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纤用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预聚体、成膜剂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玻璃纤维制造工艺
,特别是一种玻纤用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预聚体、成膜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氨酯是一种被誉为“第五大塑料”的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因其卓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泡沫、涂料、粘合剂等经济领域。水性聚氨酯以水作为分散介质,具有溶剂型聚氨酯耐低温、韧性好、粘接性好和设计灵活等特点,也具有低溶剂甚至无溶剂、无气味、无污染等优点。应用于玻璃纤维制造中的水性聚氨酯简称水性聚氨酯成膜剂,能够赋予玻璃纤维良好的加工性,同时也改善了复合材料基体树脂与增强纤维的界面作用,使得相关复合材料性能更佳。水性聚氨酯成膜剂中存在高极性及高化学性能的氨酯基团,它对化学惰性较大的热塑性材料具有很强的粘结力及界面结合能力,可以很好的应用于制备增强热塑性塑料的玻璃纤维短切纱。实践证明,在浸润剂配方中只要添加少量的聚氨酯乳液,即可有效提高玻璃纤维的集束性、短切性和耐磨性。国外的水性聚氨酯成膜剂研究、应用及工业化较早且比较成熟;国内的水性聚氨酯成膜剂发展较晚,工业化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纤用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预聚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4~14份亲水单体,2~10份小分子二元醇,30~55份聚酯/醚二元醇,15~40份脂肪族异氰酸酯,0.5~4份成盐剂,2~10份稀释剂;所述玻纤用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预聚体异氰酸根指数(R值),也即为异氰酸酯总当量数和羟基的总当量数之比为1.2~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纤用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预聚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4~14份亲水单体,2~10份小分子二元醇,30~55份聚酯/醚二元醇,15~40份脂肪族异氰酸酯,0.5~4份成盐剂,2~10份稀释剂;所述玻纤用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预聚体异氰酸根指数(R值),也即为异氰酸酯总当量数和羟基的总当量数之比为1.2~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纤用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预聚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单体包括聚乙二醇、二羟甲基丙酸、二羟基半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小分子二元醇包括丁二醇、己二醇、新戊二醇、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聚酯/醚二元醇包括聚丙二醇、聚四氢呋喃二醇和聚四亚甲基醚二醇、聚己二醇己二酸酯、聚碳酸酯二元醇、聚己内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纤用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预聚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族异氰酸酯包括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氢化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12MDI)、氢化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6XDI)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纤用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预聚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成盐剂包括等三乙胺、氨水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稀释剂包括甲基吡咯烷酮、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5.一种玻纤用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重量份准备原料,
步骤(1),在反应釜中加入相应重量份的亲水单体、小分子二元醇以及聚酯/醚二元醇,匀速搅拌并升温至100℃左右,并进行真空除水2小时;
步骤(2),真空除水结束后通入干燥的N2,持续搅拌并将温度维持在75~80℃,且在60~90分钟内缓慢并匀速滴入脂肪族异氰酸酯;
步骤(3),维持温度75~80℃,并持续搅拌,测试其中异氰酸根含量低于理论反应终点值时,降温至50~60℃并加入稀释剂和成盐剂,得到异氰酸根指数R值为1.2~2.0玻纤用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预聚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洲一,龙浩,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