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俊钦专利>正文

骨骼健身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822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骼健身床,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底部的动力装置、由所述动力装置传动的转轴、设于所述机架相对两端部的脚部支撑结构和头部支撑结构、与所述转轴连接的腰部支撑结构;所述转轴由多段呈台阶状分布的分轴连接形成,所述转轴两端部至中心的台阶走势相同;所述腰部支撑结构包括与多段所述分轴配合连接的轴承、与所述轴承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骨骼健身床,工作过程中可带动患者的颈部、背部、腰部运动从而对脊梁椎骨做360度曲线旋转运动,以修复脊椎曲度,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后,腰椎、颈椎患者的颈部、腰部疼痛症状消失,恢复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骼健身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以一种骨骼健身床。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方式及生活习惯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长期坐立、不正确的坐立姿势及运动量减少等因素,使越来越多的人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等症。腰椎键盘突出常见临床病症为腰痛、腿脚发麻等,常用治疗手段为手术。然而手术给人带来创伤,后期康复治疗及调理较为复杂,且术后也有复发的可能。针对脊椎疾病导致的肩痛、背痛、腰痛,现有技术中,人们也研发出了多种按摩仪等器械,用于对疼痛部位的肌肉进行按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局部疼痛的症状,但是并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使脊椎疾病导致的疼痛症状持续困扰患者。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身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骨骼健身床,工作过程中可带动患者的颈部、背部、腰部运动从而对脊梁椎骨做旋转运动,使脊梁椎骨得以修复,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后,患者的疼痛症状消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骨骼健身床,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底部的动力装置、由所述动力装置传动的转轴、设于所述机架相对两端部的脚部支撑结构和头部支撑结构、与所述转轴连接的腰部支撑结构;所述转轴由多段呈台阶状分布的分轴连接形成,所述转轴两端部至中心的台阶走势相同;所述腰部支撑结构包括与多段所述分轴配合连接的轴承、与所述轴承固定连接的支撑板。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呈轴对称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腰部支撑结构还包括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机架的弹性悬臂。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间距为15-30cm。进一步地,还包括覆盖所述支撑板设置的护腰垫。进一步地,所述脚部支撑结构包括本体、与所述本体配合连接的外管套、贯通所述本体设置的斜孔,所述转轴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斜孔内,且所述转轴的端部设有用于限制所述脚部支撑结构行程的限位部。进一步地,所述外管套上设有两个脚箍。进一步地,所述脚部支撑结构还包括连接所述外管套与所述机架的吊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骨骼健身床,有益效果在于:一、本技术提供的骨骼健身床,动力装置传动的转轴由多段呈台阶状分布的分轴连接形成,且转轴两端部至中心的台阶走势相同,即转轴呈中部凹/凸的结构,转轴转动的轨迹呈360度球面曲线运动;每段分轴上通过轴承连接一支撑板,转轴运动从而带动支撑板做旋转运动,支撑板支撑人体的颈部、背部、腰部骨骼,使脊梁椎骨做360度球面曲线旋转运动。人体脊椎的生理曲度是根据人体的负重力线而形成的曲度,脊椎疾病导致脊椎的生理曲度发生变形,从而引发变形部位的疼痛病症。本技术的骨骼健身床,可直接作用于颈部、背部和腰部骨骼,用于脊椎曲度的恢复,特别适用于颈椎、腰椎病患者。使用本技术的骨骼健身床进行治疗30-40天,可使患者的颈部、腰部疼痛症状消失,恢复健康。二、本技术提供的骨骼健身床,脚部支撑结构包括本体、与本体配合连接的外管套、贯通本体设置的斜孔、连接外套与所述机架的吊臂,转轴的一端插设于斜孔内,且转轴的端部设有用于限制脚部支撑结构行程的限位部。转轴带动人体做旋转运动时,人体下肢做直线运动,从而推动脚部支撑结构做直线运动。因此,本技术的骨骼健身床,在修复脊椎曲度的同时可帮助下肢活动,使下肢静脉通畅,而防止下肢麻木肿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骨骼健身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骨骼健身床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骨骼健身床中脚部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请参阅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骨骼健身床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骨骼健身床100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1底部的动力装置2、与动力装置2传动连接的转轴3、与转轴3连接的腰部支撑结构4、设于机架1相对两端的脚部支撑结构5和头部支撑结构6。本实施例中,机架1需要承载人体重量,因此转轴3需要按要求设计在机架1的中下部位置,转轴3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1上,对应地,将动力装置2设于机架1底部。具体的,动力装置2包括驱动电机21和与驱动电机21输出轴连接的传动装置22,传动装置22带动转轴3转动,传动装置22由链条和齿轮组成(链条和齿轮未在图中标示),转轴3的一端与传动装置22的齿轮连接。本技术中,转轴3由多段呈台阶状分布的分轴31连接形成,各分轴31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固定。转轴3两端部至中心的台阶走势相同,也就是说转轴可以呈现两种形态,一种形态是两端部向中心呈上台阶的走势,另一种形态是两端部向中心呈下台阶的走势。需要说明的使,由于动力装置2带动转轴3转动,轴转3转动的轨迹呈360度球面运动,因此,转轴3的两个形态在运动过程中均会呈现,请结合参阅图2,是图1所示健身床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优选地,转轴3呈轴对称结构。腰部支撑结构4包括与多段分轴31配合连接的轴承41、与轴承41固定连接支撑板42,其中支撑板42作为人体颈部、背部、腰部的支撑点。转轴3的运动轨迹为360度球面,从而带动支撑板42做旋转运动,支撑板42支撑人体,使脊梁椎骨做旋转运动,从而恢复脊梁椎骨的曲度。因此,本技术的骨骼健身床,可直接作用于脊椎骨,用于颈部、背部、腰部脊椎曲度修复,特别适用于颈椎、腰椎病患者。使用本技术的骨骼健身床进行治疗30-40天,可使患者的颈部、腰部疼痛症状消失,恢复健康。本实施例中,腰部支撑结构4还包括连接支撑板42与机架1的弹性悬臂43,弹性悬臂43的设置,为支撑板42提供缓冲作用力。进一步地优选地,相邻两个支撑板42之间也通过弹性件44连接,进一步为支撑板42提供缓冲作用力。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支撑板42的间距是15-30cm。为了提高人体支撑于支撑板42上的舒适性,在使用过程中可在支撑板42上放置护腰垫(未图示),使护腰垫覆盖支撑板设置。本技术中,脚部支撑结构5和头部支撑结构6分别用于支撑人体的脚部和头部,其中头部支撑结构6与机架1连接,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头部静止;脚部支撑结构5与头部支撑结构6相对设于机架的两端,在使用过程中,脚部支撑结构5在腿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骼健身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底部的动力装置、由所述动力装置传动的转轴、设于所述机架相对两端部的脚部支撑结构和头部支撑结构、与所述转轴连接的腰部支撑结构;/n所述转轴由多段呈台阶状分布的分轴连接形成,所述转轴两端部至中心的台阶走势相同;/n所述腰部支撑结构包括与多段所述分轴配合连接的轴承、与所述轴承固定连接的支撑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骼健身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底部的动力装置、由所述动力装置传动的转轴、设于所述机架相对两端部的脚部支撑结构和头部支撑结构、与所述转轴连接的腰部支撑结构;
所述转轴由多段呈台阶状分布的分轴连接形成,所述转轴两端部至中心的台阶走势相同;
所述腰部支撑结构包括与多段所述分轴配合连接的轴承、与所述轴承固定连接的支撑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骼健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呈轴对称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骼健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支撑结构还包括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机架的弹性悬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骼健身床,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俊钦
申请(专利权)人:宋俊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