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成形重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6705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椎体成形重建系统A型,拉杆的球囊紧固螺纹部穿过手柄组件的通孔部,导管的拉杆插入部,以及钛笼球囊的中空部,并与钛笼球囊的内螺纹部螺纹连接,拧紧固定;通过旋转手柄,将凸台部上的凸台内螺纹部与施力螺纹部螺纹拧紧,并通过螺母部旋紧抵靠;将凸台部从旋转手柄拉出,带动拉杆向钛笼球囊的相反方向拉动钛笼球囊撑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拉杆的两端均设置螺纹部,使拉杆两端都连接稳定,一端与钛笼球囊连接,另一端与凸台部连接,使拉动的时候稳定性较好;并且拉杆上还设置螺母部,进一步提高连接稳定性;手柄组件的通孔部的一端与连接部连接,并通过阶梯部,以及固定部卡合固定,固定后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椎体成形重建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椎体成形重建系统。
技术介绍
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估计80岁以上的女性发病率超过50%。骨质疏松性的不良解剖学和生物力学后果对骨质疏松症的慢性发病率和经济影响有很大影响。随着对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不断增加,立即缓解疼痛,早期动员和保持功能已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性的目标。单个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矢状平面畸形和在骨折椎体周围的更大的屈曲弯曲力矩,从而减小引起额外的程度和数量进一步增加所需的力,同时脊柱后凸相应增加。椎体高度丧失导致的脊柱畸形也导致肺活量丧失,营养不良,活动能力下降和抑郁。继发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脊柱后凸与由于肺部原因引起的死亡发生率相关2至3倍。此外,与急性骨质疏松性相关的疼痛可能是失能的,并且在很多病例中可能变成慢性。假设恢复骨折椎体高度并稳定骨折节段的干预措施可以改善脊柱生物力学,从而减轻这些后果。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是骨质疏松性的有效治疗选择。椎体成形术的缺点包括高注射压力,不能矫正畸形和水泥挤压。类似地,不良的定向减少控制,爆裂骨折的传播和水泥挤压是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不足。为解决以上技术难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椎体成形重建系统,旨在稳定和恢复椎体压缩骨折的高度,然后以可控和可预测的方式插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该植入物旨在克服与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相关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椎体成形重建系统,旨在稳定和恢复椎体压缩骨折的高度,然后以可控和可预测的方式插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椎体成形重建系统,包括钛笼球囊,导管,手柄组件,以及拉杆;所述钛笼球囊包括主体部,以及外螺纹部;所述钛笼球囊的内部为中空部,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设置内螺纹部,另一端连接所述外螺纹部;所述中空部的一端与所述内螺纹部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外螺纹部;所述主体部的中部为变形网状部,所述变形网状部的镂空部为平行四边形,并均布圆周;在对所述主体部的一端施加向所述外螺纹部的另一端的拉力时,所述变形网状部变形为笼状;所述导管包括管状部,以及连接部;所述管状部的一端设置锁紧螺纹部,所述锁紧螺纹部与所述外螺纹部螺纹连接锁紧;所述管状部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包括阶梯部,以及固定部;所述导管的内部为拉杆插入部;所述手柄组件包括固定手柄,旋转手柄,以及手柄连接部;所述旋转手柄通过所述手柄连接部与所述固定手柄连接,所述旋转手柄可相对固定手柄旋转;所述旋转手柄上设置有凸台部,所述凸台部可相对于所述旋转手柄滑动拉出,所述凸台部中设置有凸台内螺纹部,所述手柄组件的内部设置通孔部,所述通孔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并通过所述阶梯部,以及所述固定部卡合固定,所述通孔部的另一端用于插入所述拉杆。进一步,所述拉杆包括拉杆主体部,螺母部,以及施力部;所述拉杆主体部的一端设置球囊紧固螺纹部,另一端设置施力螺纹部;所述施力螺纹部与所述施力部固定连接,所述施力螺纹部与所述螺母部螺纹连接,所述施力螺纹部可与凸台内螺纹部螺纹连接;所述拉杆的球囊紧固螺纹部穿过所述手柄组件的通孔部,所述导管的拉杆插入部,以及所述钛笼球囊的中空部,并与所述钛笼球囊的内螺纹部螺纹连接,拧紧固定;通过旋转旋转手柄,将所述凸台部上的凸台内螺纹部与所述施力螺纹部螺纹拧紧,并通过所述螺母部旋紧抵靠;将所述凸台部从旋转手柄拉出,带动所述拉杆向所述钛笼球囊的相反方向拉动所述钛笼球囊撑开。进一步,所述钛笼球囊原始状态为圆柱形,撑开后为中间扩张的笼状。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椎体成形重建系统的钛笼球囊是一个圆柱形的囊,安装操作后在中间扩张,有助于减少椎骨骨折,并保持椎体高度。然后将水泥注入展开的植入物中。在重建并保护椎体的高度中,它可以提供安全的增强性,避免球囊扩张后减压过程中撑开高度的丢失。本技术的钛笼球囊的变形网状部的镂空部为平行四边形,并均布圆周,操作时便于撑开,撑开后钛笼稳定;通过施加拉力,使钛笼球囊变形,方便操作,容易撑开;拉杆的两端均设置螺纹部,使拉杆两端都连接稳定,一端与钛笼球囊连接,另一端与凸台部连接,使拉动的时候稳定性较好;并且拉杆上还设置螺母部,进一步提高连接稳定性;手柄组件的通孔部的一端与连接部连接,并通过阶梯部,以及固定部卡合固定,固定后稳定性好。本技术的凸台部可相对于旋转手柄滑动拉出,在拉杆与凸台部锁定后,将凸台部从旋转手柄拉出,带动拉杆向钛笼球囊的相反方向拉动钛笼球囊撑开,操作方便,导向性较好,保证钛笼球囊撑开的状态。附图说明图1:椎体成形重建系统的结构图;图2:钛笼球囊的结构图;图3:导管的结构图;图4:手柄组件的结构图;图5:拉杆的结构图;图6:椎体成形重建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6所示,一种椎体成形重建系统,包括钛笼球囊1,导管2,手柄组件3,以及拉杆4;钛笼球囊1原始状态为圆柱形,撑开后为中间扩张的笼状;钛笼球囊1包括主体部12,以及外螺纹部14;钛笼球囊1的内部为中空部,主体部12的一端设置内螺纹部11,另一端连接外螺纹部14;中空部的一端与内螺纹部11连接,另一端贯穿外螺纹部14;主体部12的中部为变形网状部13,变形网状部13的镂空部为平行四边形,并均布圆周;在对主体部12的一端施加向外螺纹部14的另一端的拉力时,变形网状部13变形为笼状;导管2包括管状部22,以及连接部23;管状部22的一端设置锁紧螺纹部26,锁紧螺纹部26与外螺纹部14螺纹连接锁紧;管状部22的另一端与连接部23连接;连接部23包括阶梯部24,以及固定部25;导管2的内部为拉杆插入部21;手柄组件3包括固定手柄31,旋转手柄32,以及手柄连接部33;旋转手柄32通过手柄连接部33与固定手柄31连接,旋转手柄32可相对固定手柄31旋转;旋转手柄32上设置有凸台部34,凸台部34可相对于旋转手柄32滑动拉出,凸台部34中设置有凸台内螺纹部,手柄组件3的内部设置通孔部,通孔部的一端与连接部2连接,并通过阶梯部24,以及固定部25卡合固定,通孔部的另一端用于插入拉杆4;拉杆4包括拉杆主体部42,螺母部44,以及施力部45;拉杆主体部42的一端设置球囊紧固螺纹部41,另一端设置施力螺纹部43;施力螺纹部43与施力部45固定连接,施力螺纹部43与螺母部44螺纹连接,施力螺纹部43可与凸台内螺纹部螺纹连接;拉杆4的球囊紧固螺纹部41穿过手柄组件3的通孔部,导管2的拉杆插入部21,以及钛笼球囊1的中空部,并与钛笼球囊1的内螺纹部11螺纹连接,拧紧固定;通过旋转手柄32,将凸台部34上的凸台内螺纹部与施力螺纹部43螺纹拧紧,并通过螺母部44旋紧抵靠;将凸台部34从旋转手柄32拉出,带动拉杆4向钛笼球囊1的相反方向拉动钛笼球囊1撑开。该椎体成形重建系统的操作步骤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椎体成形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钛笼球囊(1),导管(2),手柄组件(3),以及拉杆(4);所述钛笼球囊(1)包括主体部(12),以及外螺纹部(14);所述钛笼球囊(1)的内部为中空部,所述主体部(12)的一端设置内螺纹部(11),另一端连接所述外螺纹部(14);所述中空部的一端与所述内螺纹部(11)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外螺纹部(14);所述主体部(12)的中部为变形网状部(13),所述变形网状部(13)的镂空部为平行四边形,并均布圆周;在对所述主体部(12)的一端施加向所述外螺纹部(14)的另一端的拉力时,所述变形网状部(13)变形为笼状;所述导管(2)包括管状部(22),以及连接部(23);所述管状部(22)的一端设置锁紧螺纹部(26),所述锁紧螺纹部(26)与所述外螺纹部(14)螺纹连接锁紧;所述管状部(22)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23)连接;所述连接部(23)包括阶梯部(24),以及固定部(25);所述导管(2)的内部为拉杆插入部(21);所述手柄组件(3)包括固定手柄(31),旋转手柄(32),以及手柄连接部(33);所述旋转手柄(32)通过所述手柄连接部(33)与所述固定手柄(31)连接,所述旋转手柄(32)可相对固定手柄(31)旋转;所述旋转手柄(32)上设置有凸台部(34),所述凸台部(34)可相对于所述旋转手柄(32)滑动拉出,所述凸台部(34)中设置有凸台内螺纹部,所述手柄组件(3)的内部设置通孔部,所述通孔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23)连接,并通过所述阶梯部(24),以及所述固定部(25)卡合固定,所述通孔部的另一端用于插入所述拉杆(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体成形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钛笼球囊(1),导管(2),手柄组件(3),以及拉杆(4);所述钛笼球囊(1)包括主体部(12),以及外螺纹部(14);所述钛笼球囊(1)的内部为中空部,所述主体部(12)的一端设置内螺纹部(11),另一端连接所述外螺纹部(14);所述中空部的一端与所述内螺纹部(11)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外螺纹部(14);所述主体部(12)的中部为变形网状部(13),所述变形网状部(13)的镂空部为平行四边形,并均布圆周;在对所述主体部(12)的一端施加向所述外螺纹部(14)的另一端的拉力时,所述变形网状部(13)变形为笼状;所述导管(2)包括管状部(22),以及连接部(23);所述管状部(22)的一端设置锁紧螺纹部(26),所述锁紧螺纹部(26)与所述外螺纹部(14)螺纹连接锁紧;所述管状部(22)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23)连接;所述连接部(23)包括阶梯部(24),以及固定部(25);所述导管(2)的内部为拉杆插入部(21);所述手柄组件(3)包括固定手柄(31),旋转手柄(32),以及手柄连接部(33);所述旋转手柄(32)通过所述手柄连接部(33)与所述固定手柄(31)连接,所述旋转手柄(32)可相对固定手柄(31)旋转;所述旋转手柄(32)上设置有凸台部(34),所述凸台部(34)可相对于所述旋转手柄(32)滑动拉出,所述凸台部(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剑王升薛明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爱得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