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车用电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人车用电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目前开发新能源的大环境下,国内军用无人战车的驱动系统仍是以机械驱动为主,固有的结构驱动体制,严重制约了无人车的发展对动力的需要,而电驱动装置能提高无人车机动性能,增大作战半径,解决了无人车自身防护性能所必需的动力和可靠性问题。在现有的新能源驱动系统中,很多一直采用带制动器的电机、减速器(或涡轮蜗杆)及控制器组成,由于集成密度低,占有体积大,重量高,且集成制动器的电机多为电制动,其制动力矩小,因此给整个装置带来了天生的制动缺陷。在以往集成化电驱动装置上,其零部件机械加工成本高难度大、大大提高了研发成本和生产成本,且结构复杂装配难度高,不利于维修和装配调节,整体批次一致性差;虽然整体集成了减速器、制动器、电机但整体模块分区域明显,占用空间明显增大,不利于现阶段轻量化的要求。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驱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独立多功能单元高度集成化驱动装置。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车用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电机壳体、定子(11)、转子(12)、减速机构、制动器、旋转变压器(14)和系统输出盘(1);/n所述电机壳体包括前端盖(9)、机壳(10)和后端盖(13),机壳(10)为圆筒结构,机壳(1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前端盖(9)和后端盖(13);/n转轴(15)的一端穿过所述前端盖(9)的中央孔和机壳(10)并伸入后端盖(13)的中央通孔,另一端位于前端盖(9)外侧;/n所述后端盖(13)的中央通孔内设置有旋转变压器(14),旋转变压器(14)的转子部分安装在转轴(15)上,旋转变压器(14)的定子部分安装在后端盖(13)上;/n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车用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电机壳体、定子(11)、转子(12)、减速机构、制动器、旋转变压器(14)和系统输出盘(1);
所述电机壳体包括前端盖(9)、机壳(10)和后端盖(13),机壳(10)为圆筒结构,机壳(1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前端盖(9)和后端盖(13);
转轴(15)的一端穿过所述前端盖(9)的中央孔和机壳(10)并伸入后端盖(13)的中央通孔,另一端位于前端盖(9)外侧;
所述后端盖(13)的中央通孔内设置有旋转变压器(14),旋转变压器(14)的转子部分安装在转轴(15)上,旋转变压器(14)的定子部分安装在后端盖(13)上;
所述转轴(15)上连接有转子支撑环(17),转子支撑环(17)位于机壳(10)内;所述转子支撑环(17)上安装有转子(12),转子(12)上镶嵌有磁钢;所述转子(12)的外围设置有定子(11),定子(11)固定在机壳(10)的内壁上;
所述减速机构包括行星架输出盘(2)、减速器行星轴(3)、减速器端盖(4)、行星轮(7)、外齿圈(8)和太阳轮(22),外齿圈(8)的一侧固定在前端盖(9)远离机壳(10)的一侧上;
所述转轴(15)伸出前端盖(9)的一端与太阳轮(22)连接,太阳轮(22)与若干行星轮(7)啮合,若干行星轮(7)沿太阳轮(22)的周向等间距布置,每个行星轮(7)均与外齿圈(8)啮合;
每个所述行星轮(7)上均穿设有减速器行星轴(3),减速器行星轴(3)与对应的行星轮(7)之间设置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浩,赵浪,张典岳,向红璇,杨彩,李振东,王茜,刘睿,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虎溪电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