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补偿安全气帘卡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922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补偿安全气帘卡扣,其包括:连接销,第一卡扣部,以及第二卡扣部,第一卡扣部设置在连接销上,并通过连接部与第二卡扣部进行连接,第二卡扣部与第一卡扣部之间可通过若干卡接结构配合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卡扣部与第一卡扣部之间受开启力开启时,两者之间的卡接结构可根据受力情况进行相对移动,自动调节各卡接结构受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可降低本气帘卡扣在开启时受开启角度、摩擦力的影响,使得气帘卡扣在一定的开启力的作用下即可打开;同时在开启过程中能够根据每个卡接结构受力的不同,进行自动调节,将开启力平均作用在每个卡接结构,保证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补偿安全气帘卡扣
本技术涉及汽车上安全气帘技术,具体涉及汽车上安全气帘的连接技术。
技术介绍
气帘,也叫做头部气囊,在碰撞时可以弹出,遮盖车窗,从而达到保护乘客的效果。气帘的功能主要是在侧撞时对乘车人的头部进行保护。气帘在不使用时由A柱或C柱以及相应的车身扳金件覆盖,在弹出时从相应柱体和扳金件的缝隙中弹出。而平时在柱体和扳金件之间安装有卡扣,发生碰撞时,气帘会冲开卡扣,从缝隙弹出。气帘卡扣作为气帘安装用组件,采用塑料材质制成,其结构性能将直接影响气帘应用时的各项性能。鉴于气帘的重要性,安全气帘方案在正式量产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气帘点爆测试。在气帘点爆测试中需要进行高温90℃,常温23℃,低温-40℃的测试;由于在点爆的过程中,卡扣需要在高温时保持50N以上的打开力,否则可能自动松脱,在低温-40℃,打开力不得大于250N,否则卡扣上无法打开,进一步导致气帘无法打开。由于塑料的特性高温和低温时力值差异大并且低温时脆性,造成现有气帘卡扣在气帘点爆测试中,可能出现以下情况:(1)低温时卡扣打开力值过导致打不开;(2)低温时由材料脆性并且由于气帘打开的速度快,冲击力大,导致产卡扣破裂并飞出无法通过测试;(3)高温时卡接力过小,可能存在自动松脱风险。再者,现有气帘卡扣基于其结构的问题,造成现有气帘卡扣在打开时,其打开力与气帘卡扣自身产生的摩擦力关系大。基于上述缘由,造成现有塑料气帘卡扣在大量的测试和应用中还存以下问题:1.现有气帘卡扣的打开力与摩擦力存在关系,当速度越大摩擦力越大,造成当打开力过大时,将导致产品无法打开。2.现有气帘卡扣的打开力和开启角度存在关系,而气帘卡扣在实际应用时其打开角度取决于气帘的点爆情况,很难控制。3.现有气帘卡扣只能一次性使用,在生产中如果发现偏差返工时需要剪断。4.现有气帘卡扣开启部位结构复杂,导致模具成本高,质量控制难。由于上述存在的问题,造成现有气帘卡扣存在打开力可以直接导致气帘卡扣无法打开,从而造成安全气帘无法弹出的问题。由此,本领域亟需一种打开构成与摩擦力,开启角度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大,能够有效通过气帘点爆测试的气帘卡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气帘卡扣在开启可靠性上所存在的问题,需要一种高可靠性的气帘卡扣方案。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补偿安全气帘卡扣,其打开过程与摩擦力,开启角度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大,保证开启可靠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可自动补偿安全气帘卡扣,包括:连接销,第一卡扣部,以及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部设置在连接销上,并通过连接部与第二卡扣部进行连接,所述第二卡扣部与第一卡扣部之间可通过若干相互错开的卡接结构配合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卡扣部与第一卡扣部之间受开启力开启时,两者之间的卡接结构可根据受力情况进行相对移动,自动调节各卡接结构受力。在一实例中,所述第一卡扣部包括第一安置座,若干第一卡扣以及若干第一限位件,所述若干第一卡扣设置在第一安置座上,若干第一限位件对应的设置在第一安置座上;所述第二卡扣部包括第二安置座,若干第二卡扣,以及若干第二限位件,所述若干第二卡扣相对于第一卡扣部中的若干第一卡扣设置在第二安置座上,且每个第二卡扣上可分别与第一卡扣部上对应的第一卡扣在水平第一方向上间隙配合形成可脱离的卡接结构;所述若干第二限位件对应于第一卡扣部中的若干第一限位件设置在第一安置座上,每个第二限位件可分别与第一卡扣部中对应的第一限位件配合,且两者之间在水平第二方向上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扣部与所述第二卡扣部之间可相对进行一定量的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扣部中每两第一卡扣作为一组,每组中的两个第一卡扣之间相对错开分布;所述第二卡扣部中对应的每两第二卡扣作为一组,每组中的两个第二卡扣之间相对错开分布。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扣部中若干第一限位件中每两个第一限位件成一组,相对分布;所述第二卡扣部中若干第二限位件对应的每两个第二限位件成一组,相对分布。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之间以第一限位件或第二限位件与卡接结构配合,对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之间相对上下移动进行限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之间通过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之间的配合限定两者之间的相对水平移动距离。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之间通过圆弧面配合。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分别与第一卡扣部中的第一安置座以及第二卡扣部中的第二安置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销一体成型在第一卡扣部中的第一安置座上。本技术提供的可自动补偿安全气帘卡扣方案通过多组相对错开的卡齿配合结构实现卡接,如此来大大降低本气帘卡扣在开启时受开启角度、摩擦力的影响,使得本气帘卡扣在一定的开启力的作用下即可打开;同时在开启过程中能够根据每个卡接结构受力的不同,进行自动调节,将开启力平均作用在每个卡接结构,保证可靠性。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实例中的可自动补偿安全气帘卡扣的结构示例图;图2为本技术实例中的可自动补偿安全气帘卡扣卡接时轴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例中的可自动补偿安全气帘卡扣卡接时径向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例中可自动补偿安全气帘卡扣卡接时第二卡扣部与第一卡扣部之间相对转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本实例针对可自动补偿安全气帘卡扣的特殊应用环境以及测试环境,给出一种高可靠性的可自动补偿安全气帘卡扣,该可自动补偿安全气帘卡扣中采用可自动调节受力情况下的卡接结构,从而使得可自动补偿安全气帘卡扣的开启与可自动补偿安全气帘卡扣中部件间摩擦力,开启角度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大,保证开启可靠性;同时自动调节各个卡接结构的受力,避免结构破损,进一步保证可靠性。参见图1,其所示为本实例给出的高可靠性可自动补偿安全气帘卡扣的一种组成示例结构。由图可知,该可自动补偿安全气帘卡扣100主要由连接销110,第一卡扣部120,以及第二卡扣部130相互配合构成。这里的连接销110集成在第一卡扣部120上,作为对外的连接部。对于该连接销110的具体构成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此处不加以限定。而第一卡扣部120则通过连接部140与第二卡扣部130进行连接,同时第一卡扣部120与第二卡扣部130之间可通过多组卡齿配合结构进行卡扣连接,并且处于卡扣连接状态的第二卡扣部130与第一卡扣部120之间在受开启力开启时,两者之间的卡齿配合结构中的配合卡齿之间可根据受力情况进行相对移动,自动调节各卡齿受力,以保证开启的可靠性。这里的连接部140用于连接第一卡扣部120与第二卡扣部130,使得第二卡扣部130在开启脱离第一卡扣部120后,仍与第一卡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可自动补偿安全气帘卡扣,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销,第一卡扣部,以及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部设置在连接销上,并通过连接部与第二卡扣部进行连接,所述第二卡扣部与第一卡扣部之间可通过若干相互错开的卡接结构配合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卡扣部与第一卡扣部之间受开启力开启时,两者之间的卡接结构可根据受力情况进行相对移动,自动调节各卡接结构受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自动补偿安全气帘卡扣,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销,第一卡扣部,以及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部设置在连接销上,并通过连接部与第二卡扣部进行连接,所述第二卡扣部与第一卡扣部之间可通过若干相互错开的卡接结构配合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卡扣部与第一卡扣部之间受开启力开启时,两者之间的卡接结构可根据受力情况进行相对移动,自动调节各卡接结构受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补偿安全气帘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部包括第一安置座,若干第一卡扣以及若干第一限位件,所述若干第一卡扣设置在第一安置座上,若干第一限位件对应的设置在第一安置座上;
所述第二卡扣部包括第二安置座,若干第二卡扣,以及若干第二限位件,所述若干第二卡扣相对于第一卡扣部中的若干第一卡扣设置在第二安置座上,且每个第二卡扣上可分别与第一卡扣部上对应的第一卡扣在水平第一方向上间隙配合形成可脱离的卡接结构;所述若干第二限位件对应于第一卡扣部中的若干第一限位件设置在第一安置座上,每个第二限位件可分别与第一卡扣部中对应的第一限位件配合,且两者之间在水平第二方向上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动补偿安全气帘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部与所述第二卡扣部之间可相对进行一定量的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自动补偿安全气帘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红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埃姆哈特紧固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