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钢激光增材修复与PVD涂层强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76778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钢激光增材修复与PVD涂层强化方法。首先,对待修复模具表面进行前处理,包括待修复区机械加工、清洁、喷砂及烘干;采用激光增材修复工艺对模具进行修复,其中工艺参数如下:激光功率为1500‑2000W,扫描速度为15~18mm/s,光斑直径为4~6mm,送粉量为25‑30g/min,搭接量50%;对修复模具表面进行后续机加工,再进行喷砂及超声清洗;放入PVD炉内,进行氩离子清洗,然后打开靶材,通入氮气,沉积PVD硬质膜;获得具有高硬、高耐磨表面的模具钢增材修复零件,模具表面硬度可达2500HV,耐磨性提高约5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钢激光增材修复与PVD涂层强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金属材料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钢激光增材修复与PVD涂层强化方法。
技术介绍
模具被誉为“工业之母”,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航空、军工、能源等领域。模具在服役过程中因受到复杂热力循环作用,易产生磨损、裂纹、疲劳等,导致模具失效,影响产品质量,甚至导致停产,严重造成经济损失。增材再制造技术基于数字模型驱动的金属增材修复技术,可将磨损或失效模具进行修复与升级改造。激光增材再制造技术是当前最流行的绿色再制造技术之一,它以高能束激光为热源,具有热量输入低、稀释小、热影响区小及变形小等特点,在高附加值模具的再制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常,在相同的服役环境下,模具修复区在后期服役过程中极可能再次出现磨损等失效情况。因此,有必要对模具修复区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物理气相沉积(PVD)涂层具有高的表面硬度、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耐磨性,有望有效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和保证加工产品的质量。但目前在激光增材修复模具钢表面进行PVD涂层强化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模具钢激光增材修复与PVD涂层强化方法,该方法能在保证模具修复质量的情况下,同时提高修复模具的表面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钢激光增材修复与PVD涂层强化方法。一种模具钢激光增材修复与PVD涂层强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待修复模具表面进行前处理,包括待修复区机械加工、清洁、喷砂及烘干;步骤二:采用激光增材修复工艺对模具进行修复,其中工艺参数如下:激光功率为1500-2000W,扫描速度为15~18mm/s,光斑直径为4~6mm,送粉量为25-30g/min,搭接量50%;步骤三:对修复模具表面进行后续机加工,恢复模具尺寸及精度,再进行喷砂及超声清洗;步骤四:将修复模具放入PVD炉内,进行氩离子清洗;步骤五:打开靶材,通入氮气,沉积PVD硬质膜;步骤六:进行模具修复与改性后续处理,退火温度400℃,退火时间2h,获得具有高硬、高耐磨表面的模具钢增材修复零件。在步骤二中,激光扫描速度V的数值根据P/200≤V≤P/120原则进行选取,其中P为激光功率,单位为W,V的单位为mm/s;合金粉末为混合粉,其中包括质量分数为95%的A100合金钢粉末,3%的纯铬粉与2%的纯铝粉,填充路径为交叉扫描路径。在步骤四中,氩离子清洗工艺参数为:当PVD炉腔内真空度为小于5´10-3Pa时,通入氩气并控制流量在100~300sccm,气压小于0.3Pa,样品温度400~550℃,负偏压550V,轰击时间7~12min。在步骤五中,沉积PVD硬质涂层工艺参数为:真空度调节为0.25~5.8Pa,偏压为-45~-175V,通入氮气,气压为2.2~5.5Pa,温度控制在420~485℃,靶材为AlCr靶,靶材电流75~115A,沉积3.8~5.8h,制得PVD硬质膜层。所述的模具钢,包括冷作模具钢(如Cr12MoV)、热作模具钢(如H13)和塑料模具钢(如40Cr)。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激光增材修复工艺的严格筛选,获得优化的修复窗口如下:激光功率为1500-2000W,扫描速度为15~18mm/s,光斑直径为4~6mm,送粉量为25-30g/min,搭接量50%;通过对沉积PVD硬质涂层工艺参数的优化,获得优化的PVD工艺参数如下:真空度调节为0.25~5.8Pa,偏压为-45~-175V,通入氮气,气压为2.2~5.5Pa,温度控制在420~485℃,靶材为AlCr靶,靶材电流75~115A,沉积3.8~5.8h。最后,按上述工艺参数及方法进行增材修复及表面PVD镀膜,获得无冶金缺陷且组织细密的修复试样,并在修复表面获得高性能PVD硬质涂层。本专利技术通过激光增材修复技术对磨损模具进行快速修复,并通过PVD技术在模具表面引入陶瓷涂层,能有效提高修复零件的表面耐磨耐腐蚀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方法得到的模具钢修复试样金相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得到的模具钢激光增材修复与PVD涂层强化试样金相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以Cr12MoV钢为例。步骤一:对待修复Cr12MoV钢模具表面进行前处理,包括待修复区机械加工、清洁、喷砂及烘干;步骤二:采用激光增材修复工艺对模具进行修复,其中工艺参数如下:激光功率为1700W,扫描速度为17mm/s,光斑直径为5mm,送粉量为26g/min,搭接量50%;步骤三:对修复模具表面进行后续机加工,恢复模具尺寸及精度,再进行喷砂及超声清洗;步骤四:将修复模具放入PVD炉内,进行氩离子清洗;步骤五:进行PVD镀膜,参数如下:真空度调节为2.2~2.5Pa,偏压为-100V,通入氮气,气压为3.6Pa,温度控制在450℃,靶材为AlCr靶,靶材电流95A,沉积4.5~5h;步骤六:进行模具修复与改性后续处理,退火温度400℃,退火时间2h,获得具有高硬、高耐磨表面的模具钢增材修复零件。图1为采用已有方法所获得的模具钢修复试样金相图。修复模具试样内部结构致密,无明显气孔及裂纹等缺陷,修复区显微结构以较粗大的等轴晶为主,修复区的平均硬度约为478HV。图2为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获得的模具钢复合处理试样金相图。修复模具试样不仅内部致密,无明显气孔及裂纹等缺陷,且修复区显微结构以等轴晶为主,晶内具有细小的亚结构组织,修复区的平均硬度为492HV;修复试样表面具有一层明显的白亮涂层,白亮PVD硬质涂层的硬度高达2500HV,显著提高修复表面的耐磨性能。实施例2以H13钢为例。步骤一:对待修复40Cr钢模具表面进行前处理,包括待修复区机械加工、清洁、喷砂及烘干;步骤二:采用激光增材修复工艺对模具进行修复,其中工艺参数如下:激光功率为1900W,扫描速度为17mm/s,光斑直径为4.8mm,送粉量为29g/min,搭接量50%;步骤三:对修复模具表面进行后续机加工,恢复模具尺寸及精度,再进行喷砂及超声清洗;步骤四:将修复模具放入PVD炉内,进行氩离子清洗;步骤五:进行PVD镀膜,参数如下:真空度调节为2.4Pa,偏压为-110V,通入氮气,气压为3.5Pa,温度控制在465℃,靶材为AlCr靶,靶材电流90A,沉积4.5~5h;步骤六:进行模具修复与改性后续处理,退火温度400℃,退火时间2h,获得具有高硬、高耐磨表面的模具钢增材修复零件,修复区的平均硬度为488HV,表面PVD硬质涂层的硬度2400HV,模具耐磨性能提高约5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钢激光增材修复与PVD涂层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对待修复模具表面进行前处理,包括待修复区机械加工、清洁、喷砂及烘干;/n步骤二:采用激光增材修复工艺对模具进行修复,其中工艺参数如下:激光功率为1500-2000W,扫描速度为15~18mm/s,光斑直径为4~6mm,送粉量为25-30g/min,搭接量50%;/n步骤三:对修复模具表面进行后续机加工,恢复模具尺寸及精度,再进行喷砂及超声清洗;/n步骤四:将修复模具放入PVD炉内,进行氩离子清洗;/n步骤五:打开靶材,通入氮气,沉积PVD硬质膜;/n步骤六:进行模具修复与改性后续处理,退火温度400℃,退火时间2h,获得具有高硬、高耐磨表面的模具钢增材修复零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钢激光增材修复与PVD涂层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待修复模具表面进行前处理,包括待修复区机械加工、清洁、喷砂及烘干;
步骤二:采用激光增材修复工艺对模具进行修复,其中工艺参数如下:激光功率为1500-2000W,扫描速度为15~18mm/s,光斑直径为4~6mm,送粉量为25-30g/min,搭接量50%;
步骤三:对修复模具表面进行后续机加工,恢复模具尺寸及精度,再进行喷砂及超声清洗;
步骤四:将修复模具放入PVD炉内,进行氩离子清洗;
步骤五:打开靶材,通入氮气,沉积PVD硬质膜;
步骤六:进行模具修复与改性后续处理,退火温度400℃,退火时间2h,获得具有高硬、高耐磨表面的模具钢增材修复零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钢激光增材修复与PVD涂层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激光扫描速度V的数值根据P/200≤V≤P/120原则进行选取,其中P为激光功率,单位为W,V的单位为mm/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钢激光增材修复与P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辉肖文甲谢盼康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