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容器的释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9283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6:4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压力容器释放装置,包括:容置筒;容置筒的一端设有推动部,推动部的一端位于容置筒的外侧,另一端位于容置筒内部的空腔中;容置筒的另一端设有刺破部,刺破部具有使容置筒的内腔与外侧连通的贯通孔;压力容器的容器开口朝向刺破部;推动部通过联动机构与刺破部连接,且按压推动部,联动机构推动刺破部与按压方向反向移动,以刺破压力容器的容器盖,并使压力容器内的流体通过贯通孔释放至容置筒的外侧。本申请提供的压力容器释放装置,安全性更高,在使用时单手即可操持,容置筒内的零部件结构关系设计使得压力容器的开启更省力,泄压释放流体时的可控性强,还能够协助减小释放时的流体冲击,使排出的流体中气泡更小更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容器的释放装置
本申请涉及实验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以释放以高压封存流体的压力容器的装置。
技术介绍
组织工程材料可用于修复人体损伤部位,但在实际使用时,常常需要修剪或切断成所需形状和大小,给操作带来了不便,同时还无法最大程度利用修复材料。而将组织过工程材料制成现用现成型的凝胶,可以在使用时根据实际所需,由操作者自行决定组织工程材料的形态大小等,使用方便且节省时间。目前有一种快速成型的胶原凝胶可以作为组织工程材料使用,但该胶原凝胶以流体的形式被封存于高压小气瓶中,在使用前需要先手动或者借助工具将高压小气瓶直接打开,此时凝胶流体在压力作用下流出,并且流体里面的气体膨胀为数量密集众多的气泡,最终形成泡沫被释放至烧杯等开放的容器内。然而上述操作中,由于高压小气瓶的瓶口和容器盖较小,手动或常用工具操作十分不便,并且高压小气瓶的压力通常约为标准大气压的六倍,直接降压具有一定危险性,同时将凝胶直接释放在开放的容器内会增加材料在空气环境中的曝露时间。专利CN105107081A提供了一种注射装置,可以用于释放并注射以高压封存的流体,该方案的装置类似于注射器结构,并且在其活塞上设置具有贯通孔的突出部,在使用时先用突出部将压力容器的容器盖刺破,压力容器内的流体通过贯通孔被释放至注射装置的注射腔内,再用压力容器作为活塞杆将注射腔内的流体推出。然而,该注射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其套筒的一端是开放的,并且用于刺破的突出部也是朝向开放端,因此容器开口刺破后仍是长时间暴露在外界环境中的,易受污染,而且一旦发生溢流,溢出的流体也易被污染无法使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2、压力容器的压力较大,而压力容器和第一套筒之间并不固定,直接刺破开口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例如刺破后不继续使劲按压可能会使压力容器和第一套筒崩开脱离;3、在实际操作时,压力容器的容器盖并不会特别容易被刺破,因此该装置在使用时至少需要双手分别握住第一套筒和压力容器并用力按压压力容器才能刺破,十分费力,并且用于刺破的活塞是活动的,推动压力容器时活塞很容易一起沿着按压方向被推动,使得刺破操作具有一定难度,可操作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安全性好、有效减少流体暴露,并且使用时非常省力、操作性更好的压力容器释放装置,其中,所述压力容器具有容器开口以及封闭所述容器开口的容器盖,所述压力容器内装有流体。所述释放装置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容置筒;所述容置筒的一端设有可沿容置筒轴向移动的推动部,所述推动部的一端位于容置筒的外侧,所述推动部的另一端位于容置筒内部的空腔中;所述容置筒的另一端设有可沿容置筒轴向移动的刺破部,所述刺破部具有使容置筒的内腔与外侧连通的贯通孔;所述压力容器安装在推动部和刺破部之间,并且压力容器的容器开口朝向刺破部;所述推动部通过联动机构与刺破部连接,且按压所述推动部,所述联动机构推动所述刺破部与按压方向反向移动,以刺破压力容器的容器盖,并使压力容器内的流体通过所述贯通孔释放至容置筒的外侧。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所述压力容器可以是用于封存胶原凝胶流体的高压小气瓶,其压力为标准大气压的4-10倍。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容置筒为圆柱状结构,并且当贯通孔被封闭时,容置筒内即也形成封闭的环境,更优选地,容置筒具有可以打开或闭合的筒盖,以便于安装或取出压力容器。本申请提供的压力容器释放装置,将压力容器置于密闭的容置筒中并在容置筒内部被刺破,一方面,内置的压力容器在刺破后不会与容置筒发生脱离,提高了释放操作时的安全性,并且,相较于直接推动压力容器的操作,通过推动部推动刺破部进行反向刺破的方式,使得操作者更好控制推动部进而实现缓慢刺破泄压,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容置筒具有一定的密封性,在刺破后即使在贯通孔处发生溢流,溢流出的泡沫流体也仍在容置筒内,有效避免流体长时间暴露遭到污染。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提供的释放装置也可以适用于对释放装置中各零部件没有腐蚀作用的其他高压气体、液体的释放,比如对人体无毒的压缩空气、压缩氮气、压缩奶油,以及对装置无害但是对人体存在危险的物质如丁烷、一氧化二氮等,此时压力容器内置的设置更能显示出其优势。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装置中,由于刺破部的贯通孔通向容置筒外侧,因此当刺破部刺破压力容器开口处的容器盖时,贯通孔将压力容器内部与容置筒外侧连通,在两侧压强差的作用下,压力容器进行泄压并使其内部封存的流体能够通过贯通孔被释放至容置筒的外侧。可以理解的是,从贯通孔处流出的流体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被释放至另一个相对密闭的容器内备用。其中,推动部位于容置筒外侧的一端可以便于操作者进行按压操作,位于容置筒内侧的一端用于通过联动机构推动刺破部,以使得刺破部在外部施加的推力作用下,能够“主动”地抬起进而刺破压力容器的容器盖,相较于直接推动压力容器进而刺破的方式更为省力,并且单手握持容置筒即可操作,操作性更好。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压力容器安装在容置筒内后是固定不动的,此时推动部位于容置筒内侧的一端仅用于推动联动机构,进而只需使刺破部抬起刺破压力容器的容器盖即可将流体释放;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压力容器安装在容置筒内仍是可移动的,推动部位于容置筒内侧的一端还可以推动压力容器沿轴向向刺破部方向移动,此时推动部同时推动压力容器和刺破部二者向相反方向移动,进一步实现省力,并提高压力容器释放的可操作性。进一步地,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沿容置筒轴向延伸的连杆,和位于刺破部底部的杠杆组件,所述杠杆组件包括杠杆轴和所述杠杆轴为支点的杠杆臂,所述杠杆臂具有相对的动力端和阻力端;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推动部连接,另一端与杠杆臂的动力端连接,并且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动力端旋转以使得所述阻力端作用于刺破部,进而使刺破部移动。由于推动部和刺破部分别位于容置筒的两端并且容置筒内腔的空间有限,因此将联动机构设计成连杆和杠杆组件的设置可以有效节省空间,提高装置结构的紧凑性。此外,外部施加的推力可以通过连杆传递到杠杆臂的动力端处,再经阻力端作用于刺破部,达到使刺破部与推力方向反向移动的效果。优选的,推动部位于容置筒内侧的一端具有活塞块,并且连杆优选在靠近活塞块的边缘位置与活塞块固定连接。优选的,连杆与杠杆臂在动力端处铰接,更优选地,连杆与杠杆臂铰接的一端可以是球形铰接轴,或者采用关节轴承。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端到杠杆轴的距离大于所述阻力端到杠杆轴的距离。如此设置的杠杆组件构成了省力杠杆,此时尽管能否被刺破与刺破部和容器盖之间的作用力有关,但显然在杠杆组件处构成了较长力臂的条件下,使得推动操作以较小作用力的状态即可实现抬动刺破部,进而实达到省力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杠杆组件至少设置两个,且至少两个杠杆臂的阻力端在刺破部的底部对称设置。如此以使得刺破部的受力分布是较为均匀的,避免刺破部只有一侧抬起而无法对准压力容器的容器开口。进一步地,所述阻力端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作用于刺破部的端面为球形。优选的,支撑柱的顶部可以设置支撑小球。支撑柱的设置可以适当缩短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容器的释放装置,所述压力容器具有容器开口以及封闭所述容器开口的容器盖,所述压力容器内装有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装置包括:/n内部具有空腔的容置筒;/n所述容置筒的一端设有可沿容置筒轴向移动的推动部,所述推动部的一端位于容置筒的外侧,所述推动部的另一端位于容置筒内部的空腔中;所述容置筒的另一端设有可沿容置筒轴向移动的刺破部,所述刺破部具有使容置筒的内腔与外侧连通的贯通孔;所述压力容器安装在推动部和刺破部之间,并且压力容器的容器开口朝向刺破部;/n所述推动部通过联动机构与刺破部连接,且按压所述推动部,所述联动机构推动所述刺破部与按压方向反向移动,以刺破压力容器的容器盖,并使压力容器内的流体通过所述贯通孔释放至容置筒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容器的释放装置,所述压力容器具有容器开口以及封闭所述容器开口的容器盖,所述压力容器内装有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装置包括:
内部具有空腔的容置筒;
所述容置筒的一端设有可沿容置筒轴向移动的推动部,所述推动部的一端位于容置筒的外侧,所述推动部的另一端位于容置筒内部的空腔中;所述容置筒的另一端设有可沿容置筒轴向移动的刺破部,所述刺破部具有使容置筒的内腔与外侧连通的贯通孔;所述压力容器安装在推动部和刺破部之间,并且压力容器的容器开口朝向刺破部;
所述推动部通过联动机构与刺破部连接,且按压所述推动部,所述联动机构推动所述刺破部与按压方向反向移动,以刺破压力容器的容器盖,并使压力容器内的流体通过所述贯通孔释放至容置筒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沿容置筒轴向延伸的连杆,和位于刺破部底部的杠杆组件,所述杠杆组件包括杠杆轴,和以所述杠杆轴为支点的杠杆臂,所述杠杆臂具有相对的动力端和阻力端;
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推动部连接,另一端与杠杆臂的动力端连接;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动力端旋转以使得所述阻力端作用于刺破部,进而使刺破部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端到杠杆轴的距离大于所述阻力端到杠杆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王国航栗国贝孙冰冰
申请(专利权)人:天新福北京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