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科护理体位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6217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科护理体位支撑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前端转动连接有靠背,固定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踏板;所述固定板上还固定连接有支撑腿和框架,支撑腿包括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框架上固定连接有前支撑腿和后支撑腿;所述固定板上连接有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与靠背相配合;所述固定板上还连接有第三调节机构,第三调节机构与支撑板和踏板相配合,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骨伤科固定装置存在的不能根据患者的身体调节固定程度,移动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科护理体位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内科护理体位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护理用体位支撑病床是一种用于医护人员或者患者亲属照顾患者的辅助工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护理用体位支撑病床的种类也随之增加,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医疗护理用支架占地面积大,空间利用不合理,且支架上的作业台面是固定的,不能够调节作业台面的倾斜度,无法根据需求调节最佳的护理角度,从而加大了医护人员或者病者亲属护理的工作强度,难以满足医护人员或者病者亲属以及患者的使用需求,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体位支撑装置存在无法根据护理需求调节台面倾斜度,因此,急需一种内科护理体位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科护理体位支撑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骨伤科固定装置存在的不能根据患者的身体调节固定程度,移动不方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科护理体位支撑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前端转动连接有靠背,固定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踏板;所述固定板上还固定连接有支撑腿和框架,支撑腿包括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框架上固定连接有前支撑腿和后支撑腿;所述固定板上连接有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与靠背相配合;所述固定板上还连接有第三调节机构,,第三调节机构与支撑板和踏板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与固定板转动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锥齿轮,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摇转盘;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啮合有第一从动锥齿轮,第一从动锥齿轮同轴固接有螺纹杆,螺纹杆与固定架螺纹连接,固定架上设有与螺纹杆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固定架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与固定板滑动连接,固定板上设有与支撑块相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靠背与支撑块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与固定架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一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锥齿轮,第二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手摇转盘,第二支撑腿上设有与第二连接轴相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啮合有第二从动锥齿轮,第二从动锥齿轮同轴固接有第一蜗杆,第一蜗杆啮合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固定连接有第一曲柄,第一曲柄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有第一摇杆,第一摇杆的中部与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摇杆与固定架转动连接,第一摇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杆,从动杆的另一端与靠背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调节机构包括与第一支撑腿转动连接的第一手摇转盘,第一手摇转盘同轴固接有第三主动锥齿轮,第三主动锥齿轮啮合有第三从动锥齿轮,第三从动锥齿轮同轴固接有第三蜗杆,第三蜗杆啮合有第三蜗轮;所述第三蜗轮成对设置,第三蜗轮与第一支撑腿转动连接,一对第三蜗轮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轴;所述第三蜗轮连接有第一连杆机构,一对第一连杆机构分别位于床体的两侧,第一连杆机构与支撑板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包括与第三蜗轮均固定连接的第三曲柄,第三曲柄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转动连接有第二摇杆,第二摇杆与第一支撑腿转动连接,第二摇杆上靠近第一支撑腿的端部与第三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摇杆上远离第一支撑腿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摇杆的另一端连接均有第二连杆机构,一对第二连杆机构分别位于床体的两侧,第二连杆机构与踏板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杆机构包括与第二摇杆转动连接的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三摇杆,第三摇杆的一端与后支撑腿转动连接,第三摇杆的另一端与踏板转动连接;所述后支撑腿上还转动连接有与第三摇杆平行的平行杆,平行杆的另一端与踏板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方便,通过第一调节机构的设置,保证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能够根据患者的身体所在位置调节靠背的位置,提高本装置的适用性,同时提高患者的舒适性;通过第二调节机构的设置,保证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能够根据患者的身体调节靠背的倾斜角度,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通过第三调节机构的设置,保证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支撑板和踏板随靠背角度的变化进行调节,方便患者的腿部进行屈伸,提高患者的舒适性,辅助患者加快恢复健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的轴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床体的轴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靠背的轴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调节机构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板的额轴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调节机构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踏板的轴测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三调节机构的放大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板和踏板的轴测图;图中:1、踏板;2、支撑板;3、固定板;4、靠背;5、前支撑腿;6、第一手摇转盘;7、第一支撑腿;8、第二支撑腿;9、后支撑腿;10、第二手摇转盘;11、第三手摇转盘;A、第一调节机构;13、第一连接轴;14、第一主动锥齿轮;15、第一从动锥齿轮;16、固定架;17、支撑块;18、螺纹杆;19、第一滑槽;20、第二滑槽;B、第二调节机构;21、第二连接轴;22、第一摇杆;23、第一连接杆;24、第一从动杆;25、第一曲柄;26、第一蜗杆;27、第二主动锥齿轮;28、第二从动锥齿轮;29、第一蜗轮;30、第二摇杆;31、第三连接轴;32、第二转动杆;33、第二连接杆;C、第三调节机构;34、第三曲柄;35、第三蜗轮;36、第三从动锥齿轮;37、第三主动锥齿轮;38、第三蜗杆;39、第三连接杆;40、第三摇杆;41、平行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内科护理体位支撑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包括固定板3,固定板3的前端转动连接有靠背4,固定板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踏板1;所述固定板3上还固定连接有支撑腿和框架,支撑腿包括第一支撑腿7和第二支撑腿8,框架上固定连接有前支撑腿5和后支撑腿9;所述固定板3上连接有第一调节机构A和第二调节机构B,第一调节机构A第二调节机构B与靠背4相配合;所述固定板3上还连接有第三调节机构,第三调节机构与支撑板2和踏板1相配合。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本装置使用前支撑腿5和后支撑腿9将框架放置在地面上,框架支撑固定板3放置在地面上,同时支撑腿帮助固定板3放置在地面上;然后患者躺在本支撑装置上,需要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根据患者的身体使用第一调节机构A调节椅背的位置;接着根据护理需要使用第二调节机构B调节椅背的倾斜角度;进而根据椅背的角度,使用第三调节机构调节支撑板2和踏板1,方便对患者腿部的支撑;通过第一调节机构A的设置,保证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能够根据患者的身体所在位置调节靠背4的位置,提高本装置的适用性,同时提高患者的舒适性;通过第二调节机构B的设置,保证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能够根据患者的身体调节靠背4的倾斜角度,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通过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科护理体位支撑装置,包括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包括固定板(3),固定板(3)的前端转动连接有靠背(4),固定板(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踏板(1);所述固定板(3)上还固定连接有支撑腿和框架,支撑腿包括第一支撑腿(7)和第二支撑腿(8),框架上固定连接有前支撑腿(5)和后支撑腿(9);所述固定板(3)上连接有第一调节机构A和第二调节机构B,第一调节机构A第二调节机构B与靠背(4)相配合;所述固定板(3)上还连接有第三调节机构,第三调节机构与支撑板(2)和踏板(1)相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科护理体位支撑装置,包括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包括固定板(3),固定板(3)的前端转动连接有靠背(4),固定板(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踏板(1);所述固定板(3)上还固定连接有支撑腿和框架,支撑腿包括第一支撑腿(7)和第二支撑腿(8),框架上固定连接有前支撑腿(5)和后支撑腿(9);所述固定板(3)上连接有第一调节机构A和第二调节机构B,第一调节机构A第二调节机构B与靠背(4)相配合;所述固定板(3)上还连接有第三调节机构,第三调节机构与支撑板(2)和踏板(1)相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科护理体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A包括与固定板(3)转动第一连接轴(13),第一连接轴(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锥齿轮(14),第一连接轴(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摇转盘(10);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14)啮合有第一从动锥齿轮(15),第一从动锥齿轮(15)同轴固接有螺纹杆(18),螺纹杆(18)与固定架(16)螺纹连接,固定架(16)上设有与螺纹杆(18)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固定架(1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7),支撑块(17)与固定板(3)滑动连接,固定板(3)上设有与支撑块(17)相配合的第二滑槽(20),所述靠背(4)与支撑块(17)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科护理体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B包括与固定架(16)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轴(21),第二连接轴(21)一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锥齿轮(27),第二连接轴(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手摇转盘(11),第二支撑腿(8)上设有与第二连接轴(21)相配合的第一滑槽(19);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27)啮合有第二从动锥齿轮(28),第二从动锥齿轮(28)同轴固接有第一蜗杆(26),第一蜗杆(26)啮合有第一蜗轮(29);所述第一蜗轮(29)固定连接有第一曲柄(25),第一曲柄(2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3),第一连接杆(23)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红旋静郑欢刘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