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减震三相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0210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噪减震三相电机,属于三相电机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电机本体和稳定支座,电机本体从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壳、消音海绵层、连孔层和内壳,电机本体的中部设置有电枢铁芯,电枢铁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轴,电枢铁芯外侧壁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套圈,两个限位套圈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与电枢铁芯外侧壁相匹配的缓冲减震件,电枢铁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减震缓冲件,转轴位于多个减震缓冲件的中部,在电枢铁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减震缓冲件,减震缓冲件的中部设置减震组件和两个减震杆,电枢铁芯进行左右振动时,便于消减电枢铁芯的振动力,提高电机本体的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噪减震三相电机
本技术涉及三相电机
,特别涉及一种降噪减震三相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俗称马达,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三相电机,是指当电机的三相定子绕组(各相差120度电角度),通入三相交流电后,将产生一个旋转磁场,该旋转磁场切割转子绕组,从而在转子绕组中产生感应电流(转子绕组是闭合通路)。但是现有的三相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使得周围环境嘈杂,降低了周围人的愉悦感,同时,三相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震动,对三相电机会造成一定的损害,降低了三相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降噪减震三相电机,旨在解决现有的三相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使得周围环境嘈杂,降低了周围人的愉悦感,同时,三相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震动,对三相电机会造成一定的损害,降低了三相电机的使用寿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噪减震三相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稳定支座,所述电机本体的下端面与稳定支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本体从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壳、消音海绵层、连孔层和内壳,所述电机本体的中部设置有电枢铁芯,所述电枢铁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右端贯穿电机本体并延伸至电机本体的外部,所述电枢铁芯外侧壁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套圈,两个所述限位套圈相背的一侧均与内壳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套圈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与电枢铁芯外侧壁相匹配的缓冲减震件,所述电枢铁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减震缓冲件,多个所述减震缓冲件的另一端与内壳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位于多个减震缓冲件的中部。为了使电机本体达到减震缓冲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降噪减震三相电机优选的,所述减震缓冲件包括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减震组件的上下均设置有减震杆,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第一连接件的一侧开设有两个与减震杆相匹配的减震孔,两个所述减震杆靠近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减震孔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减震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减震杆的外侧壁均设置有减震弹簧。为了方便将缓冲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到缓冲孔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降噪减震三相电机优选的,多个所述缓冲减震件的外侧壁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缓冲孔,多个所述缓冲孔的内侧壁均活动连接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外侧壁活动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杆的另一端与内壳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为了减小转轴的转动的扭矩,使电枢铁芯的振动幅度减小,作为本技术的一种降噪减震三相电机优选的,所述内壳内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内侧壁与转轴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所述限位座的右侧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与转轴相匹配的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为了减小电枢铁芯的振动幅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降噪减震三相电机优选的,两个所述减震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垫,多个所述缓冲孔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为了将稳定支座支空,防止噪音的传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降噪减震三相电机优选的,所述稳定支座左右两侧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稳定支座的中部开设有多个分布的消音孔。为了防止电机本体左右移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降噪减震三相电机优选的,所述支撑座上端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限位弹簧,多个所述限位弹簧的另一端与电机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降噪减震三相电机,将电机本体的下端面与稳定支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进而使稳定支座方便支撑电机本体,电机本体在运动的过程中不易发生侧翻,使电机本体达到方便固定的效果,电机本体从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壳、消音海绵层、连孔层和内壳,连孔层的内部设置有多个不均匀分布的孔,启动电机本体时,连孔层内的孔可以起到减震的效果,消音海绵层具有消音、隔音和降音的效果,使电机本体达到降噪的效果,在电机本体的中部设置有电枢铁芯,电枢铁芯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套圈,限位套圈方便固定电枢铁芯,使电枢铁芯的外侧壁与内壳不会发生碰撞接触,减小振动力,保证电枢铁芯不易损伤,提高电枢铁芯的使用寿命,在限位套圈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电枢铁芯相匹配的缓冲减震件,缓冲减震件的内侧壁与电枢铁芯的外侧壁紧贴,缓冲减震件的外侧壁设置有缓冲杆和缓冲弹簧,电枢铁芯振动时,缓冲减震件可以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使电机本体的振动幅度减小,在电枢铁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减震缓冲件,减震缓冲件的中部设置减震组件和两个减震杆,电枢铁芯进行左右振动时,便于消减电枢铁芯的振动力,提高电机本体的减震效果。2.该种降噪减震三相电机,通过在第二连接件的一侧开设减震孔,减震杆的一端位于减震孔内部且与减震孔活动连接,减震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两个减震杆的外侧壁均设置有减震弹簧,电枢铁芯受到左右摇晃的力时,减震缓冲件会消耗电枢铁芯的左右摇晃的力,使电机本体达到减震缓冲的效果。3.该种降噪减震三相电机,通过在多个缓冲减震件的外侧壁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缓冲孔,进而方便将缓冲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到缓冲孔内,缓冲杆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有缓冲弹簧,电枢铁芯受到振动时,缓冲减震件可以缓冲电枢铁芯的振动幅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降噪减震三相电机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降噪减震三相电机的左视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电机本体的剖视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缓冲减震件的左视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减震缓冲件的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限位套圈的左视结构图。图中标记:1、电机本体;101、外壳;102、消音海绵层;103、连孔层;104、内壳;105、限位座;106、第一垫片;107、第二垫片;2、电枢铁芯;201、转轴;3、缓冲减震件;301、缓冲孔;302、缓冲垫;303、缓冲杆;304、缓冲弹簧;4、减震缓冲件;401、第一连接件;402、第二连接件;403、减震孔;404、减震弹簧;405、减震杆;406、减震垫;407、减震组件;5、限位套圈;6、稳定支座;601、消音孔;602、支撑座;603、限位弹簧;604、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6所示,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降噪减震三相电机,包括电机本体1和稳定支座6,电机本体1的下端面与稳定支座6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电机本体1从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壳101、消音海绵层102、连孔层103和内壳104,电机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电枢铁芯2,电枢铁芯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轴201,转轴201的右端贯穿电机本体1并延伸至电机本体1的外部,电枢铁芯2外侧壁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套圈5,两个限位套圈5相背的一侧均与内壳10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两个限位套圈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与电枢铁芯2外侧壁相匹配的缓冲减震件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噪减震三相电机,包括电机本体(1)和稳定支座(6),所述电机本体(1)的下端面与稳定支座(6)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本体(1)从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壳(101)、消音海绵层(102)、连孔层(103)和内壳(104),所述电机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电枢铁芯(2),所述电枢铁芯(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轴(201),所述转轴(201)的右端贯穿电机本体(1)并延伸至电机本体(1)的外部,所述电枢铁芯(2)外侧壁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套圈(5),两个所述限位套圈(5)相背的一侧均与内壳(10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套圈(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与电枢铁芯(2)外侧壁相匹配的缓冲减震件(3),所述电枢铁芯(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减震缓冲件(4),多个所述减震缓冲件(4)的另一端与内壳(10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201)位于多个减震缓冲件(4)的中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减震三相电机,包括电机本体(1)和稳定支座(6),所述电机本体(1)的下端面与稳定支座(6)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本体(1)从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壳(101)、消音海绵层(102)、连孔层(103)和内壳(104),所述电机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电枢铁芯(2),所述电枢铁芯(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轴(201),所述转轴(201)的右端贯穿电机本体(1)并延伸至电机本体(1)的外部,所述电枢铁芯(2)外侧壁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套圈(5),两个所述限位套圈(5)相背的一侧均与内壳(10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套圈(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与电枢铁芯(2)外侧壁相匹配的缓冲减震件(3),所述电枢铁芯(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减震缓冲件(4),多个所述减震缓冲件(4)的另一端与内壳(10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201)位于多个减震缓冲件(4)的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减震三相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缓冲件(4)包括减震组件(407),所述减震组件(407)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401)和第二连接件(402),所述减震组件(407)的上下均设置有减震杆(405),所述第二连接件(402)靠近第一连接件(401)的一侧开设有两个与减震杆(405)相匹配的减震孔(403),两个所述减震杆(405)靠近第二连接件(402)的一端与减震孔(403)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减震杆(405)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件(40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减震杆(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文登市金达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