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稳定性结构的电动车避震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8371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稳定性结构的电动车避震车架,属于涉及电动车架领域,包括主架和后车架,主架上铰接设有后车架,后车架末端固定设有弧形组件,弧形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架、弧形块、第一螺栓以及第二螺栓,第一固定架和弧形块中部均贯通开设有供第一螺栓插接的通孔,弧形块两端均开设有供第二螺栓插接的插接孔,后车架上安装设有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和弧形块之间通过减震件连接,第二螺栓活动贯穿减震件底部将减震件与弧形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电动车后架结构不稳定以及避震效果差的问题,显著的提升了车架机构的稳定性能,充分的保证了行车过程的避震效果,最大程度的实现了减震效果,确保了骑行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稳定性结构的电动车避震车架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稳定性结构的电动车避震车架。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车作为代步工具成为了人们的首选,电动车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快速的发展,因此用户对电动车日常骑行时的舒适性越发重视,电动车架的稳定性、抗形变能力以及避震性能有着很高的需求,但是目前的电动车大部分前后车框架较零散,导致电动车结构不稳定,避震效果差,特别是后车架载人的舒适性效果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稳定性结构的电动车避震车架,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具有稳定性结构的电动车避震车架。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稳定性结构的电动车避震车架,包括主架和后车架,所述主架上铰接设有所述后车架,所述后车架末端固定设有弧形组件,所述弧形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架、弧形块、第一螺栓以及第二螺栓,所述第一固定架和所述弧形块中部均贯通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螺栓插接的通孔,所述弧形块两端均开设有供所述第二螺栓插接的插接孔,所述后车架上安装设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和所述弧形块之间通过减震件连接,所述第二螺栓活动贯穿所述减震件底部将所述减震件与所述弧形块连接,所述减震件顶部通过第三螺栓活动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架间。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架前后侧均设有所述弧形块,所述弧形块与所述第二固定架之间设有一对所述减震件。优选的,一对所述减震件为平行设置的,所述减震件对称设置在所述后车架前后两侧。优选的,所述主架上固定设有第三固定架,所述后车架左端通过第四螺栓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架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电动车后架结构不稳定以及避震效果差的问题,通过本技术设置的弧形组件和减震件的设置,显著的提升了主架和后车架机构的稳定性能,充分的保证了行车过程的避震效果,最大程度的实现了减震效果,确保骑行者的行车安全,提高了电动车的安全系数,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安全稳定性能高,具有显著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主架和后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弧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第一固定架和弧形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主架,200、后车架,300、弧形组件,310、第一固定架,320、弧形块,330、第一螺栓,340、第二螺栓,400、通孔,500、插接孔,600、第二固定架,700、减震件,800、第三螺栓,900、第三固定架、910、第四螺栓。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如图1-4所示,一种具有稳定性结构的电动车避震车架,包括主架100和后车架200,主架100上铰接设有后车架200,后车架200末端固定设有弧形组件300,弧形组件300包括第一固定架310、弧形块320、第一螺栓330以及第二螺栓340,第一固定架310和弧形块320中部均贯通开设有供第一螺栓330插接的通孔400,弧形块320两端均开设有供第二螺栓340插接的插接孔500,后车架200上安装设有第二固定架600,第二固定架600和弧形块320之间通过减震件700连接,第二螺栓340活动贯穿减震件700底部将减震件700与弧形块320连接,减震件700顶部通过第三螺栓800活动贯穿设置在第二固定架600间。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设置为,如图1-2所示,第一固定架310前后侧均设有弧形块320,弧形块320与第二固定架600之间设有一对减震件700,一对减震件700为平行设置的,减震件700对称设置在后车架200前后两侧。后车架200与主架100一端为铰接连接,另一端在减震件700的作用下连接,弧形块320将一对减震件700与后车架200连接固定,可活动的弧形块320使得两减震件700最大程度的保障了车架200的减震性,提高了电动车架的抗形变效果。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设置为,如图1-2所示,主架100上固定设有第三固定架900,后车架200左端通过第四螺栓910贯穿设置在第三固定架900之间本技术的使用原理为:当后车架200收到颠簸时候,主架100和后车架200之间设置的弧形组件300与减震件700起到减震,弧形块320在第一固定架310之间可以左侧晃动,如左侧的减震件700连接弧形块320的左边,右侧的的减震件700连接弧形块320的右边,当发生振动时,如左侧减震件700被压缩,此时右侧的减震件700则处于拉伸,由于弧形块320左侧上翘右侧则下压,使得电动车再行驶过程中后架可以有效的实现减震,且主架100和后车架200的连接设置,使得后车架200上的座位可以充分的实现避震效果,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稳定性能。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稳定性结构的电动车避震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100)和后车架(200),所述主架(100)上铰接设有所述后车架(200),所述后车架(200)末端固定设有弧形组件(300),所述弧形组件(300)包括第一固定架(310)、弧形块(320)、第一螺栓(330)以及第二螺栓(340),所述第一固定架(310)和所述弧形块(320)中部均贯通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螺栓(330)插接的通孔(400),所述弧形块(320)两端均开设有供所述第二螺栓(340)插接的插接孔(500),所述后车架(200)上安装设有第二固定架(600),所述第二固定架(600)和所述弧形块(320)之间通过减震件(700)连接,所述第二螺栓(340)活动贯穿所述减震件(700)底部将所述减震件(700)与所述弧形块(320)连接,所述减震件(700)顶部通过第三螺栓(800)活动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架(600)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稳定性结构的电动车避震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100)和后车架(200),所述主架(100)上铰接设有所述后车架(200),所述后车架(200)末端固定设有弧形组件(300),所述弧形组件(300)包括第一固定架(310)、弧形块(320)、第一螺栓(330)以及第二螺栓(340),所述第一固定架(310)和所述弧形块(320)中部均贯通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螺栓(330)插接的通孔(400),所述弧形块(320)两端均开设有供所述第二螺栓(340)插接的插接孔(500),所述后车架(200)上安装设有第二固定架(600),所述第二固定架(600)和所述弧形块(320)之间通过减震件(700)连接,所述第二螺栓(340)活动贯穿所述减震件(700)底部将所述减震件(700)与所述弧形块(320)连接,所述减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贻忠白惠良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奥普仕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