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壳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0036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其包括断路器本体,断路器本体包括本体外壳,本体外壳包括接合在一起的盖和基座,本体外壳还包括至少一个极室,每个极室两端各设有一个端子腔,每个端子腔内均设有一个接线端子;每个所述端子腔均由设置在盖上的上半端子腔和设置在基座上的下半端子腔组成,每个接线端子均包括接线框,每个接线框的两端均分别设置一个端子腔的上半端子腔和下半端子腔内;所述塑壳断路器还包括与接线框一对一配合的端子罩,每个端子罩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端子罩隔离侧壁,两个端子罩隔离侧壁分别设置在接线框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塑壳断路器,其绝缘性好,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壳断路器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
技术介绍
现有塑壳断路器多存在以下问题:一、现有塑壳断路器,其电动操作装置的滑块具有两块可拆卸的导向板,进行分合闸操作时,凸轮分别与两片导向板配合带动滑块运动,滑块的结构复杂且高度较高,长时间分合闸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位移或者脱离,最终影响产品的可靠性。二、现有塑壳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时不能锁定或者锁定可靠性不高,仍可以检测信号进行自动合闸,安全性较低。三、现有塑壳断路器,一般采用笼式接线柱,当基座高度降低时,造成笼式接线柱不能完全容纳在基座中,导致爬电距离降低。四、现有塑壳断路器,其灭弧室排气不畅,影响分断性能和用电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塑壳断路器,其绝缘性好,安全性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壳断路器,其包括断路器本体1,断路器本体1包括本体外壳1a,本体外壳1a包括接合在一起的盖10a和基座11a,本体外壳1a还包括至少一个极室,每个极室两端各设有一个端子腔,每个端子腔内均设有一个接线端子;每个所述端子腔均由设置在盖10a上的上半端子腔和设置在基座11a上的下半端子腔组成,每个接线端子均包括接线框,每个接线框的两端均分别设置一个端子腔的上半端子腔和下半端子腔内;所述塑壳断路器还包括与接线框一对一配合的端子罩,每个端子罩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端子罩隔离侧壁,两个端子罩隔离侧壁分别设置在接线框的两侧。优选的,每个所述端子罩还包括端子罩限位侧壁,端子罩限位侧壁分别与两个端子罩隔离侧壁相连,端子罩限位侧壁设置在接线框的接线框内端口一侧,两端分别与盖10a和基座11a限位配合。优选的,每个所述接线框内均插置有用于连接接线端子与极室的内部电路的联接板,联接板叠置在接线框的底壁上,端子罩限位侧壁的与基座11a限位配合的一端,与联接板相抵。优选的,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第一接线端子5-0和第二接线端子5-1,每个极室两端均分别设有第一端子腔和第二端子腔,第一接线端子5-0设置在第一端子腔内,第二接线端子5-1设置在第二端子腔内,第一接线端子5-0包括第一接线框5-00,第二接线端子5-1包括第二接线框5-10;每个所述极室内还设有灭弧室1-0,灭弧室1-0的灭弧室出气口与第一接线端子5-0相对;所述端子罩包括第一端子罩4-0和第二端子罩4-1,分别与第一接线端子5-0和第二接线端子5-1配合;所述塑壳断路器还包括第一联接板5-03和第二联接板5-13,第一联接板5-03一端插置在第一接线框5-00内,第二联接板5-13一端插置在第二接线框5-10内。优选的,所述第一端子罩4-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子罩隔离侧壁4-01以及一个第一端子罩限位侧壁4-03,两个第一端子罩隔离侧壁4-01设置在第一接线框5-00两侧,第一端子罩限位侧壁4-03分别与两个第一端子罩隔离侧壁4-01相连,设置在第一接线框5-00的第一接线框内端口一侧,两端分别与盖10a和基座11a限位配合;所述第一端子罩限位侧壁4-03的与基座11a限位配合的一端,与第一联接板5-03相抵,第一端子罩限位侧壁4-03另一端突出在第一接线框5-00一侧,形成端子罩灭弧栅部,端子罩灭弧栅部设有多个排气孔4-04。优选的,所述第一端子腔包括设置在盖10a上的第一上半端子腔101b和设置在基座11a上的第一下半端子腔101a,第一下半端子腔101a的内端两侧壁各设有一个第一下限位槽102a,第一上半端子腔101b的内端设有一个U字形结构的第一上限位槽102b,第一端子罩限位侧壁4-03下端的两侧边分别与两个第一下限位槽102a限位配合,第一端子罩限位侧壁4-03上端的两侧边、顶边分别与第一上限位槽102b限位配合。优选的,所述灭弧室1-0包括多块并排设置的灭弧栅片,第一联接板5-03另一端从灭弧室1-0中部穿过与极室的内部电路相连,将多块灭弧栅片分为两部分。优选的,所述第一端子罩4-0还包括隔弧板4-06,隔弧板4-06设置在端子罩灭弧栅部的远离灭弧室1-0的一侧,遮挡排气孔4-04;所述第一端子罩4-0还包括第一端子罩顶壁4-02,第一端子罩顶壁4-02设置在第一接线框5-00的顶壁上侧,第一端子罩顶壁4-02和第一端子罩限位侧壁4-03的连接处设有隔弧板限位槽4-05,隔弧板4-06一端插置在隔弧板限位槽4-05内。优选的,所述第二端子罩4-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端子罩隔离侧壁4-11以及一个第二端子罩限位侧壁4-13,两个第二端子罩隔离侧壁4-11设置在第二接线框5-10两侧,第二端子罩限位侧壁4-13分别与两个第二端子罩隔离侧壁4-11相连,设置在第二接线框5-10的第二接线框内端口一侧,两端分别与盖10a和基座11a限位配合,第二端子罩限位侧壁4-13的与基座11a限位配合的一端,与第二联接板5-13相抵,第二端子罩限位侧壁4-13另一端靠近第二接线框5-10的顶壁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二端子腔包括设置在基座11a上的第二下半端子腔103a和设置在盖10a上的第二上半端子腔103b,第二下半端子腔103a的内端两侧壁各设有一个第二下限位槽104a,第二上半端子腔103b的内端设有第二上隔离壁104b,第二端子罩限位侧壁4-13下端的两侧边分别与两个第二下限位槽104a限位配合,第二端子罩限位侧壁4-13的顶侧边与第二上隔离壁104b相抵。优选的,所述第一端子罩4-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子罩隔离侧壁4-01、一个第一端子罩限位侧壁4-03和一个第一端子罩顶壁4-02;所述第一端子罩顶壁4-02和两个第一端子罩隔离侧壁4-01整体成U字形结构,第一端子罩限位侧壁4-03设置在第一端子罩隔离侧壁4-01和第一端子罩限位侧壁4-03同一侧并分别与三者相连,围成一个用于容纳第一接线框5-00的第一端子罩腔4-00,第一端子罩限位侧壁4-03一端突出在第一端子罩顶壁4-02一侧形成端子罩灭弧栅部,端子罩灭弧栅部上设有多个排气孔4-04,第一端子罩限位侧壁4-03另一端突出在第一端子罩隔离侧壁4-01一侧,第一端子罩顶壁4-02中部设有第一端子罩避让槽4-020;所述第一端子罩限位侧壁4-03的与基座11a配合的部分的宽度>第一端子罩限位侧壁4-03与盖10a配合的部分宽度;所述第一端子罩4-0还包括隔弧板4-06,隔弧板4-06设置在端子罩灭弧栅部远离灭弧室1-0的一侧,遮挡排气孔4-04;所述第一端子罩顶壁4-02和第一端子罩限位侧壁4-03连接处设有隔弧板限位槽4-05,隔弧板4-06一端插置在隔弧板限位槽4-05内。优选的,所述第二端子罩4-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端子罩隔离侧壁4-11、一个第二端子罩限位侧壁4-13和一个第二端子罩顶壁4-12;所述第二端子罩顶壁4-12和两个第二端子罩隔离侧壁4-11整体成U字形结构,第二端子罩限位侧壁4-13设置在第二端子罩隔离侧壁4-11和第二端子罩限位侧壁4-13同一侧且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壳断路器,其包括断路器本体(1),断路器本体(1)包括本体外壳(1a),本体外壳(1a)包括接合在一起的盖(10a)和基座(11a),本体外壳(1a)还包括至少一个极室,每个极室两端各设有一个端子腔,每个端子腔内均设有一个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n每个所述端子腔均由设置在盖(10a)上的上半端子腔和设置在基座(11a)上的下半端子腔组成,每个接线端子均包括接线框,每个接线框的两端均分别设置一个端子腔的上半端子腔和下半端子腔内;所述塑壳断路器还包括与接线框一对一配合的端子罩,每个端子罩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端子罩隔离侧壁,两个端子罩隔离侧壁分别设置在接线框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壳断路器,其包括断路器本体(1),断路器本体(1)包括本体外壳(1a),本体外壳(1a)包括接合在一起的盖(10a)和基座(11a),本体外壳(1a)还包括至少一个极室,每个极室两端各设有一个端子腔,每个端子腔内均设有一个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端子腔均由设置在盖(10a)上的上半端子腔和设置在基座(11a)上的下半端子腔组成,每个接线端子均包括接线框,每个接线框的两端均分别设置一个端子腔的上半端子腔和下半端子腔内;所述塑壳断路器还包括与接线框一对一配合的端子罩,每个端子罩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端子罩隔离侧壁,两个端子罩隔离侧壁分别设置在接线框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端子罩还包括端子罩限位侧壁,端子罩限位侧壁分别与两个端子罩隔离侧壁相连,端子罩限位侧壁设置在接线框的接线框内端口一侧,两端分别与盖(10a)和基座(11a)限位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接线框内均插置有用于连接接线端子与极室的内部电路的联接板,联接板叠置在接线框的底壁上,端子罩限位侧壁的与基座(11a)限位配合的一端,与联接板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第一接线端子(5-0)和第二接线端子(5-1),每个极室两端均分别设有第一端子腔和第二端子腔,第一接线端子(5-0)设置在第一端子腔内,第二接线端子(5-1)设置在第二端子腔内,第一接线端子(5-0)包括第一接线框(5-00),第二接线端子(5-1)包括第二接线框(5-10);每个所述极室内还设有灭弧室(1-0),灭弧室(1-0)的灭弧室出气口与第一接线端子(5-0)相对;所述端子罩包括第一端子罩(4-0)和第二端子罩(4-1),分别与第一接线端子(5-0)和第二接线端子(5-1)配合;所述塑壳断路器还包括第一联接板(5-03)和第二联接板(5-13),第一联接板(5-03)一端插置在第一接线框(5-00)内,第二联接板(5-13)一端插置在第二接线框(5-10)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罩(4-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子罩隔离侧壁(4-01)以及一个第一端子罩限位侧壁(4-03),两个第一端子罩隔离侧壁(4-01)设置在第一接线框(5-00)两侧,第一端子罩限位侧壁(4-03)分别与两个第一端子罩隔离侧壁(4-01)相连,设置在第一接线框(5-00)的第一接线框内端口一侧,两端分别与盖(10a)和基座(11a)限位配合;所述第一端子罩限位侧壁(4-03)的与基座(11a)限位配合的一端,与第一联接板(5-03)相抵,第一端子罩限位侧壁(4-03)另一端突出在第一接线框(5-00)一侧,形成端子罩灭弧栅部,端子罩灭弧栅部设有多个排气孔(4-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腔包括设置在盖(10a)上的第一上半端子腔(101b)和设置在基座(11a)上的第一下半端子腔(101a),第一下半端子腔(101a)的内端两侧壁各设有一个第一下限位槽(102a),第一上半端子腔(101b)的内端设有一个U字形结构的第一上限位槽(102b),第一端子罩限位侧壁(4-03)下端的两侧边分别与两个第一下限位槽(102a)限位配合,第一端子罩限位侧壁(4-03)上端的两侧边、顶边分别与第一上限位槽(102b)限位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1-0)包括多块并排设置的灭弧栅片,第一联接板(5-03)另一端从灭弧室(1-0)中部穿过与极室的内部电路相连,将多块灭弧栅片分为两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罩(4-0)还包括隔弧板(4-06),隔弧板(4-06)设置在端子罩灭弧栅部的远离灭弧室(1-0)的一侧,遮挡排气孔(4-04);所述第一端子罩(4-0)还包括第一端子罩顶壁(4-02),第一端子罩顶壁(4-02)设置在第一接线框(5-00)的顶壁上侧,第一端子罩顶壁(4-02)和第一端子罩限位侧壁(4-03)的连接处设有隔弧板限位槽(4-05),隔弧板(4-06)一端插置在隔弧板限位槽(4-05)内。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罩(4-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端子罩隔离侧壁(4-11)以及一个第二端子罩限位侧壁(4-13),两个第二端子罩隔离侧壁(4-11)设置在第二接线框(5-10)两侧,第二端子罩限位侧壁(4-13)分别与两个第二端子罩隔离侧壁(4-11)相连,设置在第二接线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名郑英川郭德鑫江华华黄锐洪诗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