸缩支杆。
[0009]优选地,转向座、第一可伸缩支杆和支撑臂围成一个三角形;使转向座、第二可伸缩支杆和支撑臂围成一个三角形。
[0010]通过拉伸和收缩第一可伸缩支杆可以使支撑臂在竖直方向上转动,实现了防侧翻支架的不同防护高度的调节需求;通过拉伸和收缩第二可伸缩支杆可以调整支撑轮与地面的角度,实现了防侧翻支架的不同防护角度的调节需求。
[0011]优选地,所述转向座围绕支撑横梁在水平方向上转动;所述支撑臂围绕转向座在竖直方向上转动。
[0012]优选地,在支撑臂上设铰接耳板,支撑臂通过所述铰接耳板分别与第一可伸缩支杆和第二可伸缩支杆铰接。
[0013]优选地,所述铰接耳板设在支撑臂的中部。
[0014]优选地,所述防侧翻支架为轴对称结构。防侧翻支架为左右对称结构,对称轴为相互平行的两条汽车大梁的中心线。
[0015]优选地,所述中间梁和边梁的横截面均为方形。
[0016]优选地,所述支撑横梁包括中间梁和边梁,边梁的一端与中间梁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向座铰接。
[0017]优选地,在中间梁和边梁的端部的侧面均设有第一连接孔,通过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连接孔将中间梁和边梁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0018]优选地,当所述防侧翻支架用于安装在汽车大梁的上方时,所述防侧翻支架还包括分别位于汽车大梁的上、下两侧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其中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中间梁或边梁的底面,且位于中间梁或边梁的端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均设有位于汽车大梁左、右两侧的第二连接孔,通过第二紧固件穿过第二连接孔将边梁可拆卸地固定在汽车大梁上。
[0019]优选地,当所述防侧翻支架用于安装在汽车大梁的下方时,所述防侧翻支架还包括分别位于汽车大梁的上、下两侧的第二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板,其中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中间梁或边梁的顶面,且位于中间梁或边梁的端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均设有位于汽车大梁左、右两侧的第二连接孔,通过第二紧固件穿过第二连接孔将边梁可拆卸地固定在汽车大梁上。
[0020]优选地,当所述防侧翻支架用于安装在汽车大梁的侧面时,所述防侧翻支架还包括分别位于汽车大梁的左、右两侧的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其中第三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中间梁端部的侧面;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上均设有位于在汽车大梁上方和下方两侧的第三连接孔,通过第三紧固件穿过第三连接孔将中间梁可拆卸地固定在汽车大梁上。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提供的车辆防侧翻支架是以汽车的方向为基准描述的,即汽车的前、后、左、右方向与本技术的防侧翻支架的前、后、左、右方向均相同。防侧翻支架与汽车大梁垂直安装,也就是沿汽车左、右方向进行安装。
[0021]本技术的可伸缩支杆(第一可伸缩支杆、第二可伸缩支杆)可使用现有技术的相关支杆,也可以选用了正反丝T型丝杆螺母组合,通过旋转T型丝杆实现快速变化长度从而改变支撑臂的角度和高度以满足不同试验要求。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势是:
[0023]1、防侧翻支架可以在水平方向上转动,转向架可根据需要进行90
°
折叠或完全展开,收展方便。
[0024]2、调节第一可伸缩支杆可以使支撑臂在竖直方向上转动,调整第二可伸缩支杆可以调整支撑轮与地面的角度;同时实现了防侧翻支架的不同防护高度和不同防护角度的调节。
[0025]3、通过可伸缩支杆的布置改变了支撑臂的受力状况,与其他的防侧翻支架相比,有利于降低臂体截面要求从而降低了防侧翻支架的整体自重。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安装在汽车大梁上方的防侧翻支架主视图。
[0027]图2为图1的右半部分的放大视图。
[0028]图3安装在汽车大梁的下方的防侧翻支架的左侧及中间部分的示意图。
[0029]图4为安装在汽车大梁侧面的防侧翻支架主视图。
[0030]图5为安装在汽车大梁的侧面的防侧翻支架中间部分的爆炸图。
[0031]附图标记:1-支撑横梁;2-支撑轮;3-支撑臂;4-转向座;21-轮胎座;31-第一可伸缩支杆;32-第二可伸缩支杆;33-铰接耳板;51-第一连接孔;61-第一连接板;62-第二连接板;63-第三连接板;64-第四连接板;65-第五连接板;66-第六连接板;72-第二紧固件;73-第三紧固件;0-汽车大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实施例1(上方安装)
[003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试验用的防侧翻支架,该支架安装在汽车大梁的上方,其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填充有斜线段的两部分区域为汽车的两根大梁的截面示意区域。由于图1的左右为对称结构,为更清楚地表示防侧翻支架的结构,沿图1的中间将图1分为对称的左右两部分,将其右半部分放大,即为图2。该试验用防侧翻支架,包括用于安装在汽车大梁上的支撑横梁1和位于防侧翻支架端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防侧翻支架,包括支撑横梁和支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侧翻支架还包括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上铰接有至少两根可伸缩支杆,分别为第一可伸缩支杆和第二可伸缩支杆;在远离汽车大梁的支撑横梁的端部铰接有转向座,所述转向座还分别与第一可伸缩支杆和支撑臂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撑轮上固定有轮胎座,所述轮胎座还分别与第二可伸缩支杆和支撑臂的另一端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座围绕支撑横梁在水平方向上转动;所述支撑臂围绕转向座在竖直方向上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翻支架,其特征在于,转向座、第一可伸缩支杆和支撑臂围成一个三角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翻支架,其特征在于,转向座、第二可伸缩支杆和支撑臂围成一个三角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翻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支撑臂上设铰接耳板,支撑臂通过铰接耳板分别与第一可伸缩支杆和第二可伸缩支杆铰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梁包括中间梁和边梁,边梁的一端与中间梁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向座铰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侧翻支架,其特征在于,在中间梁和边梁的端部的侧面均设有第一连接孔,通过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连接孔将中间梁和边梁可拆卸地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奎陈传阳屈怀琨吴文波葛炳南王建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金阳机械设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