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6871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力发电系统,其包括机舱组合件、螺旋式叶片组及扇叶组。螺旋式叶片组连接至机舱组合件。扇叶组连接至机舱组合件,且扇叶组包括多个长形叶片,其中螺旋式叶片组与扇叶组相对于机舱组合件轴向相对设置,且螺旋式扇叶组的旋转半径小于扇叶组的旋转半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力发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电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风力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均发生能源短缺的问题。由于核能发电存在安全方面的疑虑以及处理核能废料的问题,而传统火力发电有产生空气危害的缺点,因此发展干净且安全的再生能源发电系统是刻不容缓的事。再生能源包含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以及洋流发电等。针对风力发电部分,由于风力来源以海面风力来源最为充分,因此风力发力电适于海岸线较长的地区,因其可降低取得风力来源的成本。简单来说,风力发电系统一般包含风力涡轮机(简称风机,windturbine),其主要是通过空气流动(即风)转动叶片来发电。叶轮(rotor)为风力机转换利用风能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其叶片锁定于轮毂(hub)上,以共同构成叶轮。叶片受风吹的空气动力作用(包括升力及阻力)绕轴旋转,撷取风的动能转动轮毂中的转子,并经由转子与轮毂中的定子的电磁转换作用,进而转换成有用的电能并加以存储。为了增加接收风力的效率,业界往往增加叶片的长度,以增加受风面,得以撷取更多的风力。以目前的技术来说,叶片的旋转半径可达到一百米甚至更长。其中,叶片一般具有支撑部以及受风部,支撑部位于其内端缘,用以支撑为在外端缘并具有受风面的受风部。然而,当叶片增长时,支撑部的长度也同时增加。由于支撑部并无受风面的设置,故其无法受风而带动叶片旋转,进而无法充分利用风力资源。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风力发电系统的叶片的支撑部无法受风而无法利用吹向所述支撑部位置的风力的问题,进而增加发电效率的风力发电系统,是业界所欲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系统,其通过设置两组相异旋转半径的扇叶组,以提升其发电效率。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系统,其包括机舱组合件、螺旋式叶片组及扇叶组。螺旋式叶片组连接至机舱组合件。扇叶组连接至机舱组合件,且扇叶组包括多个长形叶片。螺旋式叶片组与扇叶组相对于机舱组合件轴向相对设置,且螺旋式扇叶组的旋转半径小于扇叶组的旋转半径。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风力发电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风力发电系统的侧视示意图。图3是图1的风力发电系统的局部侧视透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清楚了解本创作的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达成的功效,兹将本创作配合附图,并以实施例的表达形式详细说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的图式,其主旨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书之用,故不应就所附的图式的比例与布置关系解读、局限本创作的权利要求书。请参考图1及图2,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风力发电系统1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风力发电系统1的侧视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系统1,其可设置在陆地上或是设置在海上。风力发电系统1包括塔体2、机舱组合件3、螺旋式叶片组4以及扇叶组5。机舱组合件3设置于塔体2的顶端上。塔体2可设置于陆地上或水中。当设置于陆地上,即为一般陆域式风力发电系统1;当设置于水中而作为离岸式风力发电系统1时,塔体2可设置于浮动式平台上,或塔体2的底端可连接于海底上的基础,例如重力式基础(gravitybase)、单桩(monopile)、塔架式(jacket)、三角台座(tripod)或吸筒式基础(suctionbucket)。塔体2是作为风力发电系统1整体支撑,且塔体2内部具有其它电路设备以及线路,以将风力发电系统1产生的电能传送至特定的变电站。图3是图1的风力发电系统1的局部侧视透视示意图。如图3所示,机舱组合件3以塔体2的轴向方向为基准,区分为分别位于连接塔体2的中间段38的两侧的第一部分31及第二部分32。即,第一部分31界定位于图3的左侧,而第二部分32界定位于图3的右侧。螺旋式叶片组4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机舱组合件3的第一部分31的端缘,扇叶组5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机舱组合件3的第二部分32。请参照图3,关于本实施例的螺旋式叶片组4,其包括连接件42、第一转轴44以及一组螺旋式叶片46。详细来说,连接件42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端420以及第二端422。第一端420连接至机舱组合件3的下缘,以使第一端420受到机舱组合件3的支撑。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端420可连接到机舱组合件3的侧缘或其它位置。连接件42从其第一端420(即近端)向下延伸越过螺旋式叶片46的下方,然后向上延伸至第二端422(即远端),由此第一端420(即近端)与第二端422(即远端)的连线与机舱组合件3的中心轴A重合。第一转轴44的两端可旋转地设置于机舱组合件3及连接件42的第二端422上。螺旋式叶片46是固定地穿设(套设)于第一转轴44上。螺旋式叶片46得以经构形受风旋转,以带动第一转轴44旋转。如此,连接件42及机舱组合件3分别支撑第一转轴44的相对两端,进而支撑穿设于第一转轴44的螺旋式叶片46。另外,连接件42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段424及第二段426,相对于连接第二段426的第一段424的端缘为第一端420,相对于连接第一段424的第二段426的端缘为第二端422。第一段424及第二段426可以各种方式彼此固定,例如锁固或焊接等。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段424及第二段426是可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制成。另外,第一段424是可为弧状而向外突出,以避免干扰螺旋式叶片46的旋转。第二段426可为大致成阿拉伯数字“7”字形,并避开螺旋式叶片46的旋转路径。另外,如图1所示,第二段426的厚度薄于第一段424的厚度,由此可尽量缩减迎风的第二段426的厚度,以减少风力吹拂至连接件42所造成的耗损,以使后方的螺旋式叶片46撷取更多的风力。如图2及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螺旋式叶片组4中,其螺旋式叶片46的半径R1-R6从距离连接件42的第一端420预定距离L开始朝向连接件42的第二端422缩减,以形成多个半径R1-R6渐缩的受风区460,且受风区460可为多个曲面。即,螺旋式叶片46的多个相连受风区460沿着从机舱组合件3朝向连接件42的第二端422的中心轴A,而分别具有半径R1-R6,所述半径R1-R6从中心轴A朝向第二端422依比例依序渐缩。如此,本实施例的螺旋式叶片46的形状可呈现花瓣状,其开口背向于机舱组合件3。所述曲面的花瓣形状可有利于提升风力的收集,进而提高螺旋式叶片46的旋转速度。关于本实施例的扇叶组5,其连接至机舱组合件3的第二部分32的端缘,并包括多个长形叶片51以及轮毂5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长形叶片51的数目为三,但其数目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更详细来说,长形叶片51的各者包括支撑部53以及受风部54。支撑部53是介于受风部54以及轮毂52之间,支撑部53用以支撑受风部54,而非用以撷取风力以旋转。受风部54具有受风面56,其沿着旋转半径的横向扩展,用以接收外界风力的驱动而转动,并进而带动轮毂52转动。受风部54的宽度可从支撑部53向远离于支撑部53的方向渐缩。即,如图2所示,邻近于支撑部53的受风部54的宽度D1可为最大值,而朝向远端渐减。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力发电系统,其包括:/n机舱组合件;/n螺旋式叶片组,连接至所述机舱组合件;及/n扇叶组,连接至所述机舱组合件,并包括多个长形叶片,/n其中所述螺旋式叶片组与扇叶组相对于所述机舱组合件轴向相对设置,且所述螺旋式扇叶组的半径旋转半径小于所述扇叶组的半径旋转半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发电系统,其包括:
机舱组合件;
螺旋式叶片组,连接至所述机舱组合件;及
扇叶组,连接至所述机舱组合件,并包括多个长形叶片,
其中所述螺旋式叶片组与扇叶组相对于所述机舱组合件轴向相对设置,且所述螺旋式扇叶组的半径旋转半径小于所述扇叶组的半径旋转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系统,其中所述螺旋式叶片组包括:
连接件,其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机舱组合件;
第一转轴,其以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机舱组合件及所述第二端上;及
螺旋式叶片,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螺旋式叶片经构形受风旋转,以带动所述第一转轴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发电系统,其中所述螺旋式叶片的半径从距离所述第一端预定距离开始朝向所述第二端缩减,以形成多个半径渐缩的受风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系统,其中所述叶片的各者包括支撑部以及受风部,所述支撑部是介于所述受风部以及所述机舱组合件之间,用以支撑所述受风部,所述螺旋式叶片组的半径旋转半径大致上等于所述支撑部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力发电系统,其中所述受风部的宽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衍樑黄俊儒
申请(专利权)人:润弘精密工程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