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弦曲线变高钢桁连续梁支撑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8898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5:51
一种下弦曲线变高钢桁连续梁支撑节点,有效解决下弦曲线变高钢桁连续梁支撑设计难题。横桥向间隔设置的一对节点板与底板焊接成为整体,一对顺桥间隔设置的竖杆连接板位于该对节点板之间,且与节点板和底板焊接为一体。斜杆连接板数量为两组,在该对节点板之间分别设置在同侧竖杆连接板的外侧,每组斜杆连接板均包括斜杆连接下板和斜杆连接上板,斜杆连接下板与节点板、底板焊接,斜杆连接上板和节点板、竖杆连接板连接。节点板及竖杆连接板上焊接第一隔板。横联连接板的数量为一对,顺桥向间隔设置于内侧节点板上且位置与竖杆连接板对齐,与该节点板和底板焊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弦曲线变高钢桁连续梁支撑节点
本技术涉及桥梁,特别涉及一种下弦曲线变高钢桁连续梁支撑节点构造。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和建桥技术发展,钢梁桥以其建筑高度较低,自重较轻,跨越能力较强,施工周期较短等特点,使用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桥型上从简支、连续梁、钢桁拱桥和钢箱系杆拱到钢-混结合梁,桥面也从明桥面发展到有砟桥面,适应性也越来越强。钢桁连续梁桥以其桥型简洁、受力明确、施工方便,在钢梁桥中占有较重要位置,在我国铁路桥梁建设中得到了较多的使用。传统的钢桁连续梁为平行弦,支撑节点构造较为简单。下弦曲线变高连续梁由于其下弦杆、下横联等都是倾斜的,而且受力复杂,连接的杆件众多。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支撑节点构造,以解决下弦曲线变高连续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下弦曲线变高钢桁连续梁支撑节点,以将竖杆、斜杆、平联及支点横联安全可靠的连为一体,顺畅的传递各种荷载,有效解决下弦曲线变高钢桁连续梁支撑设计难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一种下弦曲线变高钢桁连续梁支撑节点,其特征是:包括节点板、底板、竖杆连接板、斜杆连接板、平联连接板和横联连接板,横桥向间隔设置的一对节点板与底板焊接成为整体,一对顺桥间隔设置的竖杆连接板位于该对节点板之间,且与节点板和底板焊接为一体;所述斜杆连接板数量为两组,在该对节点板之间分别设置在同侧竖杆连接板的外侧,每组斜杆连接板均包括斜杆连接下板和斜杆连接上板,斜杆连接下板与节点板、底板焊接,斜杆连接上板和节点板、竖杆连接板连接;节点板及竖杆连接板上焊接第一隔板;所述横联连接板的数量为一对,顺桥向间隔设置于内侧节点板上且位置与竖杆连接板对齐,与该节点板和底板焊接;所述平联连接板的数量为4块,以2块为一组对称设置于竖杆连接板的外侧和内侧节点板上,且与内侧节点板及横联连接板焊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新颖,能够解决大跨度下弦曲线变高钢桁连续梁支撑节点设计问题;将竖杆、斜杆、平联及支点横联安全可靠的连为一体,顺畅的传递各种荷载;多块钢板组成的底板板能够增大底板刚度,减小应力集中,增加安全性能。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如下四幅附图:图1是本技术下弦曲线变高钢桁连续梁支撑节点立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下弦曲线变高钢桁连续梁支撑节点平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下弦曲线变高钢桁连续梁支撑节点侧面示意图;图4、图5是本技术下弦曲线变高钢桁连续梁支撑节点剖面示意图;图中构件及所对应的标记:节点板1、底板2、竖杆连接板3、斜杆连接下板4、斜杆连接上板5、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7、第三隔板8、第四隔板9、第五隔板10、封板11、第一加劲板12、第二加劲板13、第三加劲板14、第四加劲板15、第五加劲板16、平联连接板17、第六加劲板19、第一横联连接板20、第二横联连接板21、第二底板22、第三底板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图5,本技术的一种下弦曲线变高钢桁连续梁支撑节点,其特征是:包括节点板1、底板2、竖杆连接板3、斜杆连接板、平联连接板17和横联连接板20,横桥向间隔设置的一对节点板1与底板2焊接成为整体,一对顺桥间隔设置的竖杆连接板3位于该对节点板1之间,且与节点板1和底板2焊接为一体;所述斜杆连接板数量为两组,在该对节点板1之间分别设置在同侧竖杆连接板3的外侧,每组斜杆连接板均包括斜杆连接下板4和斜杆连接上板5,斜杆连接下板4与节点板1、底板2焊接,斜杆连接上板5和节点板1、竖杆连接板3连接。节点板1及竖杆连接板3上焊接隔板6;所述横联连接板20的数量为一对,顺桥向间隔设置于内侧节点板1上且位置与竖杆连接板3对齐,与该节点板1和底板2焊接;所述平联连接板17的数量为4块,以2块为一组对称设置于竖杆连接板3的外侧和内侧节点板1上,且与内侧节点板1及横联连接板20焊接。将竖杆、斜杆、平联及支点横联安全可靠的连为一体,顺畅的传递各种荷载,有效解决下弦曲线变高钢桁连续梁支撑设计难题。参照图1、图2和图3,为加强支撑节点的稳定作用,所述该对节点板1之间设置与之焊接的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7、第三隔板8、第四隔板9和第五隔板10。第二隔板7与底板2、斜杆连接下板4焊接。第三隔板8与斜杆连接下板4、斜杆连接上板5焊接。第四隔板9与斜杆连接上板5、竖杆连接板3焊接。所述第一隔板6、第五隔板10竖向间隔设置在该对竖杆连接板3之间,且与之焊接。参照图1和图2,为起到加劲并传递支座反力的作用,所述该对竖杆连接板3的内壁上、节点板1的内壁和外壁上均设置与之焊接的第一加劲板12,第一加劲板12的下端与底板2焊接。所述该对节点板1上间隔设置与之焊接且下端与底板2焊接的第二加劲板13、第三加劲板14、第四加劲板15和第五加劲板16。参照图4和图5,所述内侧节点板1上设置与平联连接板17对齐的第六加劲板19,第六加劲板19与内侧节点板1、第一加劲板12和横联连接板20焊接,起到支撑横联的作用。所述底板2下设置第二底板22、第三底板23,第二底板22和第三底板23通过沉头螺栓与底板2连接为一体,以增加底板刚度,改善底板受力。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技术一种下弦曲线变高钢桁连续梁支撑节点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技术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技术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弦曲线变高钢桁连续梁支撑节点,其特征是:包括节点板(1)、底板(2)、竖杆连接板(3)、斜杆连接板、平联连接板(17)和横联连接板(20),横桥向间隔设置的一对节点板(1)与底板(2)焊接成为整体,一对顺桥间隔设置的竖杆连接板(3)位于该对节点板(1)之间,且与节点板(1)和底板(2)焊接为一体;所述斜杆连接板数量为两组,在该对节点板(1)之间分别设置在同侧竖杆连接板(3)的外侧,每组斜杆连接板均包括斜杆连接下板(4)和斜杆连接上板(5),斜杆连接下板(4)与节点板(1)、底板(2)焊接,斜杆连接上板(5)和节点板(1)、竖杆连接板(3)连接;节点板(1)及竖杆连接板(3)上焊接第一隔板(6);所述横联连接板(20)的数量为一对,顺桥向间隔设置于内侧节点板(1)上且位置与竖杆连接板(3)对齐,与该节点板(1)和底板(2)焊接;所述平联连接板(17)的数量为4块,以2块为一组对称设置于竖杆连接板(3)的外侧和内侧节点板(1)上,且与内侧节点板(1)及横联连接板(20)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弦曲线变高钢桁连续梁支撑节点,其特征是:包括节点板(1)、底板(2)、竖杆连接板(3)、斜杆连接板、平联连接板(17)和横联连接板(20),横桥向间隔设置的一对节点板(1)与底板(2)焊接成为整体,一对顺桥间隔设置的竖杆连接板(3)位于该对节点板(1)之间,且与节点板(1)和底板(2)焊接为一体;所述斜杆连接板数量为两组,在该对节点板(1)之间分别设置在同侧竖杆连接板(3)的外侧,每组斜杆连接板均包括斜杆连接下板(4)和斜杆连接上板(5),斜杆连接下板(4)与节点板(1)、底板(2)焊接,斜杆连接上板(5)和节点板(1)、竖杆连接板(3)连接;节点板(1)及竖杆连接板(3)上焊接第一隔板(6);所述横联连接板(20)的数量为一对,顺桥向间隔设置于内侧节点板(1)上且位置与竖杆连接板(3)对齐,与该节点板(1)和底板(2)焊接;所述平联连接板(17)的数量为4块,以2块为一组对称设置于竖杆连接板(3)的外侧和内侧节点板(1)上,且与内侧节点板(1)及横联连接板(20)焊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下弦曲线变高钢桁连续梁支撑节点,其特征是:所述该对节点板(1)之间设置与之焊接的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7)、第三隔板(8)、第四隔板(9)、第五隔板(10),第二隔板(7)与底板(2)、斜杆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律楷鄢勇陈建峰郭占元袁明马庭林李锐滕炳杰张志勇刘何亮袁蔚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