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安全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68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安全柜,包括面罩和门体,门体相对于面罩上下运动;面罩上固定设有伸缩部,伸缩部可朝远离门体的方向收缩、或朝靠近门体的方向复位;门体上固定设有轨道部;轨道部上固定设有第一限位部;轨道部上滑动设有滑动部。门体关闭时,伸缩部位于第一限位部的上方。门体开启时,伸缩部位于第一限位部的下方、并与第一限位部抵靠,此时,门体被限位固定在该高度位置处。通过伸缩部与第一限位部之间的抵靠卡接,实现门体的锁止,防止门体下坠。门体由开启状态向关闭状态转换时,伸缩部在滑动部的作用下由第一限位部的下方移至第一限位部的上方,通过滑动部来避开第一限位部对门体关闭过程的阻碍,实现门体的轻松关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安全柜
本技术涉及生物安全柜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门体锁止装置的生物安全柜。
技术介绍
生物安全柜面向操作者的一侧通常设有面罩和玻璃门,玻璃门可相对于面罩上下运动,以将生物安全柜的内部操作空间开启或关闭。玻璃门的悬挂结构有平衡器、滑轮、传动管等方式,一般采用钢丝绳或安全带作为玻璃门的牵引绳,用来防止玻璃门下坠。用户在使用安全柜时,如果牵引绳断裂,玻璃门有下坠砸伤操作者的风险。牵引绳通常具有两根,设于玻璃门的左右两侧,若仅是其中一根牵引绳断裂,玻璃门的重量会瞬间全部压在另一根牵引绳上,可能会导致另一根也断裂,尤其是牵引绳已经老化的情况下,同样会对操作者的人身安全产生极大危害。本
技术介绍
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牵引绳断裂导致门体下坠而危及操作者人身安全的问题,提供一种生物安全柜,通过伸缩部、滑动部、以及第一限位部之间的配合,实现门体的锁止,防止门体下坠,可靠性高,保证操作者的人身安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生物安全柜,包括:面罩,设于所述生物安全柜的前部;门体,设于所述生物安全柜的前部,所述门体相对于所述面罩上下运动;还包括:伸缩部,固定设于所述面罩上、且朝向所述门体,所述伸缩部在外力作用下朝远离所述门体的方向收缩、或朝靠近所述门体的方向复位;轨道部,其固定设于所述门体上、且朝向所述面罩;第一限位部,其固定设于所述轨道部上;滑动部,其滑动设于所述轨道部上,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轨道部的下端之间;其中,所述门体关闭时,所述伸缩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上方;所述门体开启时,所述伸缩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抵靠;所述门体由开启状态向关闭状态转换时,所述伸缩部在所述滑动部的作用下由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下方移至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伸缩部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弹簧和与所述弹簧固定连接的卡销,所述盒体靠近所述门体的一侧设有供所述卡销伸出的开口,所述盒体与所述面罩固定连接,所述卡销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滑动部接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部具有第一弧面和锁止面,所述卡销沿所述第一弧面滑动时,所述弹簧受力压缩,所述卡销与所述锁止面抵靠时,所述弹簧复位。进一步的,所述滑动部具有第二弧面,所述第二弧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的缺口部,所述第二弧面与所述轨道部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弧面与所述轨道部之间的最大距离;所述门体由开启状态向关闭状态转换时,先向上推动门体,所述卡销沿所述第二弧面运动,所述弹簧压缩,所述卡销运动至所述第二弧面的下方后所述弹簧复位,再向下拉动门体,所述卡销推动所述滑动部朝靠近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方向运动,直至所述第一限位部插入所述缺口部内,继续向下拉动所述门体,所述卡销沿所述第二弧面运动至所述第二弧面的上方,所述滑动部回落至所述轨道部的下端。进一步的,所述缺口部设于所述第二弧面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第一限位部由上至下插入所述缺口部内,所述缺口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之间的配合为间隙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滑动部与所述轨道部接触的一侧设有滚珠,所述轨道部上对应设有滑道,所述滚珠滑动设于所述滑道内。进一步的,所述轨道部的下端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滑动部向下的运动范围。进一步的,所述伸缩部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伸缩部靠近所述轨道部的一端与所述轨道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端部与所述轨道部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轨道部的上端设有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滑动部向上的运动范围。进一步的,所述伸缩部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伸缩部靠近所述轨道部的一端与所述轨道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限位部的端部与所述轨道部之间的距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面罩上固定设有伸缩部,门体上固定设有轨道部,轨道部上固定设有第一限位部,轨道部上滑动设有滑动部,滑动部位于第一限位部和轨道部的下端之间。门体关闭时,伸缩部位于第一限位部的上方。门体由关闭状态向开启状态转换时,向上推动门体,伸缩部在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作用下先压缩变形、而后复位,直至伸缩部位于第一限位部的下方、并与第一限位部抵靠,此时,门体被限位固定在该高度位置处。通过伸缩部与第一限位部之间的抵靠卡接,实现门体的锁止,防止门体下坠,可靠性高,保证操作者的人身安全。门体由开启状态向关闭状态转换时,伸缩部在滑动部的作用下由第一限位部的下方移至第一限位部的上方,通过滑动部来避开第一限位部对门体关闭过程的阻碍,实现门体的轻松关闭。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生物安全柜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生物安全柜实施例面罩与门体之间锁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生物安全柜实施例面罩与门体之间锁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生物安全柜实施例面罩与门体之间锁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三;图5为本技术生物安全柜实施例面罩与门体之间锁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四;图6为本技术生物安全柜实施例面罩与门体之间锁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五;图7为本技术生物安全柜实施例面罩与门体之间锁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六;图8为本技术生物安全柜实施例面罩与门体之间锁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七;图9为本技术生物安全柜实施例面罩与门体之间锁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八;图10为本技术生物安全柜实施例面罩与门体之间锁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九;图11为本技术生物安全柜实施例面罩与门体之间锁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十;图12为本技术生物安全柜实施例面罩与门体之间锁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十一。附图标记:10-第一限位部,11-第一弧面,12-锁止面;20-第二限位部;30-第三限位部;40-轨道部;50-滑动部,51-第二弧面,52-缺口部,53-滚珠;60-伸缩部,61-弹簧,62-卡销;70-柜体,71-操作空间;80-面罩;90-门体;D1-滑动部与轨道部之间的最大距离;D2-第一限位部与轨道部之间的最大距离;d-伸缩部处于自由状态时,卡销端部与轨道部之间的距离;d1-第二限位部的端部与轨道部之间的距离;d2-第三限位部的端部与轨道部之间的距离。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安全柜,包括:/n面罩,设于所述生物安全柜的前部;/n门体,设于所述生物安全柜的前部,所述门体相对于所述面罩上下运动;/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伸缩部,固定设于所述面罩上、且朝向所述门体,所述伸缩部在外力作用下朝远离所述门体的方向收缩、或朝靠近所述门体的方向复位;/n轨道部,其固定设于所述门体上、且朝向所述面罩;/n第一限位部,其固定设于所述轨道部上;/n滑动部,其滑动设于所述轨道部上,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轨道部的下端之间;/n其中,/n所述门体关闭时,所述伸缩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上方;/n所述门体开启时,所述伸缩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抵靠;/n所述门体由开启状态向关闭状态转换时,所述伸缩部在所述滑动部的作用下由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下方移至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安全柜,包括:
面罩,设于所述生物安全柜的前部;
门体,设于所述生物安全柜的前部,所述门体相对于所述面罩上下运动;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伸缩部,固定设于所述面罩上、且朝向所述门体,所述伸缩部在外力作用下朝远离所述门体的方向收缩、或朝靠近所述门体的方向复位;
轨道部,其固定设于所述门体上、且朝向所述面罩;
第一限位部,其固定设于所述轨道部上;
滑动部,其滑动设于所述轨道部上,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轨道部的下端之间;
其中,
所述门体关闭时,所述伸缩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上方;
所述门体开启时,所述伸缩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抵靠;
所述门体由开启状态向关闭状态转换时,所述伸缩部在所述滑动部的作用下由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下方移至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部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弹簧和与所述弹簧固定连接的卡销,所述盒体靠近所述门体的一侧设有供所述卡销伸出的开口,所述盒体与所述面罩固定连接,所述卡销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滑动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部具有第一弧面和锁止面,所述卡销沿所述第一弧面滑动时,所述弹簧受力压缩,所述卡销与所述锁止面抵靠时,所述弹簧复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安全柜,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飞孔维益贾洪涛赵逢安柳海泉王宁江文龙刘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