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膜泵用控制阀集成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8015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膜泵用控制阀集成块,旨在解决现有的控制阀分散安装于柱塞腔体上,导致需要在柱塞腔体上加工各种安装孔,增加了柱塞腔体的加工周期以及成本,而且各个控制阀单独工作,相互之间无配合,使得控制阀的功能较为单一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排气补油阀、压力区间排气阀、安全阀、排液装置、排油部件以及排气单向阀全部集成在补油盘上,不再需要给柱塞腔体上加工各种安装孔,减小了柱塞腔体的加工周期以及成本费用,而且保证了柱塞腔体的密封性,排气补油阀、压力区间排气阀、安全阀、排液装置、排油部件以及排气单向阀相互之间有所配合,使其作用更加突出,整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且方便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膜泵用控制阀集成块
本技术涉及隔膜泵,具体涉及一种隔膜泵用控制阀集成块。
技术介绍
隔膜泵作为物料输送的主要设备,在化工、矿产等行业具有广泛应用。隔膜是隔膜泵的重要部件,隔膜一侧为液压油腔,另一侧为介质腔室。隔膜泵通过液压油腔侧的柱塞往复运动,带动隔膜向前端或者后端移动,实现往复的进液和排液,由此实现介质输送。通常柱塞往复运动的液压油腔需要安装排气阀、安全阀、排油阀等各种控制阀,各个控制阀配合使用才能保证液压油的安全使用状态,现有的隔膜泵通常将各个控制阀各自分别安装于柱塞腔体上,分散在不同的位置,因此需要在柱塞腔体上加工各种安装孔,增加了柱塞腔体的加工周期以及成本费用,而且各个控制阀仅单独工作,相互之间无配合,使得各个控制阀的功能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隔膜泵用控制阀分散安装于柱塞腔体上,导致需要在柱塞腔体上加工各种安装孔,增加了柱塞腔体的加工周期以及成本费用,而且各个控制阀仅单独工作,相互之间无配合,使得各个控制阀的功能较为单一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隔膜泵用控制阀集成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隔膜泵用控制阀集成块,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补油盘,设置于补油盘上方的排气补油阀、压力区间排气阀、以及两个安全阀;设置于补油盘侧面的排液装置、排油部件以及排气单向阀;所述补油盘安装于隔膜泵的柱塞腔体上,其轴向上设有与柱塞腔体内部相通的第一过油孔,其径向上设有均为一端与外部相通、另一端与第一过油孔相通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其边缘处还设有L型通孔;所述L型通孔包括相互连通的横孔与竖孔,横孔与补油盘的侧面外部相通,竖孔与补油盘的上方外部相通;所述排气补油阀安装于第一过油孔上方;所述压力区间排气阀的工作端与第一通孔对应;所述排液装置的工作端与第二通孔对应;所述两个安全阀的工作端分别与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对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的外端口密封。所述排油部件安装于所述横孔外端;位于所述安全阀与排气补油阀之间的第四通孔上方设有与第四通孔连通的维修孔,其内安装有堵头;所述排气单向阀的进口端伸入隔膜泵的隔膜腔体内,出口端通过连接管与第一通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压力区间排气阀包括压紧螺母、密封阀芯、连接阀座和恢复弹簧;所述连接阀座为套筒结构,内部设置有依次连通的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且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之间设置有锥形流道;所述压紧螺母安装在第一流道内,其内部设置有与第二流道连通的第一排气孔;所述密封阀芯设置在第二流道内,且与第二流道间隙配合,所述密封阀芯的顶面与压紧螺母的底面相接触,实现第一排气孔和第二流道之间流体的阻断,使得密封阀芯关闭;所述密封阀芯的底面设置为锥形面,所述锥形面与连接阀座的锥形流道相配合;所述密封阀芯内部设置有弹簧安装槽,所述恢复弹簧安装在弹簧安装槽内,所述恢复弹簧的底端与弹簧安装槽的槽底相抵靠,顶端与压紧螺母的底面相抵靠,用于提供密封阀芯打开的恢复力;所述连接阀座安装在补油盘上,且第三流道通过设置在补油盘上的第一通孔与隔膜腔体连通,实现隔膜腔体的排气。进一步地,所述压紧螺母的底面设置有弹簧定位槽,所述恢复弹簧的顶端设置在弹簧定位槽内,使得恢复弹簧平稳工作;所述压紧螺母为T形螺母,包括相连接的头部和密封段,所述头部设置在连接阀座的顶部,所述密封段设置在第一流道内。进一步地,所述排气补油阀包括阀座连接法兰、下阀座、上阀座、定位环压板、下定位环、从动阻断球、主动阻断球、弹簧座、排气弹簧和补油弹簧;所述阀座连接法兰设置在补油盘上,其内部设置有与第一过油孔连通的补油孔;所述下阀座设置在阀座连接法兰的上方,其内部设置有与补油孔相连通的第四流道;所述上阀座设置在下阀座的上方,其内部设置有与第四流道连通的第五流道,同时,上阀座上设置有用于排气的第二排气孔;所述定位环压板设置在上阀座的上方,其内部设置有与第五流道连通的第二过油孔;所述下定位环设置在第四流道内,其内腔将补油孔和第四流道连通,同时,下定位环的环壁上设置有将补油孔和第四流道连通的过气孔;所述从动阻断球设置在下定位环的上方,用于实现第四流道和补油孔的介质阻断;所述主动阻断球位于第五流道内,用于实现第五流道和第二过油孔的介质阻断;所述补油弹簧、弹簧座和排气弹簧依次设置在第四流道和/或第五流道内,所述补油弹簧的顶端抵靠在主动阻断球上,底端安装在弹簧座上,用于给主动阻断球提供关闭的作用力,所述排气弹簧的顶端安装在弹簧座上,底端抵靠在从动阻断球上,用于给从动阻断球提供关闭的作用力。进一步地,所述上阀座上的第二排气孔内设置有排气螺钉,所述排气螺钉间隙安装在第二排气孔内。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座包括径向连接板和轴向套筒,所述径向连接板固定设置在轴向套筒的外壁中部,且径向连接板的端部嵌入在第四流道或第五流道的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径向连接板上设置有轴向贯通的第五通孔;所述第五流道内设置有上定位环,所述上定位环的内部环腔将过第二过油孔和第五流道连通;所述主动阻断球位于上定位环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阀座连接法兰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阀座连接法兰通过安装孔与补油盘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排液装置包括手动排液阀和单向过流装置;所述手动排液阀包括排液阀座、排液阀芯、阀套、密封装置和锁紧螺母;所述排液阀座设置在补油盘上,其内部设置有过流腔体,所述过流腔体的进口与第二通孔相通,出口与单向过流装置相通;所述排液阀芯的一端设置在过流腔体的进口内,用于阻断过流介质,另一端穿过阀套,且伸出阀套外,所述阀套与排液阀座固定连接,且阀套的前端与排液阀芯螺纹连接,末端设置有环形腔体,所述密封装置套装在排液阀芯上,且位于环形腔体内,所述锁紧螺母与阀套固定连接,用于将密封装置轴向定位安装;所述单向过流装置包括单向过流通道、挡板和阀球,所述单向过流通道为锥形腔体,其设置在补油盘上,且与手动排液阀的过流腔体连通,所述阀球设置在锥形腔体内,用于阻断单向过流通道的介质;所述挡板设置在补油盘上,位于单向过流通道的出口端,用于防止阀球随介质进入隔膜泵的储油罐。进一步地,所述排液阀芯与排液阀座的配合面为锥面;所述排液阀芯密封锥面前端设置为球冠圆柱面;所述密封装置为机械密封或填料密封;所述填料密封包括硬密封填料和软密封填料,所述硬密封填料设置在软密封填料之间,所述填料密封的左侧设置有填料顶板,右端通过填料压环压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将排气补油阀、压力区间排气阀、安全阀、排液装置、排油部件以及排气单向阀全部集成在补油盘上,不再需要给柱塞腔体上加工各种安装孔,减小了柱塞腔体的加工周期以及成本费用,而且保证了柱塞腔体的密封性,排气补油阀、压力区间排气阀、安全阀、排液装置、排油部件以及排气单向阀相互之间有所配合,使其作用更加突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膜泵用控制阀集成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油盘(1),设置于补油盘(1)上方的排气补油阀(2)、压力区间排气阀(3)、以及两个安全阀(4);设置于补油盘(1)侧面的排液装置(5)、排油部件(6)以及排气单向阀(7);/n所述补油盘(1)安装于隔膜泵的柱塞腔体(11)上,其轴向上设有与柱塞腔体(11)内部相通的第一过油孔(12),其径向上设有均为一端与外部相通、另一端与第一过油孔(12)相通的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14)、第三通孔(15)和第四通孔(16),其边缘处还设有L型通孔(17);/n所述L型通孔(17)包括相互连通的横孔与竖孔,横孔与补油盘(1)的侧面外部相通,竖孔与补油盘(1)的上方外部相通;/n所述排气补油阀(2)安装于第一过油孔(12)上方;/n所述压力区间排气阀(3)的工作端与第一通孔(13)对应;/n所述排液装置(5)的工作端与第二通孔(14)对应;/n所述两个安全阀(4)的工作端分别与第三通孔(15)和第四通孔(16)对应,第三通孔(15)和第四通孔(16)的外端口密封;/n所述排油部件(6)安装于所述横孔外端;/n位于所述安全阀(4)与排气补油阀(2)之间的第四通孔(16)上方设有与第四通孔(16)连通的维修孔,其内安装有堵头(8);/n所述排气单向阀(7)的进口端伸入隔膜泵的隔膜腔体(9)内,出口端通过连接管(91)与第一通孔(13)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膜泵用控制阀集成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油盘(1),设置于补油盘(1)上方的排气补油阀(2)、压力区间排气阀(3)、以及两个安全阀(4);设置于补油盘(1)侧面的排液装置(5)、排油部件(6)以及排气单向阀(7);
所述补油盘(1)安装于隔膜泵的柱塞腔体(11)上,其轴向上设有与柱塞腔体(11)内部相通的第一过油孔(12),其径向上设有均为一端与外部相通、另一端与第一过油孔(12)相通的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14)、第三通孔(15)和第四通孔(16),其边缘处还设有L型通孔(17);
所述L型通孔(17)包括相互连通的横孔与竖孔,横孔与补油盘(1)的侧面外部相通,竖孔与补油盘(1)的上方外部相通;
所述排气补油阀(2)安装于第一过油孔(12)上方;
所述压力区间排气阀(3)的工作端与第一通孔(13)对应;
所述排液装置(5)的工作端与第二通孔(14)对应;
所述两个安全阀(4)的工作端分别与第三通孔(15)和第四通孔(16)对应,第三通孔(15)和第四通孔(16)的外端口密封;
所述排油部件(6)安装于所述横孔外端;
位于所述安全阀(4)与排气补油阀(2)之间的第四通孔(16)上方设有与第四通孔(16)连通的维修孔,其内安装有堵头(8);
所述排气单向阀(7)的进口端伸入隔膜泵的隔膜腔体(9)内,出口端通过连接管(91)与第一通孔(1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膜泵用控制阀集成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区间排气阀(3)包括压紧螺母(31)、密封阀芯(32)、连接阀座(33)和恢复弹簧(34);
所述连接阀座(33)为套筒结构,内部设置有依次连通的第一流道(331)、第二流道(332)和第三流道(333),且第二流道(332)和第三流道(333)之间设置有锥形流道(334);
所述压紧螺母(31)安装在第一流道(331)内,其内部设置有与第二流道(332)连通的第一排气孔(311);
所述密封阀芯(32)设置在第二流道(332)内,且与第二流道(332)间隙配合,所述密封阀芯(32)的顶面与压紧螺母(31)的底面相接触,实现第一排气孔(311)和第二流道(332)之间流体的阻断,使得密封阀芯(32)关闭;
所述密封阀芯(32)的底面设置为锥形面(321),所述锥形面(321)与连接阀座(33)的锥形流道(334)相配合;
所述密封阀芯(32)内部设置有弹簧安装槽(322),所述恢复弹簧(34)安装在弹簧安装槽(322)内,所述恢复弹簧(34)的底端与弹簧安装槽(322)的槽底相抵靠,顶端与压紧螺母(31)的底面相抵靠,用于提供密封阀芯(32)打开的恢复力;
所述连接阀座(33)安装在补油盘(1)上,且第三流道(333)通过设置在补油盘(1)上的第一通孔(13)与隔膜腔体(9)连通,实现隔膜腔体(9)的排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膜泵用控制阀集成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螺母(31)的底面设置有弹簧定位槽(312),所述恢复弹簧(34)的顶端设置在弹簧定位槽(312)内,使得恢复弹簧(34)平稳工作;
所述压紧螺母(31)为T形螺母,包括相连接的头部(313)和密封段(314),所述头部(313)设置在连接阀座(33)的顶部,所述密封段(314)设置在第一流道(33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隔膜泵用控制阀集成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补油阀(2)包括阀座连接法兰(21)、下阀座(22)、上阀座(23)、定位环压板(24)、下定位环(25)、从动阻断球(26)、主动阻断球(27)、弹簧座(28)、排气弹簧(29)和补油弹簧(210);
所述阀座连接法兰(21)设置在补油盘(1)上,其内部设置有与第一过油孔(12)连通的补油孔(215);
所述下阀座(22)设置在阀座连接法兰(21)的上方,其内部设置有与补油孔(215)相连通的第四流道(216);
所述上阀座(23)设置在下阀座(22)的上方,其内部设置有与第四流道(216)连通的第五流道(217),同时,上阀座(23)上设置有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仓宁轩蒋科王建成王贵屈卫德付岳峰卢飚段鹏飞赵军李峰金忠升祁文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