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纯净风热风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950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燃气纯净风热风炉,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热风机构,所述热风结构,主要包括:底托、导热板、隔热壳、加温部以及循环部,所述底托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侧表面,所述导热板设置在所述底托内侧表面,所述隔热壳设置在所述导热板上,所述加温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循环部设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隔热壳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燃烧器对液体进行持续加温,使气体能够快速换热,同时将进入和排出的气体净化过滤,降低空气以及设备中产生的杂质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纯净风热风炉
本技术属于一种热风炉
,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纯净风热风炉。
技术介绍
燃气热风炉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印刷、包装、机械制造等领域的通用性设备。燃气热风炉可以用于空气加热,输出热气,也可用于进行对陶瓷、纸类(电子、化工)等产品进行干燥处理,用途广泛,现在的热风炉,在气体换热时,外部的空气以及进入到设备内后的空气,会出现携带异物的情况,不能够过滤掉,还需要其它的除尘设备,提高了成本,维护起来也很麻烦,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在本文中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一种燃气纯净风热风炉,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热风机构;所述热风机构,主要包括:底托、导热板、隔热壳、加温部以及循环部;所述底托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侧表面,所述导热板设置在所述底托内侧表面,所述隔热壳设置在所述导热板上,所述加温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循环部设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隔热壳上。优选的,所述加温部,主要包括:燃烧器、扰流罩、扰流板以及引风机;所述燃烧器设置在所述外壳侧表面且输出端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扰流罩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底面,所述扰流板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侧表面,所述引风机设置在所述外壳侧表面。优选的,所述循环部,主要包括:注液管、隔板、压力表、气管、电磁阀、U型热交换管、对接罩、顶口、顶板、环形槽、过滤板、对接管、上盖、螺纹槽、沉头孔。螺栓以及连接管;所述注液管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一端穿过所述隔热壳,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隔热壳与所述外壳之间,所述压力表于所述气管均穿过所述外壳连接在所述隔热壳侧表面,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所述气管上,所述U型热交换管设置在所述隔热壳内且上端穿过所述隔热壳上表面,所述对接罩设置在所述U型热交换管上端,所述顶口开在所述外壳上表面,所述环形槽开在所述顶板上表面,所述过滤板嵌装在所述环形槽内,所述对接管设置在所述顶板下端面且与所述环形槽相连通,所述顶板通过所述对接管插装连接在所述对接罩内,所述上盖盖装在所述顶板上表面,所述螺纹槽开在所述顶板上表面,所述沉头孔开在所述上盖上表面,所述螺栓穿过所述沉头孔旋拧连接在所述螺纹槽内,所述连接管设置在所述上盖上表面。优选的,所述扰流罩截面呈半圆形结构。优选的,所述扰流板部分呈倾斜状且为对称排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通过燃烧器对液体进行持续加温,使气体能够快速换热,同时将进入和排出的气体净化过滤,降低空气以及设备中产生的杂质排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纯净风热风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纯净风热风炉的对接罩部分的局部放大图;以上各图中,1、外壳;2、底托;3、导热板;4、隔热壳;5、燃烧器;6、扰流罩;7、扰流板;8、引风机;9、注液管;10、隔板;11、压力表;12、气管;13、电磁阀;14、U型热交换管;15、对接罩;16、顶口;17、顶板;18、环形槽;19、过滤板;20、对接管;21、上盖;22、螺纹槽;23、沉头孔;24、螺栓;25、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由说明书附图1-2可知,本方案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热风机构;所述热风机构,主要包括:底托2、导热板3、隔热壳4、加温部以及循环部;所述底托2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侧表面,所述导热板3设置在所述底托2内侧表面,所述隔热壳4设置在所述导热板3上,所述加温部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循环部设置在所述外壳1与所述隔热壳4上;所述加温部,主要包括:燃烧器5、扰流罩6、扰流板7以及引风机8;所述燃烧器5设置在所述外壳1侧表面且输出端位于所述外壳1内,所述扰流罩6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底面,所述扰流板7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侧表面,所述引风机8设置在所述外壳1侧表面;所述循环部,主要包括:注液管9、隔板10、压力表11、气管12、电磁阀13、U型热交换管14、对接罩15、顶口16、顶板17、环形槽18、过滤板19、对接管20、上盖21、螺纹槽22、沉头孔23。螺栓24以及连接管25;所述注液管9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且一端穿过所述隔热壳4,所述隔板10设置在所述隔热壳4与所述外壳1之间,所述压力表11于所述气管12均穿过所述外壳1连接在所述隔热壳4侧表面,所述电磁阀13设置在所述气管12上,所述U型热交换管14设置在所述隔热壳4内且上端穿过所述隔热壳4上表面,所述对接罩15设置在所述U型热交换管14上端,所述顶口16开在所述外壳1上表面,所述环形槽18开在所述顶板17上表面,所述过滤板19嵌装在所述环形槽18内,所述对接管20设置在所述顶板17下端面且与所述环形槽18相连通,所述顶板17通过所述对接管20插装连接在所述对接罩15内,所述上盖21盖装在所述顶板17上表面,所述螺纹槽22开在所述顶板17上表面,所述沉头孔23开在所述上盖21上表面,所述螺栓24穿过所述沉头孔23旋拧连接在所述螺纹槽22内,所述连接管25设置在所述上盖21上表面;所述扰流罩6截面呈半圆形结构,所述扰流板7部分呈倾斜状且为对称排列。具体使用时:在注液管9处将液体注入到隔热壳4内,燃烧器5对外壳1内底部进行加热,通过扰流板7和扰流罩6将热气上升,使导热板3进行升温,使液体加热,通过压力表11来观察内部的压力,压力过高时,通过电磁阀13来控制气管12排压,气体通过两个连接管25一进一出,经过过滤板19进行过滤,将外部的空气以及进入到U型热交换管14内的气体所附着的异物过滤掉,使排出的气体纯净没有异物,过滤板19可以将顶板17取出后拆卸螺栓24,将过滤板19取出清理。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气纯净风热风炉,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热风机构;/n所述热风机构,主要包括:底托(2)、导热板(3)、隔热壳(4)、加温部以及循环部;/n所述底托(2)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侧表面,所述导热板(3)设置在所述底托(2)内侧表面,所述隔热壳(4)设置在所述导热板(3)上,所述加温部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循环部设置在所述外壳(1)与所述隔热壳(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纯净风热风炉,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热风机构;
所述热风机构,主要包括:底托(2)、导热板(3)、隔热壳(4)、加温部以及循环部;
所述底托(2)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侧表面,所述导热板(3)设置在所述底托(2)内侧表面,所述隔热壳(4)设置在所述导热板(3)上,所述加温部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循环部设置在所述外壳(1)与所述隔热壳(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纯净风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温部,主要包括:燃烧器(5)、扰流罩(6)、扰流板(7)以及引风机(8);
所述燃烧器(5)设置在所述外壳(1)侧表面且输出端位于所述外壳(1)内,所述扰流罩(6)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底面,所述扰流板(7)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侧表面,所述引风机(8)设置在所述外壳(1)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纯净风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部,主要包括:注液管(9)、隔板(10)、压力表(11)、气管(12)、电磁阀(13)、U型热交换管(14)、对接罩(15)、顶口(16)、顶板(17)、环形槽(18)、过滤板(19)、对接管(20)、上盖(21)、螺纹槽(22)、沉头孔(23),螺栓(24)以及连接管(25);
所述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连生耿兴圭
申请(专利权)人:菏泽旭阳锅炉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