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机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599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电机冷却器,包括冷却器本体、风机和防护网罩,所述冷却器本体包括机体及机体下方安装的固定座,所述机体下端连通连接有延伸壳,所述延伸壳包括下端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外部套接安装限位环,所述延伸壳与机体连通处螺纹安装换热管,所述机体的上方两侧均嵌入固定散热网,所述散热网上端安装散热组件,所述机体内腔上壁设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机体上端开设至少一个通风口,所述风机和防护网罩关于通风口的上下方同轴固定于机体上。该发电机冷却器,风冷液冷和制冷片三者的结合能够大大提高降温效率的同时,其结构排布能够压缩冷却器的占用体积,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拆卸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电机冷却器
本技术涉及冷却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电机冷却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冷却器一般包括风机、通风柜和换热管,冷却器安装在发电机上,冷却器的内部风路与发电机的内腔相连通,为了提高散热效果,现有的冷却器往往会采取部分措施,采用增加冷却管的数量来增加换热速度,但会使冷却器体积变的庞大,且冷却器上部安装离心风机具有一定的高度,导致换热效果较缓慢。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在原有的冷却器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电机冷却器,解决了现有的冷却器大多采用增加冷却管的数量来增加换热速度,使冷却器体积变的庞大,且冷却器上部安装离心风机具有一定的高度,换热效果较缓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电机冷却器,包括冷却器本体、风机和防护网罩,所述冷却器本体包括机体及机体下方安装的固定座,所述机体下端连通连接有延伸壳,所述延伸壳包括下端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外部套接安装限位环,所述延伸壳与机体连通处螺纹安装换热管,所述机体的上方两侧均嵌入固定散热网,所述散热网上端安装散热组件,所述机体内腔上壁设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机体上端开设至少一个通风口,所述风机和防护网罩关于通风口的上下方同轴固定于机体上。本技术中的一种发电机冷却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器本体通过延伸壳的固定管与发电机内腔卡槽连接,且固定管与发电机为拆卸安装结构。本技术中的一种发电机冷却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延伸壳与机体为一体化结构,延伸壳为中空结构,延伸壳与机体的内腔相互连通。本技术中的一种发电机冷却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热管两端均横向贯穿并延伸至冷却器本体的机体外部。本技术中的一种发电机冷却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多个紧密排布的散热翅片及散热翅片下端中心固定的安装板。本技术中的一种发电机冷却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翅片表面涂覆有吸热涂层,吸热涂层为黑铬涂层,散热翅片纵截面呈“V”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该发电机冷却器,通过风机转动将热能从发电机内腔经换热管吸入到机体中,再通过通风口排出到冷却器本体的外部,换热管已经带走了大部分热能,使风机作为辅助的降温器件,风冷液冷和制冷片三者的结合能够大大提高降温效率的同时,其结构排布能够大大减小冷却器的占用体积,且固定管与发电机为拆卸安装结构,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拆卸检修。(2)、该发电机冷却器,通过机体的上方两侧均嵌入固定散热网,便于热能的输出,且散热网上还固定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多个紧密排布的“V”型散热翅片,能够对散热网上方进行保护,同时外部自然风能够带走吸热涂层所吸收的热能,具有好的引出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固定管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散热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冷却器本体,2、延伸壳,3、固定管,4、限位环,5、换热管,6、散热网,7、散热组件,8、半导体制冷片,9、通风口,10、风机,11、防护网罩,12、散热翅片,13、吸热涂层,14、机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发电机冷却器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发电机冷却器,包括冷却器本体1、延伸壳2、固定管3、限位环4、换热管5、散热网6、散热组件7、半导体制冷片8、通风口9、风机10、防护网罩11、散热翅片12、吸热涂层13和机体14,冷却器本体1包括机体14及机体14下方安装的固定座,机体14下端连通连接有延伸壳2,延伸壳2包括下端的固定管3,固定管3外部套接安装限位环4,延伸壳2与机体14连通处螺纹安装换热管5,机体14的上方两侧均嵌入固定散热网6,散热网6上端安装散热组件7,机体14内腔上壁设有半导体制冷片8,机体14上端开设至少一个通风口9,风机10和防护网罩11关于通风口9的上下方同轴固定于机体14上;冷却器本体1通过延伸壳2的固定管3与发电机内腔卡槽连接,且固定管3与发电机为拆卸安装结构,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拆卸检修的情况下,保证对发电机较好的制冷效果;延伸壳2与机体14为一体化结构,延伸壳2为中空结构,延伸壳2与机体14的内腔相互连通,内部连通便于热能疏导;换热管5两端均横向贯穿并延伸至冷却器本体1的机体14外部,便于换热管5与外部管道连接;散热组件7包括多个紧密排布的散热翅片12及散热翅片12下端中心固定的安装板,能够对散热网6上方进行保护的同时,加速热能的传导;散热翅片12表面涂覆有吸热涂层13,吸热涂层13为黑铬涂层,散热翅片12纵截面呈“V”型,“V”型的散热翅片12能够对散热网6散出的热能吸收排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首先将冷却器本体1的固定管3插入发电机上表面预留的连接口中,固定管3外侧的限位环4将相连位置进行保护密封,冷却器本体1通过固定座螺纹安装在发电机外侧,换热管5与外部流体管道连接,按住完毕可进行操作使用;将外部换热器和抽吸泵打开,开启液冷循环,再将风机10和半导体制冷片8通过控制键打开,风机10转动将热能从发电机内腔经换热管5吸入到机体14中,再通过通风口9排出到冷却器本体1的外部,换热管5已经带走了大部分热能,使风机10作为辅助的降温器件;风冷液冷和制冷片三者的结合能够大大提高降温效率的同时,其结构排布能够大大减小冷却器的占用体积,且固定管3与发电机为拆卸安装结构,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拆卸检修的情况下,保证对发电机较好的制冷效果;机体14的上方两侧均嵌入固定散热网6,便于热能的输出,且散热网6上还固定散热组件7,散热组件7包括多个紧密排布的“V”型散热翅片12,能够对散热网6上方进行保护,同时外部自然风能够带走吸热涂层13所吸收的热能,具有好的引出效果,这就是该发电机冷却器的工作原理,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电机冷却器,包括冷却器本体、风机和防护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本体包括机体及机体下方安装的固定座,所述机体下端连通连接有延伸壳,所述延伸壳包括下端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外部套接安装限位环,所述延伸壳与机体连通处螺纹安装换热管,所述机体的上方两侧均嵌入固定散热网,所述散热网上端安装散热组件,所述机体内腔上壁设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机体上端开设至少一个通风口,所述风机和防护网罩关于通风口的上下方同轴固定于机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电机冷却器,包括冷却器本体、风机和防护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本体包括机体及机体下方安装的固定座,所述机体下端连通连接有延伸壳,所述延伸壳包括下端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外部套接安装限位环,所述延伸壳与机体连通处螺纹安装换热管,所述机体的上方两侧均嵌入固定散热网,所述散热网上端安装散热组件,所述机体内腔上壁设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机体上端开设至少一个通风口,所述风机和防护网罩关于通风口的上下方同轴固定于机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电机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本体通过延伸壳的固定管与发电机内腔卡槽连接,且固定管与发电机为拆卸安装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世信林建忠姚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恒强冷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