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框架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596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制药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支撑框架及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支撑框架包括:固定连接以支撑电气装置的多条管道,所述多条管道相互贯通且所述多条管道的内部空间用于收容电缆,所述多条管道的管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或维修所述电缆的操作手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支撑框架及电子设备,能够省去传统桥架占用的安装空间,减小模块化电子设备整体占用的安装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框架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制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撑框架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的各个行业,模块化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例如,在制药行业,利用钢结构框架作为支撑,以模块的方式将工艺设备高度整合,从而节省空间,提高制药厂房的空间利用率。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整合在一个模块中的电子设备需要通过电缆进行连接,用于支撑电缆的控制桥架会占用大量的空间,导致空间利用率仍然不够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框架及电子设备,能够减小模块化电子设备占用的安装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支撑框架,包括:固定连接以支撑电气装置的多条管道,所述多条管道相互贯通且所述多条管道的内部空间用于收容电缆,所述多条管道的管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或维修所述电缆的操作手孔。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支撑框架、设置在所述多条管道内的电缆、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的电气装置,所述电缆与所述电气装置电连接。本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支撑框架包括:固定连接以支撑电气装置的多条管道,所述多条管道相互贯通且所述多条管道的内部空间用于收容电缆,所述多条管道的管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或维修所述电缆的操作手孔,从而能够利用操作手孔将电缆安装在所述多条管道内,利用多条管道既实现了电气装置的支撑,又实现了电缆的安装固定,即,多条管道在作为框架实现支撑作用的同时承担了控制桥架的功能,进而节省了安装控制桥架的空间,减小了模块化电子设备占用的安装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另外,所述操作手孔设置在所述多条管道的连接处。由于在多条管道的连接处管路存在分叉,因此,通过将操作手孔设置在所述多条管道的连接处,能够更加方便的将电缆安装进合适的管道中,提高了电缆安装及维护的便利性。另外,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覆盖在所述操作手孔上的盖板。如此设置,能够避免电缆外露造成的安全问题。另外,所述盖板朝向所述操作手孔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垫片。如此设置,避免了外部的灰尘、水分等杂质经由盖板和操作手孔之间的缝隙到达电缆上,进而实现防尘、防水搽拭。另外,所述盖板经由螺栓固定在所述多条管道上。另外,所述多条管道包括用于安装电缆和电气控制部件的第一管道、以及用于安装电缆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管道的截面积。如此设置,能够在实现电缆和电气控制部件安装的前提下,使得多条管路占用空间较小、且制造多条管路的材料使用较少。另外,所述第一管道的管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或维修电缆和电气控制部件的维修孔、以及覆盖在所述维修孔上的翻盖,所述维修孔位于所述第一管道的直段处。另外,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翻盖开合的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与所述翻盖相连。另外,所述多条管道的管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电气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多条管道上的进线底座,所述进线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电缆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通孔正对设置,所述电缆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安装孔延伸至所述电气装置内部。如此设置,能够避免电气装置上的电缆在进入管道之前存在外露的部分,提高了整个模块化电子设备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支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支撑框架100,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连接以支撑电气装置的多条管道11,所述多条管道11相互贯通且所述多条管道11的内部空间用于收容电缆,所述多条管道11的管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或维修所述电缆的操作手孔12。其中,多条管道11可以为两条或两条以上管道,多条管道11固定连接可以是以任意方式连接,此处不做限定,多条管道11相互贯通可以是任意两条管道之间均是直接或间接连通的,多条管道11中任意一条的横截面均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方形、跑道型等,所述多条管道的材质可以为不锈钢,此处不做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框架100中用于支撑电气装置的管道均相互贯通,即,管道的内部空间全部可用于收容电缆。可以理解的是,支撑框架100也可以还包括仅用于支撑电气装置的管道,即,支撑框架100的管道部分用于支撑及收容电缆、另一部分仅作支撑作用,此处不做限定。具体的说,所述操作手孔12设置在所述多条管道11的连接处,由于在多条管道11的连接处管路存在分叉,因此,通过将操作手孔12设置在所述多条管道11的连接处,能够更加方便的将电缆安装进合适的管道中,提高了电缆安装及维护的便利性。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所述多条管道11需要相互贯通,因此,在多条管道11的连接处内部需要进行开孔以实现贯通,开孔处可以进行适当的打磨处理,使得开孔处圆滑无毛刺,防止刮伤电缆,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所述操作手孔12设置在所述多条管道11的连接处,从而有利于对多条管道11的连接处的内部贯通处理、以及打磨处理。可选的,所述支撑框架100还可以包括:覆盖在所述操作手孔12上的盖板13,如此设置,能够避免电缆外露造成的安全问题,具体的,所述盖板13经由螺栓固定在所述多条管道11上。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盖板13朝向所述操作手孔12的一侧还可以设置密封垫片(图未示),其中,密封垫片可以为橡胶材质,如此设置,避免了外部的灰尘、水分等杂质经由盖板13和操作手孔12之间的缝隙到达电缆上,进而实现防尘、防水搽拭。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多条管道11包括用于安装电缆和电气控制部件的第一管道111、以及用于安装电缆的第二管道112,所述第一管道111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管道112的截面积,即,第一管道111的顶部及两侧加宽、加高,其中,电气控制部件用于信号收集及自动化控制,其可以为远程IO模块,阀岛等,如此设置,能够在实现电缆和电气控制部件安装的前提下,使得多条管路占用空间较小、且制造多条管路的材料使用较少。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管道111的管壁上还可以设置有用于安装或维修电缆和电气控制部件的维修孔14、以及覆盖在所述维修孔14上的翻盖15,所述维修孔14位于所述第一管道111的直段处(管道呈直线形或弯曲幅度很小),其中,维修孔14可以位于第一管道111的上壁,即,第一管道111的直段处可整体朝上掀开,以便于电缆和电气控制部件的安装或维修。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架100还可以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翻盖15开合的液压杆(图未示),所述液压杆与所述翻盖15相连,如此设置,能够避免翻盖15被不小心拉开,提高了安全性。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线缆数量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以支撑电气装置的多条管道,所述多条管道相互贯通且所述多条管道的内部空间用于收容电缆,所述多条管道的管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或维修所述电缆的操作手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以支撑电气装置的多条管道,所述多条管道相互贯通且所述多条管道的内部空间用于收容电缆,所述多条管道的管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或维修所述电缆的操作手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孔设置在所述多条管道的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覆盖在所述操作手孔上的盖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操作手孔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垫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经由螺栓固定在所述多条管道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管道包括用于安装电缆和电气控制部件的第一管道、以及用于安装电缆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管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丽张纪杰马聪郝晶英张立军周凡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森松制药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