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米粉加工预处理新工艺及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615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米粉加工预处理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大米通过刮板输送机进入洗米仓清洗;(2)将清洗后的大米与水混合通过螺旋泵输送至浸泡仓;(3)浸泡后的大米进入振动槽内,然后进入粉碎机粉碎;(4)粉碎后的米粉吸至沙克龙,通过关风器喂料进入第一存料喂料仓内,通过第一定量秤称量的米粉进入搅拌机,并在搅拌机中加入淀粉和水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之后混合物进入第二存料喂料仓,然后混合物从第二存料喂料仓进入熟化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大米在洗米后进入浸泡仓时破碎率,减少干物质损失,克服米粉粘性大沉淀在容器底部不易出仓、不易输送的问题,满足规模化、自动化、洁净化米粉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米粉加工预处理新工艺及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粮食加工
,尤其是一种米粉加工预处理新工艺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米粉又称米线,是用稻米为主要材料制作的细长的面条状食品,我国南方人对米粉的喜食程度类似于北方人对面条喜爱,是我国南方消耗很大的一种大米深加工产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加剧,米粉作为一种南方美食已逐步走向北方和海外市场。传统手工作坊式的加工方式正在被工业化生产线取代,传统的湿法碾磨法也被米粉粉碎法所替代,不仅可以提高产量,减少用水量和能耗,而且生产线实现了全自动作业,对米线的质量控制和产品多样化也得到很大的提升。传统湿法米粉加工工艺流程:大米—洗米—浸泡—米水分离—磨浆—微分过滤—储浆—压滤—和料—自熟挤丝—老化—水洗松丝—弹性处理—包装—入库传统半干法米粉加工工艺流程为:大米—比重去石—洗米—米水分离—粉碎—和料—自熟挤丝—老化—水洗松丝—弹性处理—包装—入库。传统湿法生产工艺主要用于作坊式加工,存在产量小、产品单一、食品卫生差、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特别是会产生大量生产污水达不到环保要求,且烘干能耗高,无法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已逐步被淘汰,现在国内具有一定规模的米粉加工企业几乎都是采取半干法生产工艺,就是通过洗米将大米水分含量达到30%左右后,用粉碎机将大米粉碎成米粉,然后通过螺杆挤压机将米粉熟化成型,减少了大量的污水排放,生产线主要设备已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但针对米线加工工艺中大米预处理的工艺设备一直没有能够完全实现工业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现有的预处理工艺十分简单,很多工厂还是靠半人工实现大米的洗米、浸泡。由于受大米易破碎和未熟化前米粉粘性很大的影响,要实现米粉工业化生产,在预处理工段中如何控制原料大米在洗米后进入浸泡仓时破碎率,减少干物质损失;如何克服米粉粘性大沉淀在容器底部不易出仓、不易输送等问题,迫切需要研究出一种预处理加工的新工艺技术,满足规模化、自动化、洁净化米粉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克服、补充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米粉加工预处理新工艺及其系统,满足规模化、自动化、洁净化米粉生产的需要。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米粉加工预处理新工艺,其中:包括以下步骤:(1)将大米通过刮板输送机以设定的流量按批次进入洗米仓,并在洗米仓中加入水清洗大米;(2)将清洗后的大米与水混合通过螺旋泵输送至浸泡仓,浸泡使得大米水分在20%~25%;(3)将浸泡后的大米通过浸泡仓进入振动槽内,然后进入粉碎机粉碎;(4)粉碎后的米粉由高压风机组合脉冲除尘器通过负压提料形式将米粉吸至沙克龙,同时在两个串联沙克龙沉降作用下,米粉通过关风器喂料进入第一存料喂料仓内,通过变频器控制第一存料喂料仓底部的旋转叶片的转速,第一存料喂料仓与第一定量秤联动,控制每批进入第一定量秤的米粉量,通过第一定量秤称量的米粉进入搅拌机,并在搅拌机中加入淀粉和水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之后混合物进入第二存料喂料仓,然后混合物从第二存料喂料仓进入熟化机。优选的是,所述的米粉加工预处理新工艺,其中:所述步骤(1)大米和水的质量比为1:1。优选的是,所述的米粉加工预处理新工艺,其中:所述步骤(2)大米和水的质量比为3:7;浸泡时间为2~8h,浸泡温度≤30°。优选的是,所述的米粉加工预处理新工艺,其中:所述步骤(4)混合物水分达到25%~35%。一种米粉加工预处理系统,其中:包括洗米仓,所述洗米仓的输入口连接循环水箱,所述洗米仓的输出口连接浸泡仓的输入口,所述浸泡仓的输出口连接振动槽的输入口,所述振动槽的输出口连接磨粉机的输入口,所述磨粉机的输出口连接沙克龙输入口,所述沙克龙的输出口连接关风器输入口,所述关风器的输出口连接第一存料喂料仓的输入口,所述第一存料喂料仓的输出口连接第一定量称的输入口,所述第一定量称的输出口连接搅拌机的输入口,所述搅拌机的输出口连接第二布料喂料仓的输出口,所述第二布料喂料仓的输出口连接多个熟化机的输入口,所述搅拌机的输入口还分别连接淀粉仓和碎头粉仓,所述淀粉仓和碎头粉仓的输出口均连接第二定量称的输入口,所述第二定量称的输出口连接搅拌机的输入口。优选的是,所述的米粉加工预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洗米仓中设置漂流物溢流孔,所述漂流物溢流孔下方设置废水槽;所述洗米仓下端为锥形,所述锥形圆周上安装有多个射流阀。优选的是,所述的米粉加工预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循环水箱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洗米仓,第一管道上设置水泵和球阀。优选的是,所述的米粉加工预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浸泡仓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每个所述浸泡仓的输入口均通过管道连接洗米仓的输出口,每个所述浸泡仓的顶部均设置料位计;所述浸泡仓下端为锥形,所述锥形圆周两端设置滤网。优选的是,所述的米粉加工预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振动槽包括振动槽本体和设置在振动槽本体上的多个激振器。优选的是,所述的米粉加工预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沙克龙输入口还连接风机,所述风机连接脉冲除尘器;所述沙克龙包括第一沙克龙和第二沙克龙,所述第一沙克龙和第二沙克龙上均设置关风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米粉加工预处理新工艺及其系统,可以根据原料大米的不同品种,自动选择不同的清洗模式,米和水的比例为1:1,用水量少,废水量也相应减少;螺旋泵输送过程中水与米的固液混合物,解决了清洗后的湿大米易破碎的难点,实现无破碎输送,同时水可以循环使用;浸泡仓底采用密闭型旋转出仓器解决了大米预处理工艺中最难解决的由于大米粘性大出仓困难、大米易破碎后残留在仓底后易发酵酸败影响食品卫生的问题;大米破碎率的减少,防止在浸泡过程中米浆的形成,有效减少了干物质的损失。(2)本专利技术的米粉加工预处理新工艺及其系统,过变频控制密闭型旋转出仓器的转速可以控制出仓流量;振动槽水平输送解决了多台浸泡仓分别出料输送至一台粉碎机的问题,实现多点进料输送,解决了浸泡后大米在粉碎前由于输送不当造成的破碎率高的问题;使用搅拌机对浸泡后大米的粉碎处理方法,采用5辊3次碾磨的办法,恰好一道处理达到米粉粗细度要求,且相对于传统锤片式粉碎机而言,产效高、能耗低、噪音低、无残留污染;粉碎后的米粉进入第一存料喂料仓,通过变频控制叶片转速实现对定量秤的定量喂料;与米粉的第一定量秤并联一组淀粉或粉碎后的断头米粉添加第二定量秤,通过仪表设定配方,控制主辅料的配合比例,实现自动配料后进搅拌机与一定比例的水混合均匀后,进入熟化机挤压成型;每批次混配好的大米粉应用一套轨道式智能移动链桶实现向多台熟化机供料的功能,实现全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装桶、输送、卸料。(3)本工艺全过程工艺设备及管道、仓斗,引入CIP清理,解决了大米物料水分高、粘度大,残留容易产生发酵、霉变的问题;整个预处理系统采用PLC自动控制,实现米粉加工预处理工段的全自动化控制,为米粉生产实现工业化起到关键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米粉加工预处理系统的洗米仓、浸泡仓、振动槽和磨粉机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米粉加工预处理沙克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米粉加工预处理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大米通过刮板输送机以设定的流量按批次进入洗米仓,并在洗米仓中加入水清洗大米;/n(2)将清洗后的大米与水混合通过螺旋泵输送至浸泡仓,浸泡使得大米水分在20%~25%;/n(3)将浸泡后的大米通过浸泡仓进入振动槽内,然后进入粉碎机粉碎,得到米粉;/n(4)粉碎后的米粉由高压风机组合脉冲除尘器通过负压提料形式将米粉吸至沙克龙,同时在两个串联沙克龙沉降作用下,米粉通过关风器喂料进入第一存料喂料仓内,通过变频器控制第一存料喂料仓底部的旋转叶片的转速,第一存料喂料仓与第一定量秤联动,控制每批进入第一定量秤的米粉量,通过第一定量秤称量的米粉进入搅拌机,并在搅拌机中加入淀粉和水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之后混合物进入第二存料喂料仓,然后混合物从第二存料喂料仓进入熟化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米粉加工预处理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大米通过刮板输送机以设定的流量按批次进入洗米仓,并在洗米仓中加入水清洗大米;
(2)将清洗后的大米与水混合通过螺旋泵输送至浸泡仓,浸泡使得大米水分在20%~25%;
(3)将浸泡后的大米通过浸泡仓进入振动槽内,然后进入粉碎机粉碎,得到米粉;
(4)粉碎后的米粉由高压风机组合脉冲除尘器通过负压提料形式将米粉吸至沙克龙,同时在两个串联沙克龙沉降作用下,米粉通过关风器喂料进入第一存料喂料仓内,通过变频器控制第一存料喂料仓底部的旋转叶片的转速,第一存料喂料仓与第一定量秤联动,控制每批进入第一定量秤的米粉量,通过第一定量秤称量的米粉进入搅拌机,并在搅拌机中加入淀粉和水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之后混合物进入第二存料喂料仓,然后混合物从第二存料喂料仓进入熟化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粉加工预处理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大米和水的质量比为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粉加工预处理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大米和水的质量比为3:7;浸泡时间为2~8h,浸泡温度≤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粉加工预处理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混合物水分达到25%~35%。


5.一种米粉加工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洗米仓,所述洗米仓的输入口连接循环水箱,所述洗米仓的输出口连接浸泡仓的输入口,所述浸泡仓的输出口连接振动槽的输入口,所述振动槽的输出口连接磨粉机的输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平牛再兴黄雅琪田高鹏孙雨马文杰郝鹏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东谷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