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地施工中树木移植用木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207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树木移植技术领域的一种山地施工中树木移植用木箱,包括底座,底座底部固定设有减震座,底座顶部开设有斜滑槽,斜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立柱,立柱内壁滑动连接有围板,围板内壁固定连接有存水板,立柱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水管,立柱上方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侧壁固定连接有导向弧板,导向弧板内壁弹性连接有内护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插接简单方便,安装时间短,工序简单,方便移植,方便移植后拆除,且拆除后的部件可重复利用,避免根系滋养不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地施工中树木移植用木箱
本技术涉及树木移植
,具体为一种山地施工中树木移植用木箱。
技术介绍
大规格苗木木箱移植是我国5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的一种大规格苗木移植方法,该技术在我国早期绿化建设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尤其是针对超大规格树木的移植,有效地提高了大规格苗木的移植成活率。但该技术由于采用的木箱本身材料在制作过程的标准性不统一、以及在木箱加固过程中辅助材料、工具多,造成施工耗时长和施工成本大。目前,大规格苗木木箱移植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用铁钉固定,工序繁琐;移植后在拆除箱板时要将每道铁腰子分别拆除,每道铁腰子拆除后不能重复利用,安装时间长。苗木装载后,在加注水时,通常采用从顶端浇注的方式,这种方式水很大部分被保留至苗木顶部上,流至根部真正提供营养的水不多。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山地施工中树木移植用木箱,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地施工中树木移植用木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用铁钉固定,工序繁琐;移植后在拆除箱板时要将每道铁腰子分别拆除,每道铁腰子拆除后不能重复利用,安装时间长;苗木装载后,在加注水时,通常采用从顶端浇注的方式,这种方式水很大部分被保留至苗木顶部上,流至根部真正提供营养的水不多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山地施工中树木移植用木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固定设有减震座,所述底座顶部开设有斜滑槽,所述斜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内壁滑动连接有围板,所述围板内壁固定连接有存水板,所述立柱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水管,所述立柱上方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侧壁固定连接有导向弧板,所述导向弧板内壁弹性连接有内护板。优选的,所述减震座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底部固定连接有接地板。优选的,所述底座四角开设有内空槽,所述内空槽顶部开设有斜滑槽。优选的,所述立柱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与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板,所述滑板为T形板且位于内空槽内与之滑动配合,所述立柱外围设有防护圈。优选的,所述立柱内壁开设有连接滑道,所述围板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滑板,所述连接滑板位于连接滑道内与之滑动配合,所述连接滑板为T形板。优选的,所述存水板为斜向上方向且两端封闭,所述导水管为L形管,其端部位于底座上方,所述底座顶部固定放置有缓冲吸水棉。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中间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固定板与立柱通过定位孔螺栓连接,所述导向弧板与内护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将挖出的树木放置在底座上,将准备好的立柱从底座四角的斜滑槽滑入到合适位置,将树木的根系及土壤围在内,然后选择合适长度的围板通过其后壁的连接滑板插入连接滑道内,将其四面均插入完毕后,形成一个正方形围挡木箱,将移植后的树木固定在内,能适应不同大小根系的植物,整体连接不用钉铆等,工序简单,插接简单方便,安装时间短,不用将树木抬高至木箱上方再放入内,避免土壤掉落和人力物力浪费,方便移植,方便移植后拆除,且拆除后的部件可重复利用。2.插接完毕后,通过将固定板的定位孔根据树干的位置将固定按安装在立柱顶部合适的位置,内护板与树干外表接触,并将其抱在内部,防止运送过程中树干歪斜,导致树木受损,移植失败,有利于植物移植存活。3.通过设有的导水管可以从顶部给水沿管道直接到达树干底部,避免根系滋养不到,避免浇水浇不透,且围板侧壁设有的存水板在浇水完毕后可以储存一定量的水,避免浇后的水直接流失殆尽,可以实现后期补水,延长浇水的保湿时间,提高移植成功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角半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仰视角局部剖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侧俯视角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座,2-斜滑槽,3-立柱,4-围板,5-存水板,6-导水管,7-固定板,8-,导向弧板9-内护板,10-支撑座,11-减震弹簧,12-接地板,13-内空槽,14-滑板,15-加强板,16-连接滑道,17-缓冲吸水棉,18-定位孔,19-防护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山地施工中树木移植用木箱,包括底座1,底座1底部固定设有减震座,底座1顶部开设有斜滑槽2,斜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立柱3,立柱3内壁滑动连接有围板4,围板4内壁固定连接有存水板5,立柱3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水管6,立柱3上方设有固定板7,固定板7侧壁固定连接有导向弧板8,导向弧板8内壁弹性连接有内护板9。其中,减震座包括支撑座10,支撑座10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11,减震弹簧11底部固定连接有接地板12。底座1四角开设有内空槽13,内空槽13顶部开设有斜滑槽2。其中,立柱3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板14,滑板14与立柱3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板15,滑板14为T形板且位于内空槽13内与之滑动配合,立柱3外围设有防护圈19。立柱3内壁开设有连接滑道16,围板4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滑板,连接滑板位于连接滑道16内与之滑动配合,连接滑板为T形板。其中,存水板5为斜向上方向且两端封闭,导水管6为L形管,其端部位于底座1上方,底座1顶部固定放置有缓冲吸水棉17。固定板7中间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8,固定板7与立柱3通过定位孔18螺栓连接,导向弧板8与内护板9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技术通过先将湿过水的缓冲吸水棉17垫在底座1上方,然后将挖出的树木放置在底座1上,将准备好的立柱3从底座1四角的斜滑槽2滑入到合适位置,将树木的根系及土壤围在内,然后选择合适长度的围板4通过其后壁的连接滑板插入连接滑道16内,将其四面均插入完毕后,形成一个正方形围挡木箱,将移植后的树木固定在内,立柱3通过四面的围板47插接后便不能移动,进而固定在当前位置,整体连接不用钉铆等,插接简单方便,安装工序简单,耗时短,只需将其挖出放置在较低的底座1上即可,不用将树木抬高至木箱上方再放入内,避免土壤掉落和人力物力浪费,方便移植,且拆除无需拔大量钉子,移植拆除简单,部件可重复利用。插接完毕后,通过将钢带套在立柱3外壁,并通过螺栓将其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地施工中树木移植用木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底部固定设有减震座,所述底座(1)顶部开设有斜滑槽(2),所述斜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立柱(3),所述立柱(3)内壁滑动连接有围板(4),所述围板(4)内壁固定连接有存水板(5),所述立柱(3)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水管(6),所述立柱(3)上方设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侧壁固定连接有导向弧板(8),所述导向弧板(8)内壁弹性连接有内护板(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地施工中树木移植用木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底部固定设有减震座,所述底座(1)顶部开设有斜滑槽(2),所述斜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立柱(3),所述立柱(3)内壁滑动连接有围板(4),所述围板(4)内壁固定连接有存水板(5),所述立柱(3)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水管(6),所述立柱(3)上方设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侧壁固定连接有导向弧板(8),所述导向弧板(8)内壁弹性连接有内护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施工中树木移植用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座包括支撑座(10),所述支撑座(10)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11),所述减震弹簧(11)底部固定连接有接地板(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施工中树木移植用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四角开设有内空槽(13),所述内空槽(13)顶部开设有斜滑槽(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施工中树木移植用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博李剑刘春江谢启超叶梅秦东明宋云波贾月坤王明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