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使用手机音频文件的扬声喇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0259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8:57
一种便于使用手机音频文件的扬声喇叭,包括手机固定部、扬声部,所述手机固定部设置在扬声部上方;所述手机固定部包括一个方框状的手机卡座,所述手机卡座的一端设有侧开口,且侧开口端面设有一对梯形的连接槽,挡板的连接块与所述连接槽间隙配合,所述手机卡座上下两侧设置有限位手机的滑槽;所述手机卡座的另一端设有T型的伸缩槽,所述伸缩槽与C型的伸缩杆上下侧的卡块配合,所述伸缩杆内部上下侧同样设有限位手机的滑槽,所述伸缩杆通过弹簧与手机卡座相连接;所述扬声部外壳为长方体,扬声部的一端设置有喇叭,扬声部的另一端设置有话筒,所述扬声部与手机卡座的侧开口同侧的一面设置有音频输入接口、音量调节旋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使用手机音频文件的扬声喇叭
本技术涉及扩音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使用手机音频文件的扬声喇叭。
技术介绍
在现有生活场景中常常需要用到功放扩音设备以组织集体活动或播放音频,在此同时需录像或拍摄照片以记录活动情况。例如在中小学的少年先锋队组织活动时,需要通过扩音设备组织纪律及讲话、需要通过扩音设备少先队队歌等音频内容,同时也需要对活动情况进项拍摄记录。智能手机作为现今生活中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子设备,同时兼具音频文件输出、拍摄等多种功能,是用于播放音频、拍照摄像最为简单且常见的工具,对于日常组织活动等生活情景下,也需要采用大功率的功放设备的扬声喇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便于使用手机音频文件的扬声喇叭,使得扩音喇叭便于与手机连接且同时易于使用手机的拍摄功能。本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使用手机音频文件的扬声喇叭,包括手机固定部、扬声部,所述手机固定部设置在扬声部上方;所述手机固定部包括一个方框状的手机卡座,所述手机卡座的一端设有侧开口,且侧开口端面设有一对梯形的连接槽,挡板的连接块与所述连接槽间隙配合,所述挡板上设置有长条状的连接开口,所述手机卡座上下两侧设置有限位手机的滑槽;所述手机卡座的另一端设有T型的伸缩槽,所述伸缩槽由手机卡座的端面延伸至其内部,所述伸缩槽与所述滑槽之间设有缺口;所述伸缩槽与C型的伸缩杆上下侧的卡块配合,所述伸缩杆内部上下侧同样设有限位手机的滑槽,所述伸缩杆通过弹簧与手机卡座相连接;所述扬声部外壳为长方体,扬声部的一端设置有喇叭,扬声部的另一端设置有话筒,所述扬声部与手机卡座的侧开口同侧的一面设置有音频输入接口、音量调节旋钮。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槽的其中一端伸出所述手机卡座形成一个开口。进一步的,所述扬声部与音频输入接口同侧的一面上还设置有USB接口。进一步的,所述手机卡座连接弹簧的位置设有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下表面设置有握把。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于使用手机音频文件的扬声喇叭,在组织活动等情景下,能够使手机与扩音喇叭相连接、播放手机音频文件的同时,发挥手机拍摄功能、文件显示功能,手机安装于手机卡座上时,摄像头朝向外侧可发挥手机拍摄记录的功能,显示屏朝向内侧可以用于讲话时宣读文稿、题词等功能;因此,本技术将手机与扬声喇叭相结合,提供扬声喇叭基本功能的同时充分发挥了智能手机音频文件播放、文稿显示、拍照录像等多重功能;该技术在日常教学组织活动等情况下具有设备小巧、使用方便、活动需求满足率高的有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手机卡座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正视图。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左视图。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伸缩杆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挡板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实施例的A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手机卡座,101-滑槽,102-安装孔,103-缺口,104-伸缩槽,105-连接槽,2-挡板,201-连接块,202-连接开口,3-伸缩杆,301-卡块,4-弹簧,5-外壳,6-音量调节旋钮,7-喇叭,8-话筒,9-握把,10-USB接口,11-音频输入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至图8,一种便于使用手机音频文件的扬声喇叭,包括手机固定部、扬声部,所述手机固定部设置在扬声部上方所述手机固定部包括一个方框状的手机卡座1,所述手机卡座1的一端设有侧开口,且侧开口端面设有一对梯形的连接槽105,挡板2的连接块201与所述连接槽5间隙配合,所述挡板2上设置有连接开口202,所述手机卡座1上下两侧设置有限位手机的滑槽101;所述手机卡座1的另一端设有T型的伸缩槽104,所述伸缩槽104由手机卡座1的端面延伸至其内部,所述伸缩槽104与所述滑槽101之间设有缺口103;所述伸缩槽104与C型的伸缩杆3上下侧的卡块301配合,所述伸缩杆3内部上下侧同样设有限位手机的滑槽101,所述伸缩杆3通过弹簧4与手机卡座1相连接;所述扬声部外壳5为长方体,扬声部的一端设置有喇叭7,扬声部的另一端设置有话筒8,所述扬声部与手机卡座1的侧开口同侧的一面设置有音频输入接口11、音量调节旋钮6。本技术手机卡座1内部结构组装过程:将弹簧4从缺口103处放入安装孔102并固定,再把伸缩杆3的卡块301插入伸缩槽104,将伸缩杆3的端面与弹簧4的另一端固定,最后将挡板2的连接块201插入所述手机卡座1的连接槽。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图1和图3所示,将挡板2沿连接槽105抽出,把手机嵌入所述滑槽101,保证手机屏幕朝向握把9一侧,手机顶着所述伸缩杆3移动,此时连接伸缩杆3和手机卡座1的弹簧4被拉长;手压住手机使其末端与所述手机卡座1的开口端面齐平,将所述挡板2的连接块201插入所述连接槽105,滑动所述挡板2使连接开口202对齐手机的数据线接口和音频接口,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连接开口202可保证数据线和音频线同时通过。此时,所述伸缩杆3受弹簧4的拉力始终抵在手机的顶端,手机受力后末端与所述挡板2接触,所述滑槽101进一步限制手机其他方向的移动。将音频线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开口202插入手机的音频接口,另一端插入所述音频输入接口11中。使用者可从后方阅读手机屏幕所显示的内容,所述手机卡座1的边框也可起到遮挡外界自然光的作用,防止外界光线过强影响手机屏幕的阅读。打开手机的音频播放器,音频信号经音频线传入喇叭内部的扬声处理器,经其处理后,由喇叭7播放声音,从而实现音频文件的功放效果,通过旋转所述音量调节旋钮6,可对喇叭7的播放音量进行调节,当使用者需要讲话时,可关闭手机音频播放器,直接通过话筒8进行讲话。具体的,所述连接槽105的其中一端伸出所述手机卡座1形成一个开口,便于所述挡板2能从手机卡座1的开口端面取出。具体的,所述扬声部与音频输入接口11同侧的一面上还设置有USB接口10。当手机没电时,可直接将连接移动电源的数据线手机插口相连,进行充电;或者将数据线连接所述USB接口10与手机插口,利用扬声部内部的电池对手机进行充电。具体的,所述手机卡座1连接弹簧4的位置设有安装孔102,所述安装孔102对弹簧4有限位和保护作用。具体的,所述外壳5下表面设置有握把9,通过手持握把9可方便通过话筒8进行讲话。具体的,所述弹簧4具有复位手机的作用,当需要取出手机时,将所述挡板2从所述连接槽105抽出,所述伸缩杆3在弹簧4的回弹作用下,顶着手机沿滑槽101滑出手机卡座1的开口端,方便手机的拾取。以上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使用手机音频文件的扬声喇叭,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机固定部、扬声部,所述手机固定部设置在扬声部上方;/n所述手机固定部包括一个方框状的手机卡座(1),所述手机卡座(1)的一端设有侧开口,且侧开口端面设有一对梯形的连接槽(105),挡板(2)的连接块(201)与所述连接槽(105)间隙配合,所述挡板(2)上设置有长条状的连接开口(202),所述手机卡座(1)上下两侧设置有限位手机的滑槽(101);所述手机卡座(1)的另一端设有T型的伸缩槽(104),所述伸缩槽(104)由手机卡座(1)的端面延伸至其内部,所述伸缩槽(104)与所述滑槽(101)之间设有缺口(103);所述伸缩槽(104)与C型的伸缩杆(3)上下侧的卡块(301)配合,所述伸缩杆(3)内部上下侧同样设有限位手机的滑槽(101),所述伸缩杆(3)通过弹簧(4)与手机卡座(1)相连接;/n所述扬声部外壳(5)为长方体,扬声部的一端设置有喇叭(7),扬声部的另一端设置有话筒(8),所述扬声部与手机卡座(1)的侧开口同侧的一面设置有音频输入接口(11)、音量调节旋钮(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使用手机音频文件的扬声喇叭,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机固定部、扬声部,所述手机固定部设置在扬声部上方;
所述手机固定部包括一个方框状的手机卡座(1),所述手机卡座(1)的一端设有侧开口,且侧开口端面设有一对梯形的连接槽(105),挡板(2)的连接块(201)与所述连接槽(105)间隙配合,所述挡板(2)上设置有长条状的连接开口(202),所述手机卡座(1)上下两侧设置有限位手机的滑槽(101);所述手机卡座(1)的另一端设有T型的伸缩槽(104),所述伸缩槽(104)由手机卡座(1)的端面延伸至其内部,所述伸缩槽(104)与所述滑槽(101)之间设有缺口(103);所述伸缩槽(104)与C型的伸缩杆(3)上下侧的卡块(301)配合,所述伸缩杆(3)内部上下侧同样设有限位手机的滑槽(101),所述伸缩杆(3)通过弹簧(4)与手机卡座(1)相连接;
所述扬声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秋巫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