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支架及测量磁性能的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9828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7:57
本申请涉及一种线圈支架及测量磁性能的线圈。线圈支架包括第一骨架、第二骨架和线板,第一骨架包括第一通孔、第一线槽、第一导线槽;第二骨架,外侧壁的形状与第一通孔的形状相对应,包括第二通孔、第二线槽,第二骨架设置于第一通孔内;线板包括连通的骨架槽和第一条形槽,第一条形槽延伸至线板的一侧壁,骨架槽的底面上设置与第二通孔对应的第三通孔,第一骨架设置于骨架槽内,第一条形槽对应第一导线槽。测量磁性能的线圈不易损坏,可用于高温测试环境,结构简单,便于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支架及测量磁性能的线圈
本申请涉及磁性能测试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圈支架及测量磁性能的线圈。
技术介绍
对于永磁材料,需要准确测量剩磁Br、矫顽力HCB、内禀矫顽力HCJ和最大能积(BH)max等磁性能参数,通常采用B-H(J-H)磁滞回线测量装置。在测量时,特别是测量高温条件下永磁体的磁性能时,需要测量线圈来分别测量样品的磁极化强度J和外加磁场强度H。测量线圈包括J线圈(测量磁极化强度)和H线圈(测量外加磁场强度)。J线圈由匝数不同的圆形N1和N3两个绕线组共同组成,二者绕线方向相反,分别在一对同心圆形线槽内。同样的H线圈由匝数不同的圆形N2和N4两个绕线组共同组成,二者绕线方向相反。N1和N2绕制在同一个圆形线槽内,N3和N4绕制在同心的另一个圆形线槽内,两个圆形线槽具有中心孔。在测量时,将充磁后的永磁体样品沿充磁方向放置在电磁铁的下部极头中心部表面,随后将测量线圈的中心孔套在样品上,电磁铁上极头向下移动,上极头表面移动至样品与上表面接触时锁死上极头位置,进行测量。测量时由于电磁铁的上下极头极性相反,产生的吸力非常大,上下极头的位置会随着施加磁场的强度逐步增加有微量的移动,这可能会造成上下极头中间的测量样品受到上下极头的挤压而损坏。若测量线圈的高度与测量样品高度相同,则可能造成测量线圈也会同时受到损坏。因此,线圈的厚度要低于样品的取向方向高度。对于取向方向尺寸较小(3mm以下)的永磁样品,特别是测量高温B-H磁滞回线时,由于测量线圈厚度尺寸要低于样品取向方向尺寸,即测量线圈的厚度要更小(厚度为2.5mm以下),线圈厚度方向的狭小使得在线圈材料上绕线成为制备线圈的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圈支架及测量磁性能的线圈,线圈支架结构简单,便于制备,不易损坏。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线圈支架,包括:第一骨架,包括沿轴向设置的第一通孔、设置于外侧壁的第一线槽、设置于所述第一骨架的第一端面的第一导线槽,所述第一导线槽由第一骨架的外侧壁延伸至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第一线槽连通;第二骨架,外侧壁的形状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形状相对应,包括沿轴向设置的第二通孔和设置于外侧壁的第二线槽,所述第二骨架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线板,包括连通的骨架槽和第一条形槽,所述第一条形槽延伸至所述线板的一侧壁,所述骨架槽的底面上设置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骨架设置于所述骨架槽内,所述第一条形槽对应所述第一导线槽。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骨架的外侧壁上设置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一端面与所述第一骨架的第二端面平齐,所述第一凸起部设置于所述线板的第一条形槽中。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骨架的第二端面上设置凹型部,所述凹型部连通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骨架的外侧壁上设置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一端面与所述第二骨架的第二端面平齐,所述第二凸起部设置于所述凹型部中。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骨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骨架的第一端面的第二导线槽,所述第二导线槽由第一骨架的外侧壁延伸至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第一线槽连通;所述第二骨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骨架的第一端面的第三导线槽和第四导线槽,所述第三导线槽和第四导线槽均由所述第二骨架的外侧壁向第二通孔延伸,且与所述第二线槽连通;所述第一导线槽对应所述第三导线槽,所述第二导线槽对应所述第四导线槽。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骨架上设置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骨架上设置第二定位孔,所述线板上设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对应的凸起圆柱。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线圈支架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包括连通的第二条形槽和接口槽,所述第二条形槽延伸至所述把手的一侧,所述接口槽延伸至所述把手的另一侧,所述线板连接所述把手,所述第一条形槽对应所述第二条形槽。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把手的连接所述线板一侧设置连接平台,所述线板设置于所述连接平台。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线圈支架还包括用于覆盖所述把手的把手盖板。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测量磁性能的线圈,包括:如上所述的线圈支架;N1绕线组和N2绕线组,位于所述第二线槽中;N3绕线组和N4绕线组,位于所述第一线槽中。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测量磁性能的线圈还包括:接口,设置于把手的接口槽,连接形成所述N1绕线组、N2绕线组、N3绕线组和N4绕线组的测量线的端部。本申请的线圈支架及测量磁性能的线圈,第二骨架设置于第一骨架的第一通孔内,第一骨架设置于线板的骨架槽内,结构简单,便于制备;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便于线圈的缠绕;第一骨架、第二骨架和线板可选用高温下承受能力较强的材质,保证线圈支架不易损坏,延长高温下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而并不超出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线圈支架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线圈支架的爆炸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骨架的示意图一;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骨架的示意图二;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二骨架的示意图一;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二骨架的示意图二;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线板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把手的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把手盖板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线圈支架。线圈支架包括第一骨架1、第二骨架2和线板3。线圈分别缠绕在第一骨架1和第二骨架2。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骨架1为圆形,根据需要第一骨架1与可设置为其它的形状。第一骨架1的中心处沿轴向设置第一通孔11。第一骨架1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绕线的第一线槽12。第一骨架1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面1a和第二端面1b,其中,第一骨架1上设有第一导线槽13和第二导线槽14。第一导线槽13和第二导线槽14均由第一骨架1的外侧壁延伸至第一通孔11,且第一导线槽13和第二导线槽14均与第一线槽11连通,使得测量线可通过第一导线槽13或第二导线槽14穿入或穿出第一线槽11。可选地,第一导线槽13的第二端面1b一侧的槽壁高于第一端面1a一侧的槽壁。如图5和6所示,第二骨架2的外侧壁的形状与第一通孔11的形状相对应,以使第二骨架2可装入第一通孔11中。第二骨架2包括沿轴向设置的第二通孔21和设置于外侧壁的第二线槽22,第二线槽22用于绕线。第二通孔2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孔也可以为方孔,本申请不对此进行限制。第二骨架包括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圈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骨架,包括沿轴向设置的第一通孔、设置于外侧壁的第一线槽、设置于所述第一骨架的第一端面的第一导线槽,所述第一导线槽由第一骨架的外侧壁延伸至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第一线槽连通;/n第二骨架,外侧壁的形状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形状相对应,包括沿轴向设置的第二通孔和设置于外侧壁的第二线槽所述第二骨架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n线板,包括连通的骨架槽和第一条形槽,所述第一条形槽延伸至所述线板的一侧壁,所述骨架槽的底面上设置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骨架设置于所述骨架槽内,所述第一条形槽对应所述第一导线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骨架,包括沿轴向设置的第一通孔、设置于外侧壁的第一线槽、设置于所述第一骨架的第一端面的第一导线槽,所述第一导线槽由第一骨架的外侧壁延伸至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第一线槽连通;
第二骨架,外侧壁的形状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形状相对应,包括沿轴向设置的第二通孔和设置于外侧壁的第二线槽所述第二骨架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
线板,包括连通的骨架槽和第一条形槽,所述第一条形槽延伸至所述线板的一侧壁,所述骨架槽的底面上设置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骨架设置于所述骨架槽内,所述第一条形槽对应所述第一导线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线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架的外侧壁上设置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一端面与所述第一骨架的第二端面平齐,所述第一凸起部设置于所述线板的第一条形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线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架的第二端面上设置凹型部,所述凹型部连通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骨架的外侧壁上设置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一端面与所述第二骨架的第二端面平齐,所述第二凸起部设置于所述凹型部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线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骨架的第一端面的第二导线槽,所述第二导线槽由第一骨架的外侧壁延伸至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第一线槽连通;
所述第二骨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骨架的第一端面的第三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朔豪孙其会金国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