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泄漏型发动机缸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9163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6:27
一种防泄漏型发动机缸盖,包括缸盖体,所述缸盖体的前端等距开设有四个火花塞安装孔,所述缸盖体的外侧顶部四周均匀开设有螺栓孔一,所述缸盖体的内部中间位置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活塞孔,所述缸盖体的内部两侧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推杆孔,所述缸盖体的内部两侧等距设置有若干个固定螺栓盖,所述缸盖体的外部一侧设置有节能器安装底座,所述节能器安装底座的一端与进气凸轮轴罩板相连接,所述缸盖体的外部远离进气凸轮轴罩板的一侧前端安装有缸盖进气道,所述缸盖体的外部另一侧后端安装有缸盖排气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密封连接垫、密封连接管和密封垫圈,大大提高了缸盖与进气凸轮轴连接处的密封性,同时也有效降低了缸盖体顶面的气体泄漏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泄漏型发动机缸盖
本技术属于发动机缸盖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泄漏型发动机缸盖。
技术介绍
发动机缸盖的结构关乎汽车的行驶动力,是汽车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有的发动机缸盖仍然有润滑油渗漏、零件松动等问题,防泄漏型发动机缸盖作为辅助工具,降低了发动机缸盖漏油与零件松动的概率。现有的发动机缸盖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现有的发动机缸盖仍然存在因胶水没有均匀覆盖底面而导致的零件松动问题,因密封性不足而导致的润滑油渗漏问题,会因此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效率且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泄漏型发动机缸盖,本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发动机缸盖因胶水没有均匀覆盖底面而导致的零件松动问题;解决了现有的发动机缸盖因密封性不足而导致的润滑油渗漏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泄漏型发动机缸盖,包括缸盖体,所述缸盖体的前端等距开设有四个火花塞安装孔,所述缸盖体的外侧顶部四周均匀开设有螺栓孔一,所述缸盖体的内部中间位置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活塞孔,所述缸盖体的内部两侧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推杆孔,所述缸盖体的内部两侧等距设置有若干个固定螺栓盖,所述缸盖体的外部一侧设置有节能器安装底座,所述节能器安装底座的一端与进气凸轮轴罩板相连接;所述缸盖体的外部远离进气凸轮轴罩板的一侧前端安装有缸盖进气道,所述缸盖体的外部另一侧后端安装有缸盖排气道,所述缸盖体的顶端外侧设置有密封连接垫,所述密封连接垫的顶面连接有密封连接管,所述密封连接管的外部设置有密封垫圈,所述密封连接管的顶部与密封盖衬垫相连接;所述缸盖体的底面等距设置有若干个燃烧室,若干个所述燃烧室的内部均等距开设有排气口、进气口和火花塞孔,所述缸盖体的底面一侧设置有安装冷却水套,所述缸盖体的底面开设有若干个冷却水道孔,所述缸盖体的底面一侧开设有润滑油回油孔,所述缸盖体的底面靠近润滑油回油孔的一侧设置有润滑油回油腔,所述缸盖体的底面远离润滑油回油孔的一侧设置有胶水进水管,所述所述缸盖体的底面开设有若干个胶水道孔,所述缸盖体的底面靠近胶水进水管的一侧底端开设有螺栓孔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推杆孔的内部尺寸小于活塞孔的内部尺寸,且推杆孔的内部底端开设有排气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若干个所述火花塞安装孔按照内部结构对称设置,且火花塞安装孔的内部与火花塞孔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密封连接垫的尺寸小于密封盖衬垫,所述密封盖衬垫的顶部与凸轮轴底面相连接,所述密封连接管的底部尺寸大于其顶部尺寸。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润滑油回油孔的尺寸大于冷却水道孔,所述润滑油回油腔呈半圆状设置在缸盖体底面一侧的内部,所述润滑油回油腔的尺寸大于润滑油回油孔的尺寸。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缸盖体的底端内部设置有冷却水道和胶水道,冷却水套的内部与冷却水道相连接,且冷却水道孔设置在冷却水道内部,胶水进水管的内部与胶水道相连接,且胶水道孔设置在胶水道内部,胶水道位于冷却水道的外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密封连接垫、密封连接管和密封垫圈,使用人员使用发动机时,发动机内的气体通过推杆孔进入缸盖时,先通过密封盖衬垫,接着通过密封盖衬垫内部的密封连接管,如果有接口处有气体泄漏,会被密封垫圈包裹住,无法泄漏到发动机缸盖体的外部,在推杆向上运动时,将密封圈内的气体向上排出,大大提高了缸盖与进气凸轮轴连接处的密封性,同时也有效降低了缸盖体顶面的气体泄漏几率;通过设置润滑油回油腔、胶水进水管和胶水道孔,当使用人员安装缸盖体时,先在胶水进水管的顶端加入适量的胶水,接着等待胶水进入胶水道,并可以在若干个胶水道孔内看到胶水后,再将缸盖体下方的机构安装在缸盖体的底部,并确认缸盖体底面与对应的机构紧密贴合,当发动机工作时,润滑油会在润滑油回油孔处进行回油,此时可能会产生润滑油的泄露,而润滑油回油腔则会收集泄露的润滑油,并在发动机的压力下,将收集的润滑油再向上进行回油,有效避免了缸盖内润滑油的泄露,使胶水均匀覆盖缸盖体底面,使得缸盖体与其底部连接的机构紧密贴合,有效降低了缸盖体底部连接的零件松动的概率。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中:1、缸盖体;2、火花塞安装孔;3、螺栓孔一;4、活塞孔;5、推杆孔;6、固定螺栓盖;7、节能器安装底座;8、进气凸轮轴罩板;9、缸盖进气道;10、缸盖排气道;11、密封连接垫;12、密封连接管;13、密封垫圈;14、密封盖衬垫;15、燃烧室;16、排气口;17、进气口;18、火花塞孔;19、冷却水套;20、冷却水道孔;21、润滑油回油孔;22、润滑油回油腔;23、胶水进水管;24、胶水道孔;25、螺栓孔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防泄漏型发动机缸盖,包括缸盖体1,缸盖体1的前端等距开设有四个火花塞安装孔2,缸盖体1的外侧顶部四周均匀开设有螺栓孔一3,缸盖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活塞孔4,缸盖体1的内部两侧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推杆孔5,缸盖体1的内部两侧等距设置有若干个固定螺栓盖6,缸盖体1的外部一侧设置有节能器安装底座7,节能器安装底座7的一端与进气凸轮轴罩板8相连接;缸盖体1的外部远离缸盖进气凸轮轴罩板8的一侧前端安装有缸盖进气道9,所述缸盖体1的外部另一侧后端安装有缸盖排气道10,所述缸盖体1的顶端外侧设置有密封连接垫11,所述密封连接垫11的顶面连接有密封连接管12,所述密封连接管12的外部设置有密封垫圈13,所述密封连接管12的顶部与密封盖衬垫14相连接;缸盖体1的底面等距设置有若干个燃烧室15,若干个燃烧室15的内部均等距开设有排气口16、进气口17和火花塞孔18,缸盖体1的底面一侧设置有安装冷却水套19,缸盖体1的底面开设有若干个冷却水道孔20,缸盖体1的底面一侧开设有润滑油回油孔21,缸盖体1的底面靠近润滑油回油孔21的一侧设置有润滑油回油腔22,缸盖体1的底面远离润滑油回油孔21的一侧设置有胶水进水管23,缸盖体1的底面开设有若干个胶水道孔24,缸盖体1的底面靠近胶水进水管23的一侧底端开设有螺栓孔二25,胶水道孔24使得胶水可以均匀覆盖在缸盖体1的底面四周,使其与发动机缸体更好的贴合。推杆孔5的内部尺寸小于活塞孔4的内部尺寸,且推杆孔5的内部底端开设有排气孔。若干个火花塞安装孔2按照内部结构对称设置,且火花塞安装孔2的内部与火花塞孔18相连接,安装的火花塞分别向不同方向运动,是缸盖内气体燃烧更充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泄漏型发动机缸盖,包括缸盖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体(1)的前端等距开设有四个火花塞安装孔(2),所述缸盖体(1)的外侧顶部四周均匀开设有螺栓孔一(3),所述缸盖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活塞孔(4),所述缸盖体(1)的内部两侧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推杆孔(5),所述缸盖体(1)的内部两侧等距设置有若干个固定螺栓盖(6),所述缸盖体(1)的外部一侧设置有节能器安装底座(7),所述节能器安装底座(7)的一端与进气凸轮轴罩板(8)相连接;/n所述缸盖体(1)的外部远离进气凸轮轴罩板(8)的一侧前端安装有缸盖进气道(9),所述缸盖体(1)的外部另一侧后端安装有缸盖排气道(10),所述缸盖体(1)的顶端外侧设置有密封连接垫(11),所述密封连接垫(11)的顶面连接有密封连接管(12),所述密封连接管(12)的外部设置有密封垫圈(13),所述密封连接管(12)的顶部与密封盖衬垫(14)相连接;/n所述缸盖体(1)的底面等距设置有若干个燃烧室(15),若干个所述燃烧室(15)的内部均等距开设有排气口(16)、进气口(17)和火花塞孔(18),所述缸盖体(1)的底面一侧设置有安装冷却水套(19),所述缸盖体(1)的底面开设有若干个冷却水道孔(20),所述缸盖体(1)的底面一侧开设有润滑油回油孔(21),所述缸盖体(1)的底面靠近润滑油回油孔(21)的一侧设置有润滑油回油腔(22),所述缸盖体(1)的底面远离润滑油回油孔(21)的一侧设置有胶水进水管(23),所述缸盖体(1)的底面开设有若干个胶水道孔(24),所述缸盖体(1)的底面靠近胶水进水管(23)的一侧底端开设有螺栓孔二(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泄漏型发动机缸盖,包括缸盖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体(1)的前端等距开设有四个火花塞安装孔(2),所述缸盖体(1)的外侧顶部四周均匀开设有螺栓孔一(3),所述缸盖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活塞孔(4),所述缸盖体(1)的内部两侧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推杆孔(5),所述缸盖体(1)的内部两侧等距设置有若干个固定螺栓盖(6),所述缸盖体(1)的外部一侧设置有节能器安装底座(7),所述节能器安装底座(7)的一端与进气凸轮轴罩板(8)相连接;
所述缸盖体(1)的外部远离进气凸轮轴罩板(8)的一侧前端安装有缸盖进气道(9),所述缸盖体(1)的外部另一侧后端安装有缸盖排气道(10),所述缸盖体(1)的顶端外侧设置有密封连接垫(11),所述密封连接垫(11)的顶面连接有密封连接管(12),所述密封连接管(12)的外部设置有密封垫圈(13),所述密封连接管(12)的顶部与密封盖衬垫(14)相连接;
所述缸盖体(1)的底面等距设置有若干个燃烧室(15),若干个所述燃烧室(15)的内部均等距开设有排气口(16)、进气口(17)和火花塞孔(18),所述缸盖体(1)的底面一侧设置有安装冷却水套(19),所述缸盖体(1)的底面开设有若干个冷却水道孔(20),所述缸盖体(1)的底面一侧开设有润滑油回油孔(21),所述缸盖体(1)的底面靠近润滑油回油孔(21)的一侧设置有润滑油回油腔(22),所述缸盖体(1)的底面远离润滑油回油孔(21)的一侧设置有胶水进水管(23),所述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仲何思金
申请(专利权)人:南充同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