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膝关节锻炼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964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膝关节锻炼支具,包括用于匹配固定小腿的第一支具组件和用于匹配固定大腿的第二支具组件,所述第一支具组件与所述第二支具组件铰接且所述铰接处位于膝关节处;还包括至少一个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具组件和所述第二支具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膝关节锻炼支具在实现角度可调基础上能够同时锻炼患者的腿部的肌肉能力,以达到锻炼膝关节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膝关节锻炼支具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膝关节锻炼支具。
技术介绍
膝关节的运动损伤一般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治疗膝关节的手术包括有前交叉韧带重建、软骨损伤修复、髌骨脱位矫正等,膝关节手术之后的12周是修复组织最虚弱的环节,患者需佩戴角度可调的膝关节支具加以保护。现有技术中的膝关节支具仅仅具有角度可调的特点,不具有对患者的肌肉力量进行锻炼的作用,因此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膝关节支具容易出现患者术后的大腿肌肉(尤其是股四头肌)严重萎缩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膝关节锻炼支具,已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膝关节支具容易出现患者术后的大腿肌肉(尤其是股四头肌)严重萎缩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膝关节锻炼支具,包括用于匹配固定小腿的第一支具组件和用于匹配固定大腿的第二支具组件,所述第一支具组件与所述第二支具组件铰接且所述铰接处位于膝关节处;还包括至少一个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具组件和所述第二支具组件。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件具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膝关节的髌骨的左右两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件为弹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具组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小腿左右两侧的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以及同时缠绕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所述第二调节杆的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与所述第二固定带沿长度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固定带均与小腿匹配;所述第二支具组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大腿左右两侧的第三调节杆和第四调节杆,以及同时缠绕所述第三调节杆和所述第四调节杆的第三固定带和第四固定带,所述第三固定带与所述第四固定带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三固定带和所述第四固定带均与大腿匹配;所述第一调节杆与所述第三调节杆铰接,所述第二调节杆与所述第四调节杆铰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带与所述第二固定带之间的第一调节杆上,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固定带与所述第四固定带之间的第三调节杆上;和/或,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带与所述第二固定带之间的第二调节杆上,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固定带与所述第四固定带之间的第四调节杆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调节杆的一侧、所述第二调节杆的一侧、所述第三调节杆的一侧和所述第四调节杆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螺栓,各所述螺栓上均设有沟槽,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钩挂在对应侧的沟槽上。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螺栓上均并排连接有三个弹性件。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调节杆与所述第三调节杆通过角度调节盘铰接;和/或,所述第二调节杆与所述第四调节杆通过角度调节盘铰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角度调节盘包括有具有内腔的圆盘,所述圆盘的中心设有旋转轴;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所述第三调节杆均转动连接在所述旋转轴上;和/或,所述第二调节杆和所述第四调节杆均转动连接在所述旋转轴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三固定带和所述第四固定带均为魔术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膝关节锻炼支具的第一支具组件用于固定小腿,第二支具组件用于固定大腿,且第一支具组件与第二支具组件铰接,这样能够实现膝关节支具的角度可调;弹性件沿长度方向设置且其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支具组件和第二支具组件,在膝关节弯曲时,需要克服弹性件的弹力,以达到锻炼膝关节的目的,同时设置弹性件的不同的拉力值或者设置不同的多个弹性件的组合能够达到多个不同的锻炼目标,可以根据康复的阶段设置不同的拉力值,以及也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患者使用。本技术可在患者术后不同的康复阶段,通过不同拉力值的弹性件或者弹性件组合,达到不同的肌力训练目标,有效帮助患者锻炼大腿肌肉,延缓肌肉萎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膝关节调节支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膝关节调节支具的角度可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膝关节调节支具的设置单个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支具组件;11、第一调节杆;12、第二调节杆;13、第一固定带;14、第二固定带;2、第二支具组件;21、第三调节杆;22、第四调节杆;23、第三固定带;24、第四固定带;3、第一弹性件;4、第二弹性件;5、螺栓;6、角度调节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本技术的膝关节锻炼支具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3所示,以使用者腿的前侧的方向为前,包括用于匹配固定小腿的第一支具组件1和用于匹配固定大腿的第二支具组件2,第一支具组件1和第二支具组件2分别固定在小腿和大腿上,同时,第一支具组件1与第二支具组件2铰接,且铰接处位于膝关节处,在膝关节弯曲时,第一支具组件1与第二支具组件2转动,能够实现膝关节支具的角度可调;本申请的膝关节锻炼支具还包括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支具组件1和第二支具组件2,在膝关节弯曲时,需要克服弹性件的弹力,以达到锻炼膝关节的目的,同时设置弹性件的不同的拉力值或者设置不同的多个弹性件的组合能够达到多个不同的锻炼目标,可以根据康复的阶段设置不同的拉力值,以及也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患者使用。其中,弹性件可以为一个或者两个,弹性件为两个时,两个弹性件分别为第一弹性件3和第二弹性件4,第一弹性件3和第二弹性件4位于膝关节的髌骨的左右两侧,以使膝关节的左右两侧受到均衡的锻炼作用力。进一步的,弹性件具体为弹簧。进一步,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和第二弹性件4也均可包括有多个弹簧,第一弹性件3的多个弹簧和第二弹性件4的多个弹簧均并排布置,弹簧的个数可以根据患者的康复阶段以及不同的患者情况设置合适的弹簧的数量,以增加本技术的膝关节锻炼支具的使用范围。其中,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支具组件1具体包括分别位于小腿左右两侧的第一调节杆11和第二调节杆12,以及同时缠绕第一调节杆11和第二调节杆12的第一固定带13和第二固定带14,第一固定带13与第二固定带14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膝关节锻炼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匹配固定小腿的第一支具组件和用于匹配固定大腿的第二支具组件,所述第一支具组件与所述第二支具组件铰接且所述铰接处位于膝关节处;/n还包括至少一个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弹性件;/n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具组件和所述第二支具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膝关节锻炼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匹配固定小腿的第一支具组件和用于匹配固定大腿的第二支具组件,所述第一支具组件与所述第二支具组件铰接且所述铰接处位于膝关节处;
还包括至少一个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弹性件;
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具组件和所述第二支具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锻炼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具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膝关节的髌骨的左右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膝关节锻炼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锻炼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具组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小腿左右两侧的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以及同时缠绕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所述第二调节杆的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与所述第二固定带沿长度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固定带均与小腿匹配;
所述第二支具组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大腿左右两侧的第三调节杆和第四调节杆,以及同时缠绕所述第三调节杆和所述第四调节杆的第三固定带和第四固定带,所述第三固定带与所述第四固定带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三固定带和所述第四固定带均与大腿匹配;
所述第一调节杆与所述第三调节杆铰接,所述第二调节杆与所述第四调节杆铰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膝关节锻炼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英李梦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