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椎后路内固定微创术安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6706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脊椎后路内固定微创术安装系统,包括椎弓根钉,椎弓根钉支座,连接套,压棒套,减阻环,以及加压套;所述椎弓根钉的端部与所述椎弓根钉支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椎弓根钉支座与连接套相互锁定连接;所述连接套的外表面套设有所述压棒套、所述减阻环;所述压棒套,所述减阻环可在所述连接套上上下活动;所述压棒套与所述减阻环固定连接;所述加压套与所述减阻环抵靠,并与所述连接套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椎弓根钉支座的另一端设置有支座卡口,所述支座卡口由两个支座凸起部围绕而成,所述支座凸起部的侧面设置有支座凹部,所述支座卡口设置有支座内螺纹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脊椎后路内固定微创术安装系统可以提高连接棒的安装正确性及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椎后路内固定微创术安装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其涉及一种包括连接套、压棒套及加压套,脊椎后路内固定微创术安装系统,其用于脊柱微创手术。在钉棒固定术中,是进行盲穿连接棒压棒固定的一专用器械。
技术介绍
脊柱椎体钉棒内固定系统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成熟的脊柱外科手术医疗器械,其广泛应用于治疗脊柱椎体损伤和相关的脊柱椎体疾病。这些手术绝大多数用于开放手术。开放手术需要对椎体损伤部或疾病段进行剥离组织,充分暴露椎弓根后置入椎弓钉及连接棒固定(钉、棒系统),所以创伤面积大,出血量大,手术时间长,患者承受痛苦及恢复时间长,为了减少创伤,降低患者的痛苦,经过多年的研究脊柱微创手术用钉棒内固定系统已经有了一种较为成熟的微创手术器械,这微创手术大大降低了术中组织损伤和出血量,降低了患者手术的痛苦,大大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其手术及器械逐渐受到了医生的认可及患者的接受。由于微创手术器械,手术无需切开剥离脊柱损伤区域或疾病段组织暴露椎弓根,仅需用CB机定位,在需打椎弓根钉处打入定位针定位经扩张管扩孔建立放置椎弓根钉的通道,打入长尾椎弓根钉,整个手术过程依靠微创器械引导盲操作,把连接棒穿过一端椎弓根钉支座至另一椎弓根钉加于固定。这微创手术要求手术医生技术相对高,有时操作会导致微伤手术失败而重采用开放手术补救,这其中原因有器械的因素,所以普及率不是很高。现在国内外,大许多器械生产商都生产脊柱微创器械,但大多都是把椎弓根钉钉座加长叫长尾钉,打入钉后其支座(尾)露在皮肤上面,手术后去除。由于要把支座加长许多,除浪费原材料外增加了生产难度及加工成本,使产品价格大大提高,最后转嫁至患者使患者蒙受经济负担。同时最大问题是加高的支座在穿棒固定中无法完全控制其正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加长钉支座,直接可用于普通椎弓根钉上的一种连接套、压棒套及加压套并且能够提高连接棒的安装正确性及安装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脊椎后路内固定微创术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椎弓根钉,椎弓根钉支座,连接套,压棒套,减阻环,以及加压套;所述椎弓根钉的端部与所述椎弓根钉支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椎弓根钉支座与连接套相互锁定连接;所述连接套的外表面套设有所述压棒套、所述减阻环;所述压棒套,所述减阻环可在所述连接套上上下活动;所述压棒套与所述减阻环固定连接;所述加压套与所述减阻环抵靠,并与所述连接套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椎弓根钉支座的另一端设置有支座卡口,所述支座卡口由两个支座凸起部围绕而成,所述支座凸起部的侧面设置有支座凹部,所述支座卡口设置有支座内螺纹部。进一步,所述连接套包括加压螺纹部,持棒器限位槽,连接棒穿出槽,解锁提拉孔,卡钉弹片,延长杆侧向通槽,连接套内螺纹部,阻断部,以及卡接部;所述连接套的一端为所述加压螺纹部,另一端为所述卡接部;所述连接套的侧面设置有所述持棒器限位槽,所述连接棒穿出槽,以及所述延长杆侧向通槽;所述持棒器限位槽,所述连接棒穿出槽之间设置有阻断部;所述延长杆侧向通槽与所述持棒器限位槽,所述连接棒穿出槽贯通;所述连接套上靠近所述加压螺纹部的一端两侧对称设置有解锁提拉孔;所述卡接部与所述椎弓根钉支座的支座卡口相连接;所述卡接部上设置有卡钉弹片,所述卡钉弹片分别与所述连接棒穿出槽、所述延长杆侧向通槽沿周向成90度;所述卡钉弹片上设置有卡钉钩,所述卡钉钩设置为卡接在所述支座凹部内;所述连接套的另一端还设置有连接套内螺纹部,所述连接套内螺纹部与所述支座内螺纹部的内螺纹是一致的。进一步,所述压棒套设置有内孔,所述内孔与所述连接套的外周间隙配合,所述压棒套的一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向内孔侧凸出的侧面凸台,所述两个侧面凸台分别卡入所述连接套的所述连接棒穿出槽与所述延长杆侧向通槽内;所述压棒套的内孔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两条压棒套导向凸块,所述压棒套导向凸块与所述持棒器限位槽、所述延长杆侧向通槽配合;所述侧面凸台的侧面设置为凹弧面;压棒套的外壁设置有六角面;所述压棒套的另一端为加粗段,所述加粗段的端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状凹槽内与所述减阻环的环形凸起相匹配。进一步,所述加压套的外端部部分设有六角面,其内孔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套相匹配的内螺纹部,所述加压套的所述内螺纹部与所述连接套的所述加压螺纹部螺纹连接。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特点和进步如下:本技术的脊椎后路内固定微创术安装系统,设置连接套、压棒套及加压套,可以提高连接棒的安装正确性及安装效率;本技术的持棒器限位槽,连接棒穿出槽之间设置有阻断部,用于控制安装连接棒穿插深度;本技术的连接套的卡钉弹片上设置有卡钉钩,卡钉钩设置为卡接在支座凹部内,使连接套与椎弓根钉支座配合夹持连接成一体的长尾钉;本技术的压棒套的一端对称设置有两个侧面凸台,两个侧面凸台分别卡入连接套的连接棒穿出槽与延长杆侧向通槽内,使压棒套只能在连接套上上下活动;压棒套的内孔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两条压棒套导向凸块,压棒套导向凸块与持棒器限位槽、延长杆侧向通槽配合,起到导向、抗旋同时防止连接套受压变形收缩;侧面凸台的侧面设置为凹弧面,用于卡在连接棒上,起定位作用;压棒套的外壁设置有六角面,用于加压;压棒套的另一端为加粗段,加粗段的端面设置有环形凹槽,环状凹槽内与减阻环的环形凸起相匹配;设置减阻环,可以起到当受到平面旋转压力时润滑减阻作用。附图说明图1:脊椎后路内固定微创术安装系统的结构图;图2:椎弓根钉支座的结构图;其中(a)、(b)分别为椎弓根钉支座两个视角的结构图;(c)为椎弓根钉支座的剖面图;图3:连接套的结构图;其中(a)、(b)、(c)分别为连接套三个视角的结构图;图4:压棒套的结构图;其中(a)、(b)分别为压棒套两个视角的结构图;(c)为(b)中A-A的剖面图;图5:加压套的结构图;其中(a)为加压套的主视图;(b)为加压套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脊椎后路内固定微创术安装系统,包括椎弓根钉1,椎弓根钉支座2,连接套3,压棒套4,减阻环5,以及加压套6;椎弓根钉1的端部与椎弓根钉支座2的一端固定连接,椎弓根钉支座2与连接套3相互锁定连接;连接套3的外表面套设有压棒套4、减阻环5;压棒套4,减阻环5可在连接套3上上下活动;压棒套4与减阻环5固定连接;加压套6与减阻环5抵靠,并与连接套3的一端螺纹连接;椎弓根钉支座2的另一端设置有支座卡口,支座卡口由两个支座凸起部21围绕而成,支座凸起部21的侧面设置有支座凹部22,支座卡口设置有支座内螺纹部23。如图3所示,连接套3包括加压螺纹部31,持棒器限位槽32,连接棒穿出槽33,解锁提拉孔34,卡钉弹片35,延长杆侧向通槽36,连接套内螺纹部37,阻断部38,以及卡接部39;连接套3的一端为加压螺纹部31,另一端为卡接部39;连接套3的侧面设置有持棒器限位槽32,连接棒穿出槽33,以及延长杆侧向通槽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脊椎后路内固定微创术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椎弓根钉(1),椎弓根钉支座(2),连接套(3),压棒套(4),减阻环(5),以及加压套(6);所述椎弓根钉(1)的端部与所述椎弓根钉支座(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椎弓根钉支座(2)与连接套(3)相互锁定连接;所述连接套(3)的外表面套设有所述压棒套(4)、所述减阻环(5);所述压棒套(4),所述减阻环(5)可在所述连接套(3)上上下活动;所述压棒套(4)与所述减阻环(5)固定连接;所述加压套(6)与所述减阻环(5)抵靠,并与所述连接套(3)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椎弓根钉支座(2)的另一端设置有支座卡口,所述支座卡口由两个支座凸起部(21)围绕而成,所述支座凸起部(21)的侧面设置有支座凹部(22),所述支座卡口设置有支座内螺纹部(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椎后路内固定微创术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椎弓根钉(1),椎弓根钉支座(2),连接套(3),压棒套(4),减阻环(5),以及加压套(6);所述椎弓根钉(1)的端部与所述椎弓根钉支座(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椎弓根钉支座(2)与连接套(3)相互锁定连接;所述连接套(3)的外表面套设有所述压棒套(4)、所述减阻环(5);所述压棒套(4),所述减阻环(5)可在所述连接套(3)上上下活动;所述压棒套(4)与所述减阻环(5)固定连接;所述加压套(6)与所述减阻环(5)抵靠,并与所述连接套(3)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椎弓根钉支座(2)的另一端设置有支座卡口,所述支座卡口由两个支座凸起部(21)围绕而成,所述支座凸起部(21)的侧面设置有支座凹部(22),所述支座卡口设置有支座内螺纹部(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后路内固定微创术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3)包括加压螺纹部(31),持棒器限位槽(32),连接棒穿出槽(33),解锁提拉孔(34),卡钉弹片(35),延长杆侧向通槽(36),连接套内螺纹部(37),阻断部(38),以及卡接部(39);所述连接套(3)的一端为所述加压螺纹部(31),另一端为所述卡接部(39);所述连接套(3)的侧面设置有所述持棒器限位槽(32),所述连接棒穿出槽(33),以及所述延长杆侧向通槽(36);所述持棒器限位槽(32),所述连接棒穿出槽(33)之间设置有阻断部(38);所述延长杆侧向通槽(36)与所述持棒器限位槽(32),所述连接棒穿出槽(33)贯通;所述连接套(3)上靠近所述加压螺纹部(31)的一端两侧对称设置有解锁提拉孔(34);所述卡接部(39)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明星王凯李明冯胜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爱得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