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俊伟专利>正文

自稳多用挂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727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供人们悬挂重物的自稳多用挂钩,它的特点在于利用杠杆和螺纹推进工作原理,采用轮轴和支承刀相结合的结构方式,不用打钉,自动稳固,随时装卸。本装置方便、实用,解决了一般挂钩须用铁钉固定带来的不便。(*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挂钩,它包括金属、塑料、木料等制品。现有的挂钩,主要由支架和钩子组合而成,使用时,须用铁钉或其他物件将其固定,才能够悬挂重物,市场上出售的如挂衣钩等,就是这种形式。由于现代社会的建筑物多数采用钢筋水泥结构,质地坚硬,不易钉入,因此,要将挂钩固定在墙壁或其他坚硬的物体上,往往使人感到不便。本专利技术对上述挂钩作了改进,提供了一种自稳多用挂钩,它能够在使用时不用打钉,随时可固定在墙壁之间或其他物体两面之间所形成的夹角处,并可随时取出,不损墙壁,使用方便、稳固。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利用杠杆和螺纹推进的工作原理,钩子承担重量后,传动带使轮轴转动并向前推进,支架两侧的支承刀支撑住夹角的两面,从而使挂钩固定在夹角处。轮半径是轴半径的几倍,重量就是支撑力的几分之几,重量越大,支撑力就越大。以下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在支架(1)的左右两侧,安装支承刀(2)、(3)、(4)、(5)。其中,支承刀(2)为前后两片,与支承刀(3)形成三个支撑点;支承刀(5)为前后两片,与支承(4)形成三个支撑点。支承刀(2)、(5)固定不动,支承刀(3)与直推杆(11)的一端连结,支承刀(4)与横推杆(14)的一端连结,均可前后移动。承重轴(6)固定在轴承座(7)上,轴的一端为螺纹,轴中间安装承重轮(8),承重轮(8)上缠绕传动带(9),传动带(9)的一端固定在钩子(10)上。直推杆(11)为长方体或园柱体,推杆上有孔(12),未与支承刀(3)连结的一端对着承重轴(6)。直推杆(11)安装在滑动槽(13)内,为动配合状态。横推杆(14)固定在螺栓(15)上,为杠杆状态。横推杆(14)的一端连结支承刀(4),另一端插入直推杆(11)的孔(12)内。由于支承刀(4)、(5)的主要功能是夹住物体棱角的两面来达到固定挂钩的目的,因此本专利技术在实施时,由于产品类型的原因,部分产品可取消支承刀(4)、(5)、横推杆(14)及螺栓(15)。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先将承重轮(8)旋回始点,提起重物并使钩子(10)钩住,支承刀(2)、(3)靠紧墙壁夹角的两面,松手后挂钩即可自动固定并悬挂重物。用支承刀(4)、(5)夹住物体棱角的两面,同样可以固定挂钩悬挂重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支架、支承刀、轮轴、钩子组成的自稳多用挂钩,其特征在于支架(1)的轴承座(7)上有承重轴(6),承重轴(6)的一端有外螺纹并同轴承座(7)的内螺纹配合,承重轴(6)上有承重轮(8),承重轮(8)上缠绕传动带(9),传动带(9)连结钩子(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支架、支承刀、轮轴、钩子组成的自稳多用挂钩,其特征在于支架(1)的轴承座(7)上有承重轴(6),承重轴(6)的一端有外螺纹并同轴承座(7)的内螺纹配合,承重轴(6)上有承重轮(8),承重轮(8)上缠绕传动带(9),传动带(9)连结钩子(10)。2.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自稳多用挂钩,其特征在于支架(1)的两侧有支承刀(2)、(3)、(4)、(5),支承刀(2)、(5)各为前后两片,支承刀(3)与直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俊伟
申请(专利权)人:罗俊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