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脸部肌肉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96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脸部肌肉训练器,本训练器包括咬柄、连接棒和撑头;所述咬柄固定连接在连接棒的中点处,所述咬柄上均匀分布有透气孔;所述连接棒的两端对称连接有撑头,其中,在连接棒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设有螺纹,所述撑头的内部设有容纳连接柱的螺纹槽,连接棒和撑头通过连接柱实现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脸部肌肉训练器,利用嘴部咬住咬柄,上下晃动头部,达到运动脸部肌肉的目的,从而使面部肌肉更加紧致且富有弹性,这样可以达到瘦脸的效果,该脸部肌肉训练器不需要长时间手动握紧训练器,解放了双手,使用更加方便,同时根据人的脸部肌肉重力的承受力不同,还可以调整该脸部肌肉训练器的重量,适合普遍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脸部肌肉训练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动器械,特别是一种脸部肌肉训练器。
技术介绍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大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多的追求精神层面的改善,尤其对形象要求越来越高。比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同胞甚至是男性同胞对脸部肌肉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通的脸部肌肉训练器价格昂贵亦或是操作不方便,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目前,市场上脸部肌肉训练器主要以手动推拉为主方式,仪器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不能一次性长时间时间,容易造成手部疲劳,且是有单一的使用方式,不能根据人脸部形状的不同调节训练器的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脸部肌肉训练器,该脸部肌肉训练器可以根据不同人的脸部形状,手动调节至合适的训练器尺寸,同时根据人的脸部肌肉重力的承受力不同,调整该脸部肌肉训练器的重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脸部肌肉训练器,包括咬柄、连接棒和撑头;所述咬柄固定连接在连接棒的中点处,所述咬柄上均匀分布有透气孔;所述连接棒的两端对称连接有撑头,其中,在连接棒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设有螺纹,所述撑头的内部设有容纳连接柱的螺纹孔,连接棒和撑头通过连接柱实现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棒为对称弧形连接棒。进一步地,所述咬柄为扁圆盘状咬柄。进一步地,所述撑头的表面为弧面。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棒上对称分布有多组连接柱和撑头。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脸部肌肉训练器,利用嘴部咬住咬柄,上下晃动头部,达到运动脸部肌肉的目的,从而使得面部肌肉更加紧致且富有弹性,这样可以达到瘦脸的效果,该脸部肌肉训练器不需要长时间手动握紧训练器,解放了双手,使用更加方便,适合普遍推广。2、当嘴部咬住咬柄时候,咬合肌用力,长期使用可以提升嘴角使而对称,减小咬合肌,从而达到瘦脸效果。3、根据不同人的脸部形状,可以手动调节撑头在连接棒的不同位置,这样避免撑头至咬柄的距离过长或者过短;若距离过长的,在上下晃动脸部肌肉训练器的时就容易幅度过大,导致晃动频率过小,大大减低训练效果;若距离过短,在上下晃动脸部肌肉训练器的时,撑头容易撞击在头部,造成安全隐患。4、在长期使用该脸部肌肉训练器的过程中,面部的重力耐受力逐渐增大,此时就需要加大撑头的重量,而利用撑头与固定在连接棒上的连接件之前的螺纹连接,可以置换不同重量的撑头在连接帮上,节约了成本,也可以让多人使用一个训练器,节约训练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脸部肌肉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连接棒与撑头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中的撑头在连接棒的分布示意图。其中有:1.连接棒;11.连接柱;2.咬柄;21.透气孔;3.撑头;31.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较佳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侧”、“右侧”、“上部”、“下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第一”、“第二”等并不表示零部件的重要程度,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具体尺寸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技术方案,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脸部肌肉训练器,包括咬柄2、连接棒1和撑头3,其中,咬柄2固定连接在连接棒1的中点处,而咬柄2上则均匀分布有透气孔21,在连接棒1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连接柱11,在连接柱11的轴周向表面设有螺纹,在撑头3的内部设有容纳连接柱11的螺纹孔31,通过连接柱11与螺纹孔31的螺纹连接,实现连接棒1和撑头3的螺纹连接。与连接棒1配套使用的撑头3可以设置多个不同重量的撑头3,这样在实际使用时候,就可以根据使用感受的不同,选择合适重量的撑头3连接在连接棒1上,利用嘴部咬住咬柄2,上下晃动头部,达到运动脸部肌肉的目的,从而使得面部肌肉更加紧致且富有弹性。实施例2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连接棒1上对称分布有多组连接柱11和撑头3,这样可以根据不同人的脸部形状,可以手动调节撑头3在连接棒1的不同位置,这样避免撑头3至咬柄2的距离过长或者过短;若距离过长的,在上下晃动脸部肌肉训练器的时就容易幅度过大,导致晃动频率过小,大大减低训练效果;若距离过短,在上下晃动脸部肌肉训练器的时,撑头3容易撞击在头部,造成安全隐患;也可以通过增加连接棒1上的撑头3数量,达到增加训练重力的作用。优选的,在使用本脸部肌肉训练器时,为了防止脸部肌肉训练器撞击至头部造成损害,将脸部肌肉训练器的各个部件的表面均设为弧形表面,例如连接棒1设为对称弧形连接棒1,咬柄2设为扁圆盘状咬柄2。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脸部肌肉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咬柄、连接棒和撑头;/n所述咬柄固定连接在连接棒的中点处,所述咬柄上均匀分布有透气孔;/n所述连接棒的两端对称连接有撑头,其中,在连接棒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设有螺纹,所述撑头的内部设有容纳连接柱的螺纹孔,连接棒和撑头通过连接柱实现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脸部肌肉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咬柄、连接棒和撑头;
所述咬柄固定连接在连接棒的中点处,所述咬柄上均匀分布有透气孔;
所述连接棒的两端对称连接有撑头,其中,在连接棒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设有螺纹,所述撑头的内部设有容纳连接柱的螺纹孔,连接棒和撑头通过连接柱实现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脸部肌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娟周朝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