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丙烯酰-N-异丙基甘氨酰胺单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066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丙烯酰-N-异丙基甘氨酰胺单体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以N-(叔丁氧基羰基)甘氨酸甲酯和异丙胺、丙烯酰氯为原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丙烯酰-N-异丙基甘氨酰胺。丙烯酰-N-异丙基甘氨酰胺带有双键,可进行自由基聚合。同时,丙烯酰-N-异丙基甘氨酰胺带有疏水性的异丙基和两个亲水性的酰胺基团,后者可以提供双氢键结构。异丙基可赋予聚合物分子类似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温度特性,双氢键结构使得聚合物分子间和分子内具有多重氢键作用。因此,该单体可以聚合形成聚合物,从而获得具有特殊温敏性的聚合物材料,在生物工程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工程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工程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丙烯酰-N-异丙基甘氨酰胺单体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丙烯酰-N-异丙基甘氨酰胺单体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利用N-(叔丁氧基羰基)甘氨酸甲酯和异丙胺、丙烯酰氯的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丙烯酰-N-异丙基甘氨酰胺。

技术介绍

[0002]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是一种新型的智能高分子材料,因其分子链上同时连有亲水性的酰胺基团和疏水性的异丙基,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显示出随温度变化而发生溶解(沉淀)、溶胀(收缩)等变化的温度敏感特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水凝胶具有一个低临界相转变温度(LCST),大约在32℃左右。当温度高于LCST时,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水凝胶高度溶胀;当温度低于LCST时,水凝胶会剧烈收缩。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还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无组织毒性,常用于药物释放、组织工程等生物医学领域。
[0003]N-丙烯酰甘氨酰胺(NAGA)是含有两个酰胺基团的单体,通过水溶液中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可制备得到一种高强度水凝胶,其交联作用来源于聚合物分子内和分子间的多重氢键作用。研究表明,聚(N-丙烯酰甘氨酰胺)水凝胶具有高临界相转变温度(UCST),具有热塑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丙烯酰-N-异丙基甘氨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丙烯酰-N-异丙基甘氨酰胺单体及其制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0007](1)将N-(叔丁氧基羰基)甘氨酸甲酯、异丙胺和三乙胺混合,在室温下搅拌以使N-(叔丁氧基羰基)甘氨酸甲酯与异丙胺进行反应,其中,N-(叔丁氧基羰基)甘氨酸甲酯、异丙胺与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3.8:1;
[0008](2)将步骤(1)的反应产物加入到二氯甲烷中,再加入三氟乙酸(TFA),在冰浴条件下搅拌以使步骤(1)的反应产物与三氟乙酸(TFA)进行反应,其中,步骤(1)的反应产物与三氟乙酸的质量比为1:(15-16),二氯甲烷与三氟乙酸的体积比为1:1;
[0009](3)将步骤(2)的反应产物加入到水中,再加入碳酸钾溶液和乙醚,在冰浴条件下向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丙烯酰氯的乙醚溶液,继续在冰浴中搅拌以使步骤(2)的反应产物与丙烯酰氯进行反应,生成丙烯酰-N-异丙基甘氨酰胺,其中,步骤(2)的反应产物、溶剂水、碳酸钾和丙烯酰氯的质量比为4:3.6:6:(3.5-4)。
[0010]步骤(1)中,在25-30℃室温下搅拌3-5天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在真空条件下浓缩反应液,然后在正己烷中沉淀,过滤后将固体干燥,得到白色晶体。
[0011]步骤(2)中,在0-5℃冰浴条件下搅拌2-4h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旋蒸浓缩反应液,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至10-12,用乙酸乙酯萃取后向萃取液中加入干燥剂
进行干燥,抽滤,旋蒸浓缩,得到淡黄色油状液体。
[0012]步骤(2)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至12,向萃取液中加入干燥剂进行干燥的时间不少于30min,所述干燥剂为无水硫酸钠或无水硫酸镁。
[0013]步骤(3)中,所述混合溶液中溶剂水、碳酸钾溶液和乙醚体积比为3.6:24:22,所述丙烯酰氯溶液中丙烯酰氯和乙醚的体积比为3.3:14。
[0014]步骤(3)中,所述反应体系在0-5℃冰浴条件下搅拌3-5h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对反应液进行抽滤,并用乙醚清洗,将固体干燥,得到白色固体产物。
[0015]本专利技术的相关化学反应按照下述化学反应式进行。
[0016]Step 1
[0017]Step 2
[0018]Step 3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丙烯酰-N-异丙基甘氨酰胺单体及其制备方法,以N-(叔丁氧基羰基)甘氨酸甲酯和异丙胺、丙烯酰氯为原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丙烯酰-N-异丙基甘氨酰胺,新生成的丙烯酰-N-异丙基甘氨酰胺带有双键,使其可进行自由基聚合;同时,新生成的丙烯酰-N-异丙基甘氨酰胺带有疏水性的异丙基和两个亲水性的酰胺基团,后者可以提供双氢键结构,异丙基可赋予聚合物分子类似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温度特性,双氢键结构使得聚合物分子间和分子内具有多重氢键作用。本专利技术制得的丙烯酰-N-异丙基甘氨酰胺相当于在N-丙烯酰甘氨酰胺(NAGA)末端的氮原子上进行异丙基取代,从而可使丙烯酰-N-异丙基甘氨酰胺的聚合物既具有高临界相转变温度(UCST),还具有低临界相转变温度(LCST),具有特殊的温度敏感性;还可在分子内和分子间形成多重氢键作用,从而提高凝胶的强度。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丙烯酰-N-异丙基甘氨酰胺的1H-NMR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2]实施例1
[0023]步骤1,准备实验所需使用的器具,清洗反应所用的圆底烧瓶、烧杯以及磁子置于烘箱中烘干。用同样的方法清洗100ml的量筒和小玻璃瓶并烘干。用移液枪移取9ml N-(叔丁氧基羰基)甘氨酸甲酯,16ml异丙胺,7ml三乙胺置于圆底烧瓶中,放入磁子,室温下搅拌3-5天。
[0024]步骤2,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浓缩,分次倒入500ml正己烷中沉淀,过滤得到白色固体,并用正己烷清洗,真空干燥。
[0025]步骤3,利用托盘天平称取4.3g得到的白色固体,加入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向烧瓶中加入40ml二氯甲烷,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提前准备好碎冰块放入铝盆中,加入适量水,用作冰水浴反应。用量筒量取40ml TFA,加入上述体系,0℃下搅拌2.5h。
[0026]步骤4,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旋蒸瓶,真空条件下浓缩反应液,得到黏度较大的液体。将该液体倒入烧杯中,逐滴加入2M NaOH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至12。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加入适量无水Na2SO4固体,以除去萃取液中的水分。抽滤除去硫酸钠固体,旋蒸除去溶剂,得到少量淡黄色油状液体。
[0027]步骤5,圆底烧瓶中加入4.0g上述淡黄色油状液体和3.6ml水。烧杯中加入6g K2CO3固体和24ml水,搅拌均匀,制得K2CO3溶液,将该溶液加入上述圆底烧瓶中。提前准备好碎冰块放入铝盆中,加入适量水,用作冰水浴反应。上述体系中再加入22ml乙醚,冰浴。取干燥的恒压漏斗,加入14ml乙醚、3.3ml丙烯酰氯,逐滴加入圆底烧瓶中。全部滴加完成后,冰浴搅拌,反应4h。
[0028]步骤6,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进行抽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用乙醚清洗,真空干燥,得到最终产物。
[0029]实施例2
[0030]步骤1,准备实验所需使用的器具,清洗反应所用的圆底烧瓶、烧杯以及磁子置于烘箱中烘干。用同样的方法清洗100ml的量筒和小玻璃瓶并烘干。用移液枪移取9ml N-(叔丁氧基羰基)甘氨酸甲酯,16m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烯酰-N-异丙基甘氨酰胺单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所示的分子结构2.一种丙烯酰-N-异丙基甘氨酰胺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N-(叔丁氧基羰基)甘氨酸甲酯、异丙胺和三乙胺混合,在室温下搅拌以使N-(叔丁氧基羰基)甘氨酸甲酯与异丙胺进行反应,其中,N-(叔丁氧基羰基)甘氨酸甲酯、异丙胺与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3.8:1;(2)将步骤(1)的反应产物加入到二氯甲烷中,再加入三氟乙酸(TFA),在冰浴条件下搅拌以使步骤(1)的反应产物与三氟乙酸(TFA)进行反应,其中,步骤(1)的反应产物与三氟乙酸的质量比为1:(15-16),二氯甲烷与三氟乙酸的体积比为1:1;(3)将步骤(2)的反应产物加入到水中,再加入碳酸钾溶液和乙醚,在冰浴条件下向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丙烯酰氯的乙醚溶液,继续在冰浴中搅拌以使步骤(2)的反应产物与丙烯酰氯进行反应,生成丙烯酰-N-异丙基甘氨酰胺,其中,步骤(2)的反应产物、溶剂水、碳酸钾和丙烯酰氯的质量比为4:3.6:6:(3.5-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丙烯酰-N-异丙基甘氨酰胺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25-30℃室温下搅拌3-5天进行反应;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广张卓丹杨建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