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步发电机转子引接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5989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4:01
一种同步发电机转子引接线结构,属于电机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引接线结构设有类圆柱体状的转子磁极和类圆柱体状励磁机电枢,转子磁极和励磁机电枢通过轴连接,转子磁极和励磁机电枢之间设有连接部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转子接线结构采用固定环、固定夹装配、引线支架和引线夹组成的三组固定装置,有效缓解磁极引出线、极间连线、连接片以及连接铜排的径向和轴向的振动,保证转子引接线在电机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步发电机转子引接线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引接线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同步发电机转子引接线结构。
技术介绍
矿业和煤炭始终是工业的基础支撑,近年来矿用电动轮车辆市场规模在稳步提升,矿用电动轮车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发电机作为该类车辆必须的核心设备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装载机、推土机、矿用自卸车等矿用电动轮车辆作业环境粉尘大,运行过程中振动大,因此对同步发电机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刷励磁发电机由同步主发电机、与主发电机同轴的旋转式励磁机和旋转整流装置构成。主发电机转子磁极与励磁机电枢之间引接线在矿山作业环境下易发生故障,因此转子引接线结构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整机的运行可靠性,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现有发电机存在以下问题:1.转子磁极与励磁机电枢之间距离较近、径向接线位置有高度差,引接线结构接线复杂、不易拆卸、维护不方便。2.电机运行过程中振动较大,磁极引出线、极间连线、连接片以及连接铜排厚度方向尺寸较薄,在振动情况下易发生断裂。3.连接片浸漆固定后,位置易发生变动与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同步发电机转子引接线结构,该结构不仅可以提升转子引接线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更能实现拆解方便便捷以及其通用性能的提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引接线结构设有类圆柱体状的转子磁极和类圆柱体状励磁机电枢,转子磁极和励磁机电枢通过轴连接,转子磁极和励磁机电枢之间设有连接部分。进一步的,转子磁极侧面设有数个磁极,相邻磁极之间通过磁极连线连接,转子磁极靠近励磁机电枢的一端的面设有类圆环状转子磁轭端板a,磁轭端板a外围与磁极通过磁轭挡台a连接,磁轭挡台a厚度大于磁轭端板a的厚度,磁轭端板a形成下凹区域。磁轭挡台a端的磁极上设有圆环状固定环,磁极设有磁极引出线a和磁极引出线b均与固定环连接,固定环内设有固定片和连接片,固定片和连接片均指向圆心方向,其中固定片与磁轭挡台a相连,磁轭端板a的外边缘处设有固线夹装配,固线夹装配竖直方向为中间凸起类凸字状结构,水平方向为弧形底座与磁轭端板a的边缘贴合,连接片与固线夹装配连接。进一步的,连接部分设有圆环状引线支架,引线支架外围设有引线夹,引线夹中间设有通孔,通孔上方为可拆卸压盖,压盖上设有螺丝;连接部分设有类Z状连接铜排,连接铜排的中间边置入引线夹中间的通孔内压紧,旋紧螺丝,连接铜排另两条边分别与连接片连接和励磁机电枢连接。进一步的,连接铜排主体为片状,其中与连接片连接的边设有腰型孔,与励磁机电枢连接的边上设有圆孔。有益效果:1.多段式引接线结构:转子磁极与励磁机电枢之间引接线结构,保证转子浸漆后,安装方便,并便于拆解与维护。2.转子接线结构固定方式:本技术转子接线结构采用固定环、固定夹装配、引线支架和引线夹组成的三组固定装置,有效缓解磁极引出线、极间连线、连接片以及连接铜排的径向和轴向的振动,保证转子引接线在电机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3.连接铜排安装孔采用腰型孔结构,方便根据实际安装情况进行调整,提高通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转子磁极的磁轭端板a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转子磁极、连接部分和励磁机电枢连接后的轴向剖视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转子磁极的磁轭端板b端的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转子磁极、连接部分和励磁机电枢连接后的轴向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固线夹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中连接铜排的主视图。图7为本技术中连接铜排的右视图。图8为引线支架与引线夹轴向示意图。如图,1.连接片,2.磁极引出线a,3.固定环,4.极间连线,5.固定片,6.固线夹装配,7.连接铜排,8.引线夹,9.引线支架,10.磁轭端板a,11.极间连接排,12.磁极引线,13.固定块,14.电缆,15.磁轭端板b,16.电缆固定夹,17.磁极引出线b,18.轴,19.磁轭挡台a。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引接线结构设有类圆柱体状的转子磁极和类圆柱体状励磁机电枢,转子磁极和励磁机电枢通过轴18连接,转子磁极和励磁机电枢之间设有连接部分。其中转子磁极侧面设有数个磁极,相邻磁极之间通过磁极连线4连接,转子磁极靠近励磁机电枢的一端的面设有类圆环状转子磁轭端板a10,磁轭端板a10外围与磁极通过磁轭挡台a19连接,磁轭挡台a19厚度大于磁轭端板a10的厚度,磁轭端板a10形成下凹区域。磁轭挡台a19端的磁极上设有圆环状固定环3,磁极设有磁极引出线a2和磁极引出线b17均与固定环3连接,固定环3内设有固定片5和连接片1,固定片5和连接片1均指向圆心方向,其中固定片5与磁轭挡台a19相连,磁轭端板a10的外边缘处设有固线夹装配6,固线夹装配6竖直方向为中间凸起类凸字状结构,水平方向为弧形底座与磁轭端板a10的边缘贴合,连接片1与固线夹装配6连接。连接部分设有圆环状引线支架9,引线支架9外围设有引线夹8,引线夹8中间设有通孔,通孔上方为可拆卸压盖,压盖上设有螺丝;连接部分设有类Z状连接铜排7,连接铜排7的中间边置入引线夹8中间的通孔内压紧,旋紧螺丝,连接铜排另两条边分别与连接片1连接和励磁机电枢连接。连接铜排7主体为片状,其中与连接片1连接的边设有腰型孔,与励磁机电枢连接的边上设有圆孔。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结构分为四段式,分别为磁极引出线极间连线4、连接片1和连接铜排7。第一段是由主发电机转子磁极引出的磁极引出线,磁极引出线采用Z型折弯结构,实现与极间连线4搭焊,增大引接线接触面积,提高引接线的载荷,完成磁极与磁极之间的导电。连接片1采用L型折弯结构,与极间连线4之间同样采用搭焊焊接方式,增大焊接面积和接触面积,增强引接线结构电气与机械的安全可靠性。用螺栓与螺母将连接片1与连接铜排7把接牢固,连接铜排7与励磁机电枢通过螺杆与螺母固定牢固,有助于主发电机转子与励磁机电枢分别浸漆以及浸漆后的安装,利于励磁机电枢与引接线的拆解,便于转子引接线结构的维护。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转子引接线结构充分考虑接线结构的安全可靠性,避免振动对转子引接线结构产生影响,因此增加三组固定装置,如下所示:磁极引出线与极间连线4的固定传统转子引接线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每个磁极首尾磁极引线12都从磁极下方引出,用固定块13将磁极引线12牢固把接,并用极间连接排11完成磁极与磁极之间的导电,固定块13通过磁轭挡台b径向固定和螺栓把接的方式与转子磁轭端板b15可靠固定。该结构所用部件繁多,结构复杂,随着电机振动固定块13与极间连接排11易发生松动,导致磁极引线损坏或接触不良。本实施例采用一体固化式结构。磁极引出线与极间连线4搭焊后与材质为二苯醚无纬带的固定环3、固定环3与支撑固定固定环的固定片5间用绑扎绳绑扎牢固,固定环安装前用多胶云母带半叠包1次,安装后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步发电机转子引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设有类圆柱体状的转子磁极和类圆柱体状励磁机电枢,转子磁极和励磁机电枢通过轴(18)连接,转子磁极和励磁机电枢之间设有连接部分;其中转子磁极侧面设有数个磁极,相邻磁极之间通过磁极连线(4)连接,转子磁极靠近励磁机电枢的一端的面设有类圆环状转子磁轭端板a(10),磁轭端板a(10)外围与磁极通过磁轭挡台a(19)连接,磁轭挡台a(19)厚度大于磁轭端板a(10)的厚度,磁轭端板a(10)形成下凹区域;磁轭挡台a(19)端的磁极上设有圆环状固定环(3),磁极设有磁极引出线a(2)和磁极引出线b(17)均与固定环(3)连接,固定环(3)内设有固定片(5)和连接片(1),固定片(5)和连接片(1)均指向圆心方向,其中固定片(5)与磁轭挡台a(19)相连,磁轭端板a(10)的外边缘处设有固线夹装配(6),固线夹装配(6)竖直方向为中间凸起类凸字状结构,水平方向为弧形底座与磁轭端板a(10)的边缘贴合,连接片(1)与固线夹装配(6)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步发电机转子引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设有类圆柱体状的转子磁极和类圆柱体状励磁机电枢,转子磁极和励磁机电枢通过轴(18)连接,转子磁极和励磁机电枢之间设有连接部分;其中转子磁极侧面设有数个磁极,相邻磁极之间通过磁极连线(4)连接,转子磁极靠近励磁机电枢的一端的面设有类圆环状转子磁轭端板a(10),磁轭端板a(10)外围与磁极通过磁轭挡台a(19)连接,磁轭挡台a(19)厚度大于磁轭端板a(10)的厚度,磁轭端板a(10)形成下凹区域;磁轭挡台a(19)端的磁极上设有圆环状固定环(3),磁极设有磁极引出线a(2)和磁极引出线b(17)均与固定环(3)连接,固定环(3)内设有固定片(5)和连接片(1),固定片(5)和连接片(1)均指向圆心方向,其中固定片(5)与磁轭挡台a(19)相连,磁轭端板a(10)的外边缘处设有固线夹装配(6),固线夹装配(6)竖直方向为中间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娜滕强王新李建超张春红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日牵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