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778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椎弓根固定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固定块、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一端与固定块相连接,第一连杆另一端设有用于夹持椎弓根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位于固定块的一侧;第二连杆一端与固定块相连接,第二连杆另一端设有用于夹持椎弓根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位于固定块的另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夹持方式取代现有的螺钉连接方式,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与相邻两个椎弓根的夹持配合,以实现对椎弓根的撑开或加压,操作简单,无需借助过多辅助工具,提高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椎弓根固定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椎弓根固定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治疗脊柱疾患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部的多个椎弓根进行固定。目前一般采用椎弓根螺钉与连接棒相配合的方式固定上下椎弓根,在操作时,需要将两根螺钉分别连接上下椎体,并且将连接棒分别连接两根螺钉,此种固定结构操作复杂,需要借用多种辅助工具,影响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椎弓根固定器,以解决现有的固定结构操作复杂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椎弓根固定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椎弓根固定器,包括固定块、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固定块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设有用于夹持椎弓根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固定块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所述固定块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设有用于夹持椎弓根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固定块的另一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弯钩,所述第一弯钩由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固定块的方向弯曲至第一位置,再由所述第一位置向靠近所述固定块的方向弯曲;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弯钩,所述第二弯钩由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固定块的方向弯曲至第二位置,再由所述第二位置向靠近所述固定块的方向弯曲。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弯钩,所述第一弯钩由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固定块的方向弯曲至第三位置,再由所述第三位置向远离所述固定块的方向弯曲;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弯钩,所述第二弯钩由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固定块的方向弯曲至第四位置,再由所述第四位置向远离所述固定块的方向弯曲。进一步的,当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弯钩,且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弯钩时,所述第一弯钩所围成的圆弧位于第一平面,所述第二弯钩所围成的圆弧位于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相互平行。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第一调距机构;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距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一调距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固定块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距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的第一插孔、第一锁紧孔和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一锁紧孔相互垂直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连杆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一插孔内;所述第一锁紧件安装在所述第一锁紧孔内,并用于锁紧所述第一连杆位于所述第一插孔内的一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紧件为螺钉,所述第一插孔设有与所述螺钉相适配的内螺纹。进一步的,所述螺钉的螺帽上设有多边形连接孔。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第二调距机构,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距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二调距机构用于调整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固定块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相互平行。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椎弓根固定器,通过夹持方式取代现有的螺钉连接方式,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与相邻两个椎弓根的夹持配合,以实现对椎弓根的撑开或加压,操作简单,无需借助过多辅助工具,提高手术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椎弓根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图1中的椎弓根固定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椎弓根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侧视图;图7为图5的俯视图;图8为图5中的椎弓根固定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标:1-固定块;11-第一插孔;12-第一锁紧孔;13-第一锁紧件;131-多边形连接孔;14-第二插孔;15-第二锁紧孔;16-第二锁紧件;2-第一连杆;21-第一弯钩;211-第一位置;212-第三位置;3-第二连杆;31-第二弯钩;311-第二位置;312-第四位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基于
技术介绍
中的描述可知,现有的固定器一般通过螺钉实现与椎弓根的连接,具体的,是将螺钉通过辅助用具钉入椎弓根,不仅操作不便,而且容易对椎体造成损伤,有鉴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压式的椎弓根固定器,主要用于固定相邻的两个椎弓根,并且对两个椎弓根能够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两个椎弓根相互靠近,防止两个椎弓根相互远离。具体的,结合附图1、2和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椎弓根固定器包括固定块1、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其中,本实施例的固定块1为固定器的基础安装结构,其形状不限于图中所示,只要能够起到连接固定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即可,固定块1的材质可以采用现有骨科医疗器械所用的常规材质,例如金属或高分子材料等。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杆2相对两端中的一端与固定块1相连接,第一连杆2相对两端中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夹持椎弓根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位于固定块1的一侧。同理,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杆3相对两端中的一端与固定块1相连接,第二连杆3相对两端中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夹持椎弓根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位于固定块1的另一侧。结合附图4所示,在手术时,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相邻两个椎弓根中的一个连接,通过第二连接部与相邻两个椎弓根中的另一个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限制两个椎弓根向远离各自的方向移动的趋势,并且可以通过调整第一连接部与固定块1的距离来调整对两个椎弓根的加压力,或者通过调整第二连接部与固定块1的距离来调整对两个椎弓根的加压力,在手术过程中,无需将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钉入到椎弓根内,进而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手术效率。为了实现对椎弓根的固定和加压,本实施例将第一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椎弓根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块(1)、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n所述第一连杆(2)一端与所述固定块(1)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杆(2)另一端设有用于夹持椎弓根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固定块(1)的一侧;/n所述第二连杆(3)一端与所述固定块(1)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另一端设有用于夹持椎弓根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固定块(1)的另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弓根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块(1)、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
所述第一连杆(2)一端与所述固定块(1)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杆(2)另一端设有用于夹持椎弓根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固定块(1)的一侧;
所述第二连杆(3)一端与所述固定块(1)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另一端设有用于夹持椎弓根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固定块(1)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弓根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弯钩(21),所述第一弯钩(21)由所述第一连杆(2)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固定块(1)的方向弯曲至第一位置(211),再由所述第一位置(211)向靠近所述固定块(1)的方向弯曲;
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弯钩(31),所述第二弯钩(31)由所述第二连杆(3)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固定块(1)的方向弯曲至第二位置(311),再由所述第二位置(311)向靠近所述固定块(1)的方向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弓根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弯钩(21),所述第一弯钩(21)由所述第一连杆(2)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固定块(1)的方向弯曲至第三位置(212),再由所述第三位置(212)向远离所述固定块(1)的方向弯曲;
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弯钩(31),所述第二弯钩(31)由所述第二连杆(3)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固定块(1)的方向弯曲至第四位置(312),再由所述第四位置(312)向远离所述固定块(1)的方向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椎弓根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当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国陈凯吴得宏
申请(专利权)人:大泗医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