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6965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锻炼装置,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两侧均安装有拉力绳,所述拉力绳的一端设置有拉环,所述床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分别焊接有顶杆和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顶杆带动滑杆在移动箱的内部进行滑动,滑杆带动第二磁极向第一磁极靠近,同时滑杆的运动压缩第二弹簧发生形变,利用弹簧的工作原理,同样也会产生一个与患者脚部相斥的力,当患者利用本装置做腿部训练时,只需要稍微向移动箱施加一个力,就会收到若干个相反的力将患者的脚部恢复到初始状态,如此反复,不需要患者做高强度的训练,本装置即可轻松帮助患者达到训练腿部关节和脚部关节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锻炼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心血管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这些疾病都有着相似的病因、病发过程及治疗方法,心脏是一个中空的肌性器官,位于胸腔的中部,由一间隔分为左右两个腔室,每个腔室又分为位于上部的心房和下部的心室两部分,心脏是通过从躯体收集乏氧血液,并将其泵入肺,在经过充分气体交换后,心脏将富氧血液泵到全身组织器官来完成其功能。现有技术中的心血管病人在护理训练的时候大多数没有器材,徒手训练效果很差,众所周知,目前心血管病的老年患者不适宜高强度的锻炼,特别是一些对腿部和脚部关节急需锻炼的老年人,由于缺乏有效的锻炼,易导致腿脚关节的血液循环不畅通而加重病情。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锻炼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锻炼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锻炼装置,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两侧均安装有拉力绳,所述拉力绳的一端设置有拉环,所述床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分别焊接有顶杆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挡板的一端焊接有移动箱,所述顶杆远离挡板的一端贯穿移动箱的外侧延伸至移动箱的内腔并焊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远离顶杆一侧的上部与下部均焊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滑杆的一端与移动箱的内壁焊接。作为本技术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移动箱的内壁安装有第一磁极,所述滑杆靠近第二弹簧的一侧安装有与第一磁极配合使用的第二磁极。作为本技术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床板底部的四角均焊接有支撑腿,所述床板远离挡板的一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床头,所述床头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与支撑腿的外侧焊接。作为本技术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床板的一侧安装有开关,所述开关的电性输出端与气缸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床板的顶部设置有海绵垫,所述移动箱靠近海绵垫的一侧安装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外侧设置有凸起。作为本技术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移动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床板的顶部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与滑块的底部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移动箱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滑轮配合使用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与滑轮的外侧滚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顶杆带动滑杆在移动箱的内部进行滑动,滑杆带动第二磁极向第一磁极靠近,同时滑杆的运动压缩第二弹簧发生形变,利用弹簧的工作原理,同样也会产生一个与患者脚部相斥的力,当患者利用本装置做腿部训练时,只需要稍微向移动箱施加一个力,就会收到若干个相反的力将患者的脚部恢复到初始状态,如此反复,不需要患者做高强度的训练,本装置即可轻松帮助患者达到训练腿部关节和脚部关节的目的;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提高了移动箱在运动过程中的阻力,即为移动箱能恢复至初始状态提供了动力,方便了移动箱做周期性的运动,从而可降低患者的训练强度,并且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训练效果,通过设置气缸,可方便对患者的坐姿、躺姿进行调节,提高了患者在休息以及训练过程中的舒适度,通过设置开关,方便了使用者对气缸的开启与关闭;3、本技术通过设置海绵垫,再次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通过设置防滑垫,增加了患者脚部与移动箱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了因缺乏防滑装置,导致患者在训练过程中出现脚部与移动箱打滑的现象,通过设置滑块和第一滑槽,减小了移动箱与床板之间的摩擦力,方便了移动箱在床板顶部的滑动,通过设置滑轮和第二滑槽,减小了滑杆与移动箱之间的摩擦力,方便了滑杆在移动箱内的滑动,有效的延长了滑杆与移动箱之间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图;图3为图1所示移动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床板;2、拉力绳;3、拉环;4、挡板;5、顶杆;6、第一弹簧;7、移动箱;8、滑杆;9、第二弹簧;10、第一磁极;11、第二磁极;12、支撑腿;13、床头;14、气缸;15、支撑板;16、开关;17、海绵垫;18、防滑垫;19、滑块;20、第一滑槽;21、滑轮;22、第二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图;图3为图1所示移动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锻炼装置,包括床板1,床板1的两侧均安装有拉力绳2,拉力绳2的一端设置有拉环3,床板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4,挡板4的一侧分别焊接有顶杆5和第一弹簧6,第一弹簧6远离挡板4的一端焊接有移动箱7,顶杆5远离挡板4的一端贯穿移动箱7的外侧延伸至移动箱7的内腔并焊接有滑杆8,滑杆8远离顶杆5一侧的上部与下部均焊接有第二弹簧9,第二弹簧9远离滑杆8的一端与移动箱7的内壁焊接。具体的,如图3所示,移动箱7的内壁安装有第一磁极10,滑杆8靠近第二弹簧9的一侧安装有与第一磁极10配合使用的第二磁极11,通过设置第一磁极10和第二磁极11,提高了移动箱7在运动过程中的阻力,即为移动箱7能恢复至初始状态提供了动力,方便了移动箱7做周期性的运动,从而可降低患者的训练强度,并且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训练效果。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床板1底部的四角均焊接有支撑腿12,床板1远离挡板4的一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床头13,床头1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气缸14,气缸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支撑板15的一侧与支撑腿12的外侧焊接,通过设置气缸14,可方便对患者的坐姿、躺姿进行调节,提高了患者在休息以及训练过程中的舒适度。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床板1的一侧安装有开关16,开关16的电性输出端与气缸14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设置开关16,方便了使用者对气缸14的开启与关闭。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床板1的顶部设置有海绵垫17,移动箱7靠近海绵垫17的一侧安装有防滑垫18,防滑垫18的外侧设置有凸起,通过设置海绵垫17,再次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通过设置防滑垫18,增加了患者脚部与移动箱7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了因缺乏防滑装置,导致患者在训练过程中出现脚部与移动箱7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锻炼装置,包括床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两侧均安装有拉力绳(2),所述拉力绳(2)的一端设置有拉环(3),所述床板(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4),所述挡板(4)的一侧分别焊接有顶杆(5)和第一弹簧(6),所述第一弹簧(6)远离挡板(4)的一端焊接有移动箱(7),所述顶杆(5)远离挡板(4)的一端贯穿移动箱(7)的外侧延伸至移动箱(7)的内腔并焊接有滑杆(8),所述滑杆(8)远离顶杆(5)一侧的上部与下部均焊接有第二弹簧(9),所述第二弹簧(9)远离滑杆(8)的一端与移动箱(7)的内壁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锻炼装置,包括床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两侧均安装有拉力绳(2),所述拉力绳(2)的一端设置有拉环(3),所述床板(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4),所述挡板(4)的一侧分别焊接有顶杆(5)和第一弹簧(6),所述第一弹簧(6)远离挡板(4)的一端焊接有移动箱(7),所述顶杆(5)远离挡板(4)的一端贯穿移动箱(7)的外侧延伸至移动箱(7)的内腔并焊接有滑杆(8),所述滑杆(8)远离顶杆(5)一侧的上部与下部均焊接有第二弹簧(9),所述第二弹簧(9)远离滑杆(8)的一端与移动箱(7)的内壁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箱(7)的内壁安装有第一磁极(10),所述滑杆(8)靠近第二弹簧(9)的一侧安装有与第一磁极(10)配合使用的第二磁极(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底部的四角均焊接有支撑腿(12),所述床板(1)远离挡板(4)的一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床头(13),所述床头(1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气缸(14),所述气缸(1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松平李彬孙汉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