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导丝椎管内导管套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051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导丝椎管内导管套组,该套组包括前端开设有尖端孔和多个侧孔的椎管内导管,能内置在所述椎管内导管内的导丝,具有导管推送平台、锥管形导管出口和环形管的环形导管固定架,以及能将所述椎管内导管在皮下出口处缝扎固定的导管固定卡夹;其中,所述锥管形导管出口和环形管分别与所述导管推送平台的两端相连接;所述椎管内导管能置于所述环形管中,并穿过所述导管推送平台再由所述锥管形导管出口穿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椎管内导管在椎管内较长节段定向置入,可选择性注药于较广泛的目标脊髓节段,镇痛效果好,方便放置椎管内导管及影像定位时导管尾侧管身的管理,还便于椎管内导管在皮下出口处的固定。定。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导丝椎管内导管套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临床镇痛手术和麻醉的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带导丝椎管内导管套组。

技术介绍

[0002]临床医学连续椎管内(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阻滞镇痛或麻醉时所使用的椎管内导管,是椎管内穿刺麻醉的重要耗材,多为不带导丝的塑料导管,长约80cm,由穿刺到位的穿刺针送入并留置于椎管内(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在镇痛手术或麻醉时,需要导管在椎管内较长距离的定向置入、并间断采用影像定位,常规的椎管内导管前端只在1cm范围内有三个出药小孔,导致注药范围受到局限且易于堵塞;较长的管身不便于固定管理,容易弯曲变向;同时,导管经皮出口处不便于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导丝椎管内导管套组,便于在椎管内(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较长节段定向置入,可选择性注药于较广泛的目标脊髓节段,镇痛效果好,便于长期留置使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导丝椎管内导管套组,该套组包括:
[0005]前端开设有尖端孔和多个侧孔的椎管内导管,
[0006]能内置在所述椎管内导管内的导丝,
[0007]具有导管推送平台、锥管形导管出口和环形管的环形导管固定架,以及
[0008]能将所述椎管内导管在皮下出口处缝扎固定的导管固定卡夹;
[0009]其中,所述锥管形导管出口和环形管分别与所述导管推送平台的两端相连接;所述椎管内导管能置于所述环形管中,并穿过所述导管推送平台再由所述锥管形导管出口穿出。
[0010]优选地,所述椎管内导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标示长度的显影线,其中,单条的显影线代表1cm,双条的显影线代表10cm;所述显影线的标示范围为1~50cm。
[0011]优选地,多个所述侧孔在所述椎管内导管的横截面上呈间隔60度的不同方向设置,同时在所述椎管内导管的长度方向上间隔5mm设置。
[0012]优选地,所述椎管内导管前端设置的所述侧孔的数目为4孔、8孔、12孔、16孔或者20孔。
[0013]优选地,所述导丝采用不锈钢制成,所述导丝的尾端设置有指柄。
[0014]优选地,所述环形导管固定架还包括环形管联结件,所述环形联结件上设置有多个环形管固定卡口,所述环形管通过所述环形管联结件固定。
[0015]优选地,所述导管推送平台下部设置有手指固定卡口。
[0016]优选地,所述导管固定卡夹上开设有卡夹槽,所述导管固定卡夹的两侧设置有固
定侧翼,所述固定侧翼上开设有侧翼固定孔。
[0017]优选地,所述导管固定夹上在与所述卡夹槽相对的另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防滑系线槽。
[0018]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一种带导丝椎管内导管套组,通过设置导丝和环形导管固定架,便于导管在椎管内较长节段定向置入,且在放置椎管内导管及影像定位时便于导管尾侧管身的管理,通过设置导管固定卡夹,可便于导管在皮下出口处的固定,方便导管的长期留置使用,镇痛或麻醉效果好。2、本技术的一种带导丝椎管内导管套组,通过设置具有不同数目侧孔的不同型号标准的导管,可使导管选择性注药于较广泛的目标脊髓节段,镇痛或麻醉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椎管内导管和导丝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环形导管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的环形导管固定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的环形管联结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的导管固定卡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0025]如图1、图2、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导丝椎管内导管套组,其包括椎管内导管1、不锈钢制的导丝2、环形导管固定架3和导管固定卡夹4;其中,椎管内导管1的前端开设有尖端孔11和多个侧孔12;导丝2设置在椎管内导管1内,导丝2的尾端设置有塑料制的指柄21,且导丝2的头端距椎管内导管1的尖端5mm,尾端突出椎管内导管1的尾端5mm;环形导管固定架3包括导管推送平台31和分别连接在导管推送平台31两端的锥管形导管出口32和环形管33,椎管内导管1能置于环形管33中,并穿过导管推送平台31再由锥管形导管出口32穿出,通过导管推送平台31能很方便地将椎管内导管1推送入椎管内(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椎管内导管1置于环形导管固定架3中,便于在放置椎管内导管及影像定位时导管尾侧管身的管理;导管固定卡夹4用于将椎管内导管1在皮下出口处缝扎固定,防止皮下出口处的椎管内导管1位置变动。
[0026]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椎管内导管1采用塑料制成,外径为1.0mm,强度适中;椎管内导管1的外壁上设置有显影线13,用于标示长度,单条的显影线13代表1cm,双条的显影线13代表10cm,显影线13的标示范围为1~50cm。
[0027]上述实施例中,椎管内导管1的侧孔12采用激光打孔,多个侧孔12在椎管内导管1的横截面上呈间隔60度的不同方向设置,在椎管内导管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5mm设置。
[0028]上述实施例中,椎管内导管1包括多个型号,不同型号的椎管内导管1的前端设置的侧孔12的数目不同,包含尖端孔11后的具体型号包括5孔、9孔、13孔、17孔和21孔,对应的椎管内导管1前端带侧孔12长度分别为20mm、40mm、60mm、80mm和100mm,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使用不同型号标准的椎管内导管1。
[0029]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环形导管固定架3采用硬塑料制成,环形管33通过环形管联结件34固定;导管推送平台31下部设置有手指固定卡口35,便于推送椎管内导管1时握持。
[0030]上述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环形管联结件34为硬塑料薄片,其上设置有多个环形管固定卡口341。
[0031]上述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导管固定卡夹4上开设卡夹槽41,用于卡置椎管内导管1,将导管固定卡夹4设置在椎管内导管1的皮下出口处,可以固定椎管内导管1防折防过度牵拉;导管固定卡夹4的两侧设置固定侧翼42,并在固定侧翼42上开设侧翼固定孔43,便于缝扎固定,图中的箭头给出的是固定侧翼42的张开方向;导管固定卡夹4上在与卡夹槽41相对的另一侧的两端各设置一条防滑系线槽44,便于固定椎管内导管1时绑扎。
[0032]本技术的一种带导丝椎管内导管套组在应用于临床椎管内镇痛手术或麻醉时,首先根据临床需要选择不同型号标准(带侧孔12数目)的椎管内导管1,并在椎管内导管1内置导丝2,将带导丝2的椎管内导管1置于环形导管固定架3中;然后,将椎管内导管1经环形导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导丝椎管内导管套组,其特征在于,该套组包括:前端开设有尖端孔和多个侧孔的椎管内导管,能内置在所述椎管内导管内的导丝,具有导管推送平台、锥管形导管出口和环形管的环形导管固定架,以及能将所述椎管内导管在皮下出口处缝扎固定的导管固定卡夹;其中,所述锥管形导管出口和环形管分别与所述导管推送平台的两端相连接;所述椎管内导管能置于所述环形管中,并穿过所述导管推送平台再由所述锥管形导管出口穿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导丝椎管内导管套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椎管内导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标示长度的显影线,其中,单条的显影线代表1cm,双条的显影线代表10cm;所述显影线的标示范围为1~50cm。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导丝椎管内导管套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侧孔在所述椎管内导管的横截面上呈间隔60度的不同方向设置,同时在所述椎管内导管的长度方向上间隔5mm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导丝椎管内导管套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