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LC控制的建筑施工用钢筋弯曲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6365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PLC控制的建筑施工用钢筋弯曲装置,钢筋弯曲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切割组件,切割组件包括支柱,支柱一侧设有切割叶片,支柱上设有夹紧组件,支柱下设有滑动组件,支柱另一侧设有入料组件,入料组件包括第一输送辊筒,第一输送辊筒上方设有第二输送辊筒,支架上还设有折弯组件,折弯组件一侧设有取料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钢筋弯曲装置结构稳定可靠、功能实用,只需人工控制不同的钢筋入料,后续操作全部自动完成,提高了生产安全性,固定效果好,在输送、切割时降低了钢筋脱落几率,可以同时折弯多根钢筋,还可以自动切割整料、收料,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PLC控制的建筑施工用钢筋弯曲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PLC控制的建筑施工用钢筋弯曲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两种,交货状态为直条和盘圆两种。光圆钢筋实际上就是普通低碳钢的小圆钢和盘圆。变形钢筋是表面带肋的钢筋,通常带有2道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横肋的外形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种。用公称直径的毫米数表示。变形钢筋的公称直径相当于横截面相等的光圆钢筋的公称直径。钢筋的公称直径为8-50毫米,推荐采用的直径为8、12、16、20、25、32、40毫米。钢种:20MnSi、20MnV、25MnSi、BS20MnSi。钢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应力。变形钢筋由于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较大的粘结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钢筋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结构。特别是大型、重型、轻型薄壁和高层建筑结构。现有的钢筋弯曲装置工作效率低、折弯速度慢,往往需要人工辅助操作,折弯时易对操作人员造成损伤,自动化程度低。针对这种情况,现提出一种基于PLC控制的建筑施工用钢筋弯曲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PLC控制的建筑施工用钢筋弯曲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有效解决了现有的钢筋弯曲装置工作效率低、折弯速度慢,往往需要人工辅助操作,折弯时易对操作人员造成损伤,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钢筋弯曲装置结构稳定可靠、功能实用,只需人工控制不同的钢筋入料,后续操作全部自动完成,提高了生产安全性,固定效果好,在输送、切割时降低了钢筋脱落几率,可以同时折弯多根钢筋,还可以自动切割整料、收料,工作效率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PLC控制的建筑施工用钢筋弯曲装置,钢筋弯曲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切割组件,切割组件包括支柱,支柱一侧设有切割叶片,支柱上设有夹紧组件,支柱下设有滑动组件,支柱另一侧设有入料组件,入料组件包括第一输送辊筒,第一输送辊筒上方设有第二输送辊筒,支架上还设有折弯组件,折弯组件包括阵列分布的折弯轴,折弯组件一侧设有取料组件。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设有滑动电缸,滑动电缸下设有电缸滑块,电缸滑块下设有转动气缸。进一步地,所述入料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固定在支柱另一侧,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底板,第一底板与第一支撑板通过紧固件连接,第一底板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侧板,第一侧板两端均设有调节块,调节块上设有转动轴承,转动轴承能够在调节块上滑动调节间距和距离,第一输送辊筒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环形开槽,第一输送辊筒上还设有第一齿轮,第一输送辊筒安装在第一侧板之间,第一输送辊筒一侧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安装在第一侧板上,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一底板上,第一电机一端设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送辊筒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环形开槽,第二输送辊筒上还设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输送辊筒和第二输送辊筒转动,第二输送辊筒两端均设有升降块,升降块上设有第一导向柱,第一导向柱穿过第一顶板,第一顶板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导向柱,第二导向柱上设有弹簧,第一导向柱与第一升降板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柱通过弹簧与第一升降板弹性连接,第一升降板下还设有镜像分布的升降柱,第一顶板上设有调节盘,调节盘与第一顶板转动配合,调节盘一侧设有转动杆,调节盘上设有轴向分布的弧形槽,调节盘调节第一输送辊筒与第二输送辊筒间距。进一步地,所述支柱顶端设有第二顶板,支柱一侧设有第一电缸,第一电缸一端设有第一推动块,第一推动块上设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切割叶片,切割叶片一侧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切割叶片转动,第一电缸推动切割叶片上升切割。进一步地,所述夹紧组件包括支撑块,支撑块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开槽,支撑块中心处设有贯穿的第二开槽,切割叶片在第二开槽内升降,支撑块两侧均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升降板,第二升降板一侧均设有压块,压块下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三开槽,第一气缸带动压块下降,第三开槽与第一开槽压紧钢筋,第一电缸推动切割叶片上升切割。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底架,底架固定在底架上设有镜像分布的滑槽,底架内设有丝杆,丝杆一端设有第三电机,丝杆上设有丝杆滑块,丝杆滑块固定在支柱下端,第三电机启动带动支柱沿着滑槽滑动,调节夹紧组件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折弯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一侧设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两侧设有镜像分布的收料架,收料架收取折弯钢筋框,第二支撑板另一侧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之间设有防脱板,第二安装板上均设有第三导向柱,第三导向柱一端设有推料杆,推料杆与第二电缸连接,第二电缸通过第三安装板固定在第二支撑板另一侧,第二电缸推动推料杆移动,第二安装板上均设有第三电缸,第三电缸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二安装板转动连接,第三电缸一端设有第一伸缩块,折弯轴上设有转动杆和偏心的折弯杆,折弯轴另一端设有转动块,转动块与第一伸缩块通过第二转轴转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取料组件包括移动架,移动架固定在转动气缸下方,移动架下方设有镜像分布的轴承座,轴承座内设有第三转轴,移动架一侧设有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下设有第四电缸,第四电缸下端设有第二伸缩块,第二伸缩块内设有第四转轴,取料板与第三转轴转动配合,取料板上设有上设有第四开槽,第四开槽与第四转轴滑动配合,第四电缸带动第四转轴升降,取料板转动取料。进一步地,所述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启动装置,并设置好折弯钢筋的长宽;步骤2:转动调节盘,带动弧形槽转动,弧形槽带动升降柱上降,调节第一升降板的高度,第一升降板带动第二输送辊筒上升,人工插入钢筋进入第一输送辊筒与第二输送辊筒之间,回推调节盘,弹簧为第一升降板提供下压力,推动第二输送辊筒下压,第一环形开槽和第二环形开槽夹紧钢筋,第一电机启动带动第一输送辊筒与第二输送辊筒转动输送钢筋前进;步骤3:钢筋进入折弯组件后继续向前,进入转动杆与折弯杆之间,钢筋前进前端的第三电缸推动折弯轴转动折弯长边一半长度的钢筋,然后折弯轴反转,钢筋继续前进至短边的长度,第三电缸推动折弯轴转动折弯,折出两短边、一长边和半个长边后停止;步骤4:第一气缸带动压块下降,第三开槽与第一开槽压紧钢筋,第一电缸推动切割叶片上升切割钢筋;步骤5:切割完成后,第一气缸松开钢筋,第三电机带动支柱后退,另一组第三电缸推动另一组折弯轴反向转动将长边另一半钢筋折弯,钢筋被折成框型;步骤6:第二电缸推动推料杆将折弯钢筋框推到收料架上,折弯十次后取料组件启动取料;步骤7:滑动电缸带动取料组件前进,第四电缸带动取料板转动,取料板顶端下降进入折弯钢筋框内,然后第四电缸带动取料板转动上升取料,滑动电缸带动取料组件后退,转动气缸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PLC控制的建筑施工用钢筋弯曲装置,钢筋弯曲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有切割组件(3),切割组件(3)包括支柱(31),支柱(31)一侧设有切割叶片(331),支柱(31)上设有夹紧组件(34),支柱(31)下设有滑动组件(35),支柱(31)另一侧设有入料组件(2),入料组件(2)包括第一输送辊筒(24),第一输送辊筒(24)上方设有第二输送辊筒(26),支架(1)上还设有折弯组件(4),折弯组件(4)一侧设有取料组件(5);/n所述折弯组件(4)包括第二支撑板(41),第二支撑板(41)一侧设有第一安装板(42),第一安装板(42)两侧设有镜像分布的收料架(421),收料架(421)收取折弯钢筋框(43),第二支撑板(41)另一侧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安装板(44),第二安装板(44)之间设有防脱板(441),第二安装板(44)上均设有第三导向柱(442),第三导向柱(442)一端设有推料杆(443),推料杆(443)与第二电缸(451)连接,第二电缸(451)通过第三安装板(45)固定在第二支撑板(41)另一侧,第二电缸(451)推动推料杆(443)移动,第二安装板(44)上均设有第三电缸(46),第三电缸(46)通过第一转轴(462)与第二安装板(44)转动连接,第三电缸(46)一端设有第一伸缩块(461),折弯轴(47)上设有转动杆(471)和偏心的折弯杆(472),折弯轴(47)另一端设有转动块(473),转动块(473)与第一伸缩块(461)通过第二转轴(474)转动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PLC控制的建筑施工用钢筋弯曲装置,钢筋弯曲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有切割组件(3),切割组件(3)包括支柱(31),支柱(31)一侧设有切割叶片(331),支柱(31)上设有夹紧组件(34),支柱(31)下设有滑动组件(35),支柱(31)另一侧设有入料组件(2),入料组件(2)包括第一输送辊筒(24),第一输送辊筒(24)上方设有第二输送辊筒(26),支架(1)上还设有折弯组件(4),折弯组件(4)一侧设有取料组件(5);
所述折弯组件(4)包括第二支撑板(41),第二支撑板(41)一侧设有第一安装板(42),第一安装板(42)两侧设有镜像分布的收料架(421),收料架(421)收取折弯钢筋框(43),第二支撑板(41)另一侧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安装板(44),第二安装板(44)之间设有防脱板(441),第二安装板(44)上均设有第三导向柱(442),第三导向柱(442)一端设有推料杆(443),推料杆(443)与第二电缸(451)连接,第二电缸(451)通过第三安装板(45)固定在第二支撑板(41)另一侧,第二电缸(451)推动推料杆(443)移动,第二安装板(44)上均设有第三电缸(46),第三电缸(46)通过第一转轴(462)与第二安装板(44)转动连接,第三电缸(46)一端设有第一伸缩块(461),折弯轴(47)上设有转动杆(471)和偏心的折弯杆(472),折弯轴(47)另一端设有转动块(473),转动块(473)与第一伸缩块(461)通过第二转轴(474)转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LC控制的建筑施工用钢筋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有滑动电缸(11),滑动电缸(11)下设有电缸滑块(12),电缸滑块(12)下设有转动气缸(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LC控制的建筑施工用钢筋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组件(2)包括第一支撑板(21),第一支撑板(21)固定在支柱(31)另一侧,第一支撑板(21)上设有第一底板(211),第一底板(211)与第一支撑板(21)通过紧固件连接,第一底板(21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侧板(22),第一侧板(22)两端均设有调节块(23),调节块(23)上设有转动轴承(231),转动轴承(231)能够在调节块(23)上滑动调节间距和距离,第一输送辊筒(24)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环形开槽(241),第一输送辊筒(24)上还设有第一齿轮(242),第一输送辊筒(24)安装在第一侧板(22)之间,第一输送辊筒(24)一侧设有第二齿轮(243),第二齿轮(243)安装在第一侧板(22)上,第二齿轮(243)与第一齿轮(242)啮合,第一电机(25)固定在第一底板(211)上,第一电机(25)一端设有第三齿轮(251),第三齿轮(251)与第二齿轮(243)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LC控制的建筑施工用钢筋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辊筒(26)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环形开槽(261),第二输送辊筒(26)上还设有第四齿轮(262),第四齿轮(262)与第一齿轮(242)啮合,第一电机(25)带动第一输送辊筒(24)和第二输送辊筒(26)转动,第二输送辊筒(26)两端均设有升降块(263),升降块(263)上设有第一导向柱(264),第一导向柱(264)穿过第一顶板(27),第一顶板(27)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导向柱(271),第二导向柱(271)上设有弹簧(272),第一导向柱(264)与第一升降板(273)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柱(271)通过弹簧(272)与第一升降板(273)弹性连接,第一升降板(273)下还设有镜像分布的升降柱(274),第一顶板(27)上设有调节盘(28),调节盘(28)与第一顶板(27)转动配合,调节盘(28)一侧设有转动杆(281),调节盘(28)上设有轴向分布的弧形槽(282),调节盘(28)调节第一输送辊筒(24)与第二输送辊筒(26)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LC控制的建筑施工用钢筋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31)顶端设有第二顶板(311),支柱(31)一侧设有第一电缸(32),第一电缸(32)一端设有第一推动块(321),第一推动块(321)上设有安装架(33),安装架(33)上设有切割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云阁
申请(专利权)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