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上浆的涤纶纱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8826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上浆的涤纶纱线,包括内置纱主体,所述内置纱主体的表面设置有中部夹层,且中部夹层的两侧内壁皆压合有内置夹层,所述中部夹层的表面编制有外置线主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五根至七根呈现螺旋结构紧密编制加入在外层的设计,使纱线变得紧密,不易被拉出成羽,从而提高纱线的断裂强度和耐磨损性,同时,配合表面上油膜的操作,油膜还赋予了一定的平滑性,使其表面顺滑,进而使其在摩擦过程中不受到损伤,并具有良好的手感,可有效提高整体的上桨效果,且通过中间夹层形成中空结构,方便吸纳更多的浆液,进而方便上桨的操作,其整体结构上设计简单合理,实用性很高,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上浆的涤纶纱线
本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为一种便于上浆的涤纶纱线。
技术介绍
纶纱线是指以涤纶为原料纺成的纱线,涤纶是一类聚合物经纺丝而制成的纤维,多指以苯二甲酸乙二酯为原料生产的纤维,目前,涤纶纱线织成的面料作为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多的一种化纤服装面料,其在织造过程中,纱线受到外界较大的张力和磨擦,易发生断裂,从而使得后期的上桨处理十分不便,继而影响后期纱线的使用,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便于上浆的涤纶纱线,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上浆的涤纶纱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在织造过程中,纱线受到外界较大的张力和磨擦,易发生断裂,从而使得后期的上桨处理十分不便,继而影响后期纱线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上浆的涤纶纱线,包括内置纱主体,所述内置纱主体的表面设置有中部夹层,且中部夹层的两侧内壁皆固定皆压合有内置夹层,所述中部夹层的表面编制有外置线主体。优选的,所述中部夹层设置为中空夹层。优选的,所述内置夹层设置为半圆弧形,且内置夹层设置为凸起状。优选的,所述内置夹层设置为交错排列状,且交错排列的内置夹层表面相互抵触,并且内置夹层设置为弹性的氨纶纤维。优选的,所述外置线主体设置为五根至七根股线,且外置线主体设置为螺旋编制结构。优选的,所述外置线主体设置的表面涂抹有油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上浆的涤纶纱线,采用五根至七根呈现螺旋结构紧密编制加入在外层的设计,使纱线变得紧密,不易被拉出成羽,从而提高纱线的断裂强度和耐磨损性,同时,配合表面上油膜的操作,油膜还赋予了一定的平滑性,使其表面顺滑,进而使其在摩擦过程中不受到损伤,并具有良好的手感,可有效提高整体的上桨效果,且通过中间夹层形成中空结构,方便吸纳更多的浆液,进而方便上桨的操作,其整体结构上设计简单合理,实用性很高,易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中:1、内置纱主体;2、中部夹层;3、内置夹层;4、外置线主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便于上浆的涤纶纱线,包括内置纱主体1,内置纱主体1的表面设置有中部夹层2,且中部夹层2的两侧内壁皆压合有内置夹层3,中部夹层2的表面编制有外置线主体4。进一步的,中部夹层2设置为中空夹层,根据附图2和附图4所示,通过外置线主体4和内置纱主体1之间的中部夹层2设计,使得中部夹层2形成中空的结构,从而使得外置线主体4和内置纱主体1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使得外置线主体4和内置纱主体1的相互连通,以方便吸纳更多的浆液,进而方便上桨的操作。进一步的,内置夹层3设置为半圆弧形,且内置夹层3设置为凸起状,内置夹层3设置为交错排列状,且交错排列的内置夹层3表面相互抵触,并且内置夹层3设置为弹性的氨纶纤维,根据附图2和附图4所示,通过中部夹层2内部交错排列的内置夹层3设计,其主要采用弹性氨纶纤维构成,氨纶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是一种弹性纤维,其具有高度弹性,能够拉长6~7倍,但随张力的消失能迅速恢复到初始状态,其分子结构为一个像链状的、柔软及可伸长性的聚氨基甲酸酯,通过与硬链段连接在一起而增强其特性,从而使得交错排列的内置夹层3具有弹力,使得外置线主体4和内置纱主体1之间的接触面具有一定的回弹性,遇到外力的情况下内置夹层3相互挤压抵触,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进一步的,外置线主体4设置为五根至七根股线,且外置线主体4设置为编制螺旋结构,根据附图1和附图3所示,通过将五跟至七根股线呈现螺旋结构,紧密编制加入在中部夹层2外层的设计,由于外置线主体4主要采用纯棉纱线或棉麻混纺纱线编织而成,其表面光洁平整,富有弹性,透气性好,吸湿散热性强,坚韧、耐用、吸汗、爽身,抗霉菌性能好,抗水性能好,不易受水的侵蚀而发霉,具有一定的亲肤性,同时,也一定距离间隔排列,整个外置线主体4呈小间隙,质地细腻轻盈,使得整体变得紧密,不易因外界张力和磨擦被拉出成羽,或发生断裂的情况,从而提高纱线的断裂强度和耐磨损性,进而方便上桨的操作。进一步的,外置线主体4设置的表面涂抹有油膜,油膜主要成分为表面活性剂,能在化学纤维表面形成定向吸附层,一方面油膜可对其产生一定的亲和力,且油膜强度越高,越不易破裂,减少了外置线主体4的产生损伤的情况,保证整体的质量,使其存在一定的集束性而不致于散乱,另一方面,油膜还赋予了一定的平滑性,使其在摩擦过程中不受到损伤,并具有良好的手感,使其表面顺滑,可有效提高整体的上桨效果。工作原理:根据附图1和附图3所示,通过将五跟至七根股线自螺旋结构紧密编制加入在外层,使整体变得紧密,不易被拉出成羽,从而提高纱线的断裂强度和耐磨损性,以及,将外置线主体4外表面上涂抹有油膜的操作,油膜还赋予了一定的平滑性,使其表面顺滑,进而使其在摩擦过程中不受到损伤,并具有良好的手感,以方便后期整体上桨的处理,可有效提高整体的上桨效果,同时,根据附图1和附图4所示,外置线主体4和内置纱主体1之间通过中部夹层2构成中间夹层形成中空结构,从而使得外置线主体4和内置纱主体1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使得外置线主体4和内置纱主体1的相互连通,以方便吸纳更多的浆液,进而方便上桨的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上浆的涤纶纱线,包括内置纱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纱主体(1)的表面设置有中部夹层(2),且中部夹层(2)的内壁两侧内壁皆固定压合有内置夹层(3),所述中部夹层(2)的表面等距编制有外置线主体(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上浆的涤纶纱线,包括内置纱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纱主体(1)的表面设置有中部夹层(2),且中部夹层(2)的内壁两侧内壁皆固定压合有内置夹层(3),所述中部夹层(2)的表面等距编制有外置线主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上浆的涤纶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夹层(2)设置为中空夹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上浆的涤纶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夹层(3)设置为半圆弧形,且内置夹层(3)设置为凸起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祥蔡育华刘顺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乐多坊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