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门双缓冲限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910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门双缓冲限位器,包括基座、主缓冲机构、辅助缓冲件等构件,其中主缓冲机构由阻尼器、牵引滑座、拖钩、牵引拉簧等构件组成,辅助缓冲件为压力弹簧或橡胶柱,其特点是除了主缓冲机构中的阻尼器作主缓冲器件外,还增设了辅助缓冲件,该辅助缓冲件与阻尼器的缸体同处于基座内的一个容置腔内,其一端压在容置腔的一端,另一端则顶在阻尼器缸体的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了端部辅助缓冲件,相比采用同规格阻尼器的单缓冲限位器,可承受更大的冲击载荷,使用寿命更长;相比于单缓冲限位器,在相同冲击载荷的条件下,移动门双缓冲限位器可以采用规格更小的阻尼器,制成尺寸更小的移动门双缓冲限位器,适应更多的应用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门双缓冲限位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移动门上使用的缓冲限位器,具体讲是一种移动门双缓冲限位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移动门缓冲限位器基本上是采用一个液压或气体阻尼缓冲器作缓冲主件,如专利号为CN201520449072.4公开的一种移动门缓冲器。由于移动门的导轨空间有限,此类缓冲器所采用的阻尼缓冲器承受的冲击负荷大小会受到许多的限制,如导轨尺寸的大小、缓冲器内拉簧的拉力大小等限制,通常情况下只适用于轻型移动门使用,当移动门的质量过大或撞向缓冲器时的速度过大时,常常会造成缓冲器中阻尼器的损坏,如阻尼器缸体破裂出现漏油(气),造成的阻尼力减小或丢失,或是滑杆折弯等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门双缓冲限位器。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移动门双缓冲限位器,包括基座,基座内设有主缓冲机构,主缓冲机构连接有牵引滑座,牵引滑座滑动设置在基座上,所述主缓冲机构包括一阻尼器,基座的一端设有辅助缓冲件,该辅助缓冲件的一端压在基座内具有的容置腔的一端内壁上,另一端顶在阻尼器的缸体端部。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一端内具有一套筒,辅助缓冲件穿过套筒。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缓冲件为压缩弹簧或橡胶柱。应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移动门双缓冲限位器,其有益效果是:增加了弹性辅助缓冲件,该弹性辅助缓冲件与主缓冲机构一起使用后,相比采用同规格阻尼器的单缓冲限位器,可承受更大的冲击载荷,使用寿命更长;相比于单缓冲限位器,在相同冲击载荷的条件下,移动门双缓冲限位器可以采用规格更小的阻尼器,制成尺寸更小的移动门双缓冲限位器,适应更多的应用场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示意图(牵引滑座处于起始位置);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示意图(移动门正处于在外力作用下实施关门或开门操作,要脱离拖钩限制的初始阶段);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示意图(移动门在外力作用下脱离牵引滑座上拖钩的限制,离开牵引滑座的瞬间时);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示意图移动门在外力驱动下撞向牵引滑座的瞬间);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安装到移动门导轨上后的状态示意图。图中所示:1—基座,1.1—第一基座,1.2—第二基座,1.3—容置腔,2—牵引滑座,21—阻挡凸台,3—拖钩,4—阻尼器,5—压缩弹簧,6—套筒,7—拉簧,8—连接头,9—滑槽,10—导向滑槽,101—斜槽,11—凹槽,12—扭簧,13—保护罩,14—后导向柱,15—前导向柱,16—移动门,17—推拉座,18—轨道。具体实施方式为比较直观、完整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现就结合本技术附图进行非限制性的特征说明如下:实施例一:如图1—图8所示,一种移动门双缓冲限位器,包括基座1,基座1内设有主缓冲机构,主缓冲机构连接有牵引滑座2,牵引滑座2滑动设置在基座1上,且牵引滑座2上设有拖钩3,主缓冲机构包括一阻尼器4,基座1的一端设有辅助缓冲件,辅助缓冲件为压缩弹簧5,压缩弹簧5的一端压在基座1内具有的容置腔的一端内壁上,另一端顶在阻尼器4的缸体端部。为了方便安装压缩弹簧5,基座1容置腔1.3的一端内设有一套筒6,压缩弹簧5穿过套筒6。阻尼器4也安装在容置腔1.3内。主缓冲机构还包括一拉簧7,阻尼器4远离辅助缓冲件的那一端通过一连接头8与牵引滑座2连接,拉簧7远离辅助缓冲件的那一端通过销子与牵引滑座2连接,拉簧7与阻尼器4平行设置,且拉簧7位于阻尼器4上方。基座1下端具有横向设置的滑槽9,牵引滑座2滑动设置在滑槽9上,基座1内设有与牵引滑座2配合的导向滑槽10,导向滑槽10端部具有朝上的斜槽101。具体地,牵引滑座2上设有与导向滑槽10滑动配合的后导向柱14和前导向柱15,导向滑槽10端部具有朝上且供前导向柱15滑入的斜槽101,斜槽101供牵引滑座2翻转、驻留。牵引滑座2的下端与脱钩下端之间形成有凹槽11,牵引滑座2与脱钩之间设有扭簧12。基座1由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2组成,基座1外罩有一保护罩13,套筒6设置在第一基座1.1上。当然,生产时基座1也可以设计为一体式结构。如图8所示,基座1安装在轨道18上。牵引滑座2处于如图4起始位置时,移动门16随同固定在其上的推拉座17被牵引滑座2上的阻挡凸台21及拖钩3控制、限位,当一个大于拉簧7的外力作用在移动门16上时,推动移动门16脱离此移动门双缓冲限位器的控制时,其上的推拉座17便通过拖钩3拖带牵引滑座2朝着基座1内的导向滑槽10的前端行进移动,图5所示为此行进中途状况,继续前行后,牵引滑座2上的前导柱15滑入导向滑槽10的斜槽101里,牵引滑座2绕后导向柱14旋转,拖钩3因随同牵引滑座2旋转而脱离推拉座17,在拉簧7的作用下,牵引滑座2将停在导向滑槽10的前端,等待移动门16的下次回归,而移动门16此时脱离了拉簧7的牵制,如果之前作用在其上的外力足够大,移动门16将快速冲向门的另一端,安装在导轨18另一端的双缓冲限位器(如图7示)将迎接移动门16的撞击,当推拉座17撞到牵引滑座2上的阻档凸台21后,牵引滑座2将以其上的后导向柱14为转轴旋转并向后滑动,前导向柱15也将回到导向滑槽10里,在这冲撞的瞬间,依据移动门16的质量及其速度的不同,撞击动能也大小不一,通过阻尼器4传递到压缩弹簧5上的冲击力也不相同,这时会发生下述的三种状况之一:一:撞击力较小,传递到压缩弹簧5上的冲力小于安装时压缩弹簧压缩5时所受的压力,压缩弹簧5不产生压缩,撞击动能在牵引滑座2回归起始位置的途中消失,移动门16最终是在拉簧7的作用下被拖钩3牵引回到移动门双缓冲限位器的起始位置;二:撞击力较大,传递到压缩弹簧5上的冲击力大于压缩弹簧5安装时的预设压力,压缩弹簧5在此冲击力的作用下产生的缓冲压缩,冲击力大其产生的压缩量就大,也就是缓冲行程也大,反之,冲击力小缓冲行程也小。当传递到压缩弹簧5的冲击力小于压缩弹簧5顶压在阻尼器4缸体的推力时,阻尼器4将回归到静止安装位,阻尼器4将完成余下的缓冲工作,如撞击力相对较小,并在牵引滑座2回归到起始位之前消失,拉簧7的拉力会将移动门16拖到起止位置;三:如果传递的撞击力非常大,主缓冲机构上的阻尼器4、压缩弹簧5将很快达到最大缓冲行程,固定在阻尼器4端部的连接头8的根部,在回归到起始位置后向基座刚性传递冲击压力。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将压缩弹簧5替换为橡胶柱。当然,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之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门双缓冲限位器,包括基座,基座内设有主缓冲机构,主缓冲机构连接有牵引滑座,牵引滑座滑动设置在基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缓冲机构包括一阻尼器,基座的一端设有辅助缓冲件,该辅助缓冲件的一端压在基座内具有的容置腔的一端内壁上,另一端顶在阻尼器的缸体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门双缓冲限位器,包括基座,基座内设有主缓冲机构,主缓冲机构连接有牵引滑座,牵引滑座滑动设置在基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缓冲机构包括一阻尼器,基座的一端设有辅助缓冲件,该辅助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远刘朝峰朱俊涛
申请(专利权)人:查克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