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轮胎制造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314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橡胶轮胎制造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原料放入、搅动浮洗、二次破碎以及辊压处理等多种工序,使用到的制备机械包括固定底座、安装架、破碎装置和辊压装置,所述的固定底座的上端中部固定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置有破碎装置,破碎装置的下方设置有辊压装置,且辊压装置安装在固定底座的上端中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传统的橡胶轮胎制造加工工艺,在利用橡胶原料进行制备时,块状橡胶原料体积为不均一的状态,直接对块状橡胶原料进行加热加压,会造成融合效率较低,部分块状橡胶原料的内部需要长时间加热加压,浪费人力物力,且部分橡胶原料块表面附着有杂质,加工制备后会影响橡胶轮胎质量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橡胶轮胎制造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制造的
,特别涉及一种橡胶轮胎制造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橡胶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毂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目前,在对橡胶轮胎进行制造加工时,通常存在以下缺陷:1.传统的橡胶轮胎制造加工工艺,通常直接将块状橡胶原料倾倒进入制备机械中,通过加热加压的方法,将制备机械中的橡胶原料、织物层、钢丝和胎圈进行混合制备,而块状橡胶原料体积为不均一的状态,直接对大量块状橡胶原料进行加热加压,会造成融合效率较低,部分块状橡胶原料的内部需要长时间加热加压,浪费人力物力;2.部分橡胶原料块表面附着有杂质,加工制备后会影响橡胶轮胎质量,并使橡胶原料与织物层、钢丝、胎圈和粘合度较差,并在内部产生缝隙。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传统的橡胶轮胎制造加工工艺,通常直接将块状橡胶原料倾倒进入制备机械中,通过加热加压的方法,将制备机械中的橡胶原料、织物层、钢丝和胎圈进行混合制备,而块状橡胶原料体积为不均一的状态,直接对大量块状橡胶原料进行加热加压,会造成融合效率较低,部分块状橡胶原料的内部需要长时间加热加压,浪费人力物力,且部分橡胶原料块表面附着有杂质,加工制备后会影响橡胶轮胎质量,并使橡胶原料与织物层、钢丝、胎圈和粘合度较差,并在内部产生缝隙等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橡胶轮胎制造加工工艺,该工艺采用如下加工机械:该机械包括固定底座、安装架、破碎装置和辊压装置,所述的固定底座的上端中部固定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置有破碎装置,破碎装置的下方设置有辊压装置,且辊压装置安装在固定底座的上端中部。所述的固定底座包括固定底板、储液柜和过滤网,固定底板上端的左右两侧对称滑动设置有储液柜,储液柜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过滤网,具体工作时,浮洗完成的水溶液从通腔流出,并流入储液柜中,将水溶液中的杂质再次通过过滤网进行过滤,并定期对过滤网进行清理,同时将储液柜的水溶液进行回收再利用。所述的安装架包括安装支架、固定板、圆筒、连接板、通腔、T型挡块和过滤网,固定底板的上端中部固定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的内端中部的左右对称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之间安装有圆筒,固定板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内卡开设有通腔,且通腔与圆筒内部连通,连接板的上端左侧滑动设置有T型挡块,连接板的上端右侧安装有过滤网,具体工作时,通过固定板将圆筒固定,并由过滤网阻挡小块的橡胶原料流向通腔内,T型挡块的竖直段正好可以覆盖通腔的截面,通过T型挡块阻挡水溶液向通腔内流动,待清洗合适时间后,将连接板上的T型挡块拔出,使水溶液从圆筒下方流出,流经过滤网和通腔,最终进入到储液柜中。所述的破碎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转动柱、搅动杆、矩形切刀、圆形切刀、出料机构和拉紧绳,安装支架的上端通过电机安装架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转动柱连接,转动柱的下端转动设置于圆筒底壁中部,转动柱外壁的左右两侧均匀对称设置有搅动杆,圆筒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匀对称安装有矩形切刀,且矩形切刀的内端通过滑动块滑动设置于转动柱的外壁上,矩形切刀和搅动杆为对应配合设置,转动柱的下侧均匀安装有圆形切刀,圆形切刀的下方设置有出料机构,出料机构安装在圆筒上,右侧的出料机构上连有拉紧绳,具体工作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动柱转动,进而使搅动杆转动,对圆筒内的橡胶原料进行浮洗,同时当橡胶原料与矩形切刀接触时,通过之间的撞击力,将橡胶原料进行初次破碎,浮洗完成后,拔出T型挡块,使水溶液流尽,此时初次破碎的块状橡胶原料随水流流到圆筒下方,并与圆形切刀接触,继续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动柱转动,使圆形切刀对初次破碎的块状橡胶原料进行二次旋转破碎,在二次破碎时,拉动拉紧绳,通过出料机构将逐渐破碎完成的小块橡胶原料从圆筒下方运出,落入到工作台上,并经由辊压装置进行辊压,压制成片状的橡胶原料,便于后续加工处理。所述的辊压装置包括工作台、转动辊、安装板和往复运动机构,固定底板的上端中部安装有工作台,工作台的上端面紧贴有转动辊,转动辊的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安装板,且转动辊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与安装板连接,安装板下端设有往复运动机构,具体工作时,通过往复运动机构带动转动辊在工作台上进行往复运动,对工作台上的小块橡胶原料进行辊压处理,并通过安装板始终保持转动辊紧贴在工作台的上表面,确保辊压质量。所述的搅动杆包括固定杆、滑块、连接弹簧、转动杆和搅动叶,转动柱左右两侧的外壁上对称均匀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内滑动设置有滑块,滑块的一端通过连接弹簧与固定杆连接,滑块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外壁上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搅动叶,具体工作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动柱转动,进而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滑块从固定杆内滑出,并通过连接弹簧控制滑块和转动杆的滑动距离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当转动柱继续转动时,在水流的作用下,推动搅动叶转动,进而加快浮洗速率。采用上述加工机械对橡胶轮胎进行加工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放入:向圆筒内倒入水溶液,再将块状橡胶原料从圆筒上方倒入;S2、搅动浮洗: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动柱转动,进而使搅动杆和矩形切刀对圆筒内的块状橡胶原料进行浮洗和初步破碎;S3、二次破碎:拔出T型挡块,使浮洗完成的水溶液从通腔流入到储液柜中,并定期进行清理,继续转动圆形切刀对块状橡胶原料进行进一步破碎;S4、辊压处理:通过往复运动机构带动转动辊对破碎完成的橡胶原料进行辊压处理,处理完成后进行人工收集、烘干、冷却并再加工。优选的,所述的出料机构包括通孔、密封层、转动板和安装弹簧,圆筒底壁的左右两侧对称均匀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下端紧贴有密封层,密封层安装在转动板的上端外侧,转动板通过销轴安装在圆筒底部的外壁上,右侧的转动板通过安装弹簧与圆筒底部的外壁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安装板包括滑移块、限位滑槽、移动安装板和压缩弹簧,转动辊的两端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滑移块上,滑移块滑动设置于限位滑槽内,限位滑槽开设在移动安装板靠近转动辊的一端,滑移块通过均匀设置的压缩弹簧与限位滑槽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往复运动机构包括移动架、齿条、不完全齿轮和电机,移动安装板的下端连有移动架,移动架的下端滑动设于固定底板上,移动架中部上下两侧的内壁上对称均匀安装有齿条,齿条上啮合有不完全齿轮,不完全齿轮靠近转动辊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电机通过电机底座安装在固定底板的上端中部。优选的,所述的拉紧绳下端接有拉紧块。优选的,所述的矩形切刀内端的滑动块为弧形结构设计。(三)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橡胶轮胎制造加工工艺,设计了一种先浮洗再进行多级破碎、辊压的机械机构,对块状橡胶原料的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橡胶轮胎制造加工工艺,该工艺采用如下加工机械:该机械包括固定底座(1)、安装架(2)、破碎装置(3)和辊压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底座(1)的上端中部固定有安装架(2),安装架(2)上设置有破碎装置(3),破碎装置(3)的下方设置有辊压装置(4),且辊压装置(4)安装在固定底座(1)的上端中部;/n所述的固定底座(1)包括固定底板(11)、储液柜(12)和过滤网(13),固定底板(11)上端的左右两侧对称滑动设置有储液柜(12),储液柜(12)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过滤网(13);/n所述的安装架(2)包括安装支架(21)、固定板(22)、圆筒(23)、连接板(24)、通腔(25)、T型挡块(26)和过滤网(27),固定底板(11)的上端中部固定有安装支架(21),安装支架(21)的内端中部的左右对称设置有固定板(22),固定板(22)之间安装有圆筒(23),固定板(22)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板(24),连接板(24)内卡开设有通腔(25),且通腔(25)与圆筒(23)内部连通,连接板(24)的上端左侧滑动设置有T型挡块(26),连接板(24)的上端右侧安装有过滤网(27);/n所述的破碎装置(3)包括驱动电机(31)、转动柱(32)、搅动杆(33)、矩形切刀(34)、圆形切刀(35)、出料机构(36)和拉紧绳(37),安装支架(21)的上端通过电机安装架安装有驱动电机(31),驱动电机(3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转动柱(32)连接,转动柱(32)的下端转动设置于圆筒(23)底壁中部,转动柱(32)外壁的左右两侧均匀对称设置有搅动杆(33),圆筒(23)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匀对称安装有矩形切刀(34),且矩形切刀(34)的内端通过滑动块滑动设置于转动柱(32)的外壁上,矩形切刀(34)和搅动杆(33)为对应配合设置,转动柱(32)的下侧均匀安装有圆形切刀(35),圆形切刀(35)的下方设置有出料机构(36),出料机构(36)安装在圆筒(23)上,右侧的出料机构(36)上连有拉紧绳(37);/n所述的辊压装置(4)包括工作台(41)、转动辊(42)、安装板(43)和往复运动机构(44),固定底板(11)的上端中部安装有工作台(41),工作台(41)的上端面紧贴有转动辊(42),转动辊(42)的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安装板(43),且转动辊(42)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与安装板(43)连接,安装板(43)下端设有往复运动机构(44);/n所述的搅动杆(33)包括固定杆(331)、滑块(332)、连接弹簧(333)、转动杆(334)和搅动叶(335),转动柱(32)左右两侧的外壁上对称均匀安装有固定杆(331),固定杆(331)内滑动设置有滑块(332),滑块(332)的一端通过连接弹簧(333)与固定杆(331)连接,滑块(332)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有转动杆(334),转动杆(334)的外壁上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搅动叶(335);/n采用上述加工机械对橡胶轮胎进行加工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nS1、原料放入:向圆筒(23)内倒入水溶液,再将块状橡胶原料从圆筒(23)上方倒入;/nS2、搅动浮洗:通过驱动电机(31)带动转动柱(32)转动,进而使搅动杆(33)和矩形切刀(34)对圆筒(23)内的块状橡胶原料进行浮洗和初步破碎;/nS3、二次破碎:拔出T型挡块(26),使浮洗完成的水溶液从通腔(25)流入到储液柜(12)中,并定期进行清理,继续转动圆形切刀(35)对块状橡胶原料进行进一步破碎;/nS4、辊压处理:通过往复运动机构(44)带动转动辊(42)对破碎完成的橡胶原料进行辊压处理,处理完成后进行人工收集、烘干、冷却并再加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轮胎制造加工工艺,该工艺采用如下加工机械:该机械包括固定底座(1)、安装架(2)、破碎装置(3)和辊压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底座(1)的上端中部固定有安装架(2),安装架(2)上设置有破碎装置(3),破碎装置(3)的下方设置有辊压装置(4),且辊压装置(4)安装在固定底座(1)的上端中部;
所述的固定底座(1)包括固定底板(11)、储液柜(12)和过滤网(13),固定底板(11)上端的左右两侧对称滑动设置有储液柜(12),储液柜(12)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过滤网(13);
所述的安装架(2)包括安装支架(21)、固定板(22)、圆筒(23)、连接板(24)、通腔(25)、T型挡块(26)和过滤网(27),固定底板(11)的上端中部固定有安装支架(21),安装支架(21)的内端中部的左右对称设置有固定板(22),固定板(22)之间安装有圆筒(23),固定板(22)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板(24),连接板(24)内卡开设有通腔(25),且通腔(25)与圆筒(23)内部连通,连接板(24)的上端左侧滑动设置有T型挡块(26),连接板(24)的上端右侧安装有过滤网(27);
所述的破碎装置(3)包括驱动电机(31)、转动柱(32)、搅动杆(33)、矩形切刀(34)、圆形切刀(35)、出料机构(36)和拉紧绳(37),安装支架(21)的上端通过电机安装架安装有驱动电机(31),驱动电机(3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转动柱(32)连接,转动柱(32)的下端转动设置于圆筒(23)底壁中部,转动柱(32)外壁的左右两侧均匀对称设置有搅动杆(33),圆筒(23)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匀对称安装有矩形切刀(34),且矩形切刀(34)的内端通过滑动块滑动设置于转动柱(32)的外壁上,矩形切刀(34)和搅动杆(33)为对应配合设置,转动柱(32)的下侧均匀安装有圆形切刀(35),圆形切刀(35)的下方设置有出料机构(36),出料机构(36)安装在圆筒(23)上,右侧的出料机构(36)上连有拉紧绳(37);
所述的辊压装置(4)包括工作台(41)、转动辊(42)、安装板(43)和往复运动机构(44),固定底板(11)的上端中部安装有工作台(41),工作台(41)的上端面紧贴有转动辊(42),转动辊(42)的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安装板(43),且转动辊(42)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与安装板(43)连接,安装板(43)下端设有往复运动机构(44);
所述的搅动杆(33)包括固定杆(331)、滑块(332)、连接弹簧(333)、转动杆(334)和搅动叶(335),转动柱(32)左右两侧的外壁上对称均匀安装有固定杆(331),固定杆(331)内滑动设置有滑块(332),滑块(332)的一端通过连接弹簧(333)与固定杆(331)连接,滑块(332)的另一端通过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川王行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入海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