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输送带X射线实时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5623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输送带钢丝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体化输送带X射线实时检测装置,包括X射线发射箱及铅防护箱、控制主机箱、X射线接收箱和外部连接端,还包括一个整箱体容纳上述部件单元,X射线发射箱及铅防护箱、控制主机箱、外部连接端安装在整箱体底部;X射线接收箱安装在整箱体顶部;整箱体上设置有输送带通过廊道,输送带通过廊道的前后侧开口,X射线接收箱和X射线发射箱及铅防护箱分别位于输送带通过廊道的上方和下方。让输送带从输送带通过廊道通过,X射线束从X射线发射箱发出,准确通过铅防护箱准直器穿透输送带后,准确进入X射线接收箱成像。通过一体化设计,加强检测装置的防尘,防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了检测装置的IP等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输送带X射线实时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输送带钢丝芯检测
,具体为一体化输送带X射线实时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895年伦琴首先发现了X射线,此后随着人们展开了对X射线的物性研究和应用开发,X射线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无损检测、医疗、军事、工业探伤、施工、航海等领域;但最初X射线只用于检测静态物体,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飞跃,也对输送带上运行的物体实时检测技术,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985年德国海曼股份公司专利技术了一种行李安检装置,中国专利号85107860,该装置利用X光透射原理和光电技术将被测物体的图像呈现出来,这项技术开创了X射线用于检测输送带上物品的先河;该装置是在输送带的两侧分布一个X射线发射源和一个探测器,通过扫描设备和可编程放大器将X光信号处理成电信号,然后通过图像存储器和显示器将电信号处理成图像信号并在显示器上呈现;该装置通过连接输送带的信号发送器控制扫描设备的扫描率和输送速度的系数保持恒定,X光发射器和图像存储器还可以随输送设备的启停而启停,这样得到的图像是连续的,不会因输送带停止而产生无效信号,做到了智能实时检测;随后的输送带钢丝芯X射线检测就是源于此类技术,但由于输送带运行速度比行李快得多,最新的运行速度高达7m/s,所以检测速度一直不能满足输送带运行速度。随后,申请号为01130952.0的专利就将这项技术应用在了输送带钢丝芯检测上,但受当时的软硬件技术的限制,存在硬件电路落后、成本高、速度慢、精度低等缺陷,且当时的图像识别技术不够成熟,图像呈现效果很不理想,再加上当时的PC机处理速度不够,能够识别的最小断头应该在3厘米以上,远不能满足输送带安全检测的要求,对于现代高速输送带检测没有任何意义。申请号为200810052416.2的专利又提供了一种高速X光强力输送带检测系统,在信号采集和处理技术上做了改进,但依然存在扫描速度及分辨率不够高,IC芯片处理速度低,信号采集传输速度慢等缺陷,且软件无法自动识别断头、接头抽动等现象,仍然要靠肉眼来判断,另外没有对该系统做防护措施,不能满足现在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申请号为201120558384.0的专利提供一种高速的、灵活的输送带钢丝芯X射线实时检测装置。但分体结构依然存在IP等级不足,无法适应高粉尘、高泥水煤矿井下特殊地理环境的长期使用;检测装置的辐射安全范围太大;无法在空间有限的井道安装、使用;需要现场组装并将非常狭窄的X射线发射箱和X射线接收箱射线窗口对准;平坦的X射线发射箱和窗口容易积灰或者物料而造成堵塞,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分体钢丝芯X射线实时检测装置存在IP等级不足,无法适应高粉尘、高泥水煤矿井下特殊地理环境的长期使用;检测装置的辐射安全范围太大;无法在空间有限的井道安装、使用;需要现场组装并将非常狭窄的X射线发射箱和X射线接收箱射线窗口对准;平坦的X射线发射箱和窗口容易积灰或者物料堵塞,针对分体检测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速的、灵活的一体化输送带X射线实时检测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体化输送带X射线实时检测装置,包括X射线发射箱及铅防护箱、控制主机箱、X射线接收箱和外部连接端,还包括一个整箱体容纳上述部件单元,X射线发射箱及铅防护箱、控制主机箱、外部连接端安装在整箱体底部;X射线接收箱安装在整箱体顶部;整箱体上设置有输送带通过廊道,输送带通过廊道的前后侧开口,X射线接收箱和X射线发射箱及铅防护箱分别位于输送带通过廊道的上方和下方,检测输送带时,让输送带从输送带通过廊道通过,X射线束从X射线发射箱发出,准确通过铅防护箱准直器穿透输送带后,准确进入X射线接收箱成像。上述的一体化输送带X射线实时检测装置,整箱体上在输送带通过廊道的左侧位置处设置有可拆卸挡块,廊道的上面、下面、右侧面都为整箱体的板面,廊道的左侧面为可拆卸挡块的板面。拆掉可拆卸挡块后,输送带通过廊道的左侧开有缺口,方便输送带置于输送带通过廊道内。上述的一体化输送带X射线实时检测装置,输送带通过廊道的下面后半部分向下倾斜。输送带上掉落的物料可由斜面滑出输送带通过廊道,避免堵塞廊道。上述的一体化输送带X射线实时检测装置,输送带通过廊道的的上面、下面都开有X射线窗口,X射线窗口通过钢化玻璃密封。钢化玻璃可以密封窗口,提高检测装置的IP等级,同时X射线通过钢化玻璃后不会衰减过大而影响检测质量。上述的一体化输送带X射线实时检测装置,整箱体的外侧还安装有工业空调,用于给检测装置降温。上述的一体化输送带X射线实时检测装置,X射线发射箱位于输送带通过廊道的竖直中轴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一体化设计,加强检测装置的防尘,防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了检测装置的IP等级;一体化设计也免除了现场对准的复杂性和错位风险;将检测装置辐射范围缩小至少2倍以上;倾斜的廊道底部降低了廊道堵塞的可能性;U型开口使得整个装置安装更加方便快捷,更加适合煤矿井下特殊地理环境的使用;方便后期维护。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廊道斜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X射线发射箱及铅防护箱、2为控制主机箱、3为X射线接收箱、4为输送带通过廊道、5为可拆卸挡块、6为工业空调、7为外部连接端、8为倾斜的廊道底部。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将所有部件固定在整箱体内,对准、密封,打开可拆卸挡块5,整体推入,输送带进入输送带通过廊道4,固定可拆卸挡块5。如图1至图3所示,一体化输送带X射线实时检测装置,所有必要的部件固定于一个整箱体。正箱体内包括X射线发射箱及铅防护箱1、控制主机箱2、X射线接收箱3和外部连接端7,X射线发射箱及铅防护箱1、控制主机箱2、外部连接端7固定在整箱体底部、X射线接收箱3固定在整箱体顶部,工业空调6固定在整箱体左外侧。整箱体上设置有输送带通过廊道4,输送带通过廊道4的前后侧开口,X射线接收箱3和X射线发射箱及铅防护箱1分别位于输送带通过廊道4的上方和下方,整箱体上在输送带通过廊道4的左侧位置处设置有可拆卸挡块5,廊道的上面、下面、右侧面都为整箱体的板面,廊道的左侧面为可拆卸挡块5的板面。输送带通过廊道4的下面后半部分向下倾斜,输送带通过廊道4的的上面、下面都开有X射线窗口,X射线窗口通过钢化玻璃密封。所述X射线发射箱中安装有X射线发射源和发射源控制箱,铅防护箱中安装有X光准直器,所述X射线接收箱3中安装有X射线接收板,所述控制主机箱2中安装有主控板和本安电源。所述X射线发射源、X射线接收板、主控板均与本安电源的电源输出端口相连,X射线发射源的控制端与主控板相连,X射线接收板的通信端与主控板相连,主控板的通信端口通过光缆与上位机计算机相连。外部电源及计算机也通过整箱体右侧部外部连接端7和本安电源、主控板连接及通讯。整机箱体全部封闭,加强检测装置的防尘,防水能力,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化输送带X射线实时检测装置,包括X射线发射箱及铅防护箱(1)、控制主机箱(2)、X射线接收箱(3)和外部连接端(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整箱体容纳上述X射线发射箱及铅防护箱(1)、控制主机箱(2)、X射线接收箱(3)和外部连接端(7),X射线发射箱及铅防护箱(1)、控制主机箱(2)、外部连接端(7)安装在整箱体底部;X射线接收箱(3)安装在整箱体顶部;整箱体上设置有输送带通过廊道(4),输送带通过廊道(4)的前后侧开口,X射线接收箱(3)和X射线发射箱及铅防护箱(1)分别位于输送带通过廊道(4)的上方和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输送带X射线实时检测装置,包括X射线发射箱及铅防护箱(1)、控制主机箱(2)、X射线接收箱(3)和外部连接端(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整箱体容纳上述X射线发射箱及铅防护箱(1)、控制主机箱(2)、X射线接收箱(3)和外部连接端(7),X射线发射箱及铅防护箱(1)、控制主机箱(2)、外部连接端(7)安装在整箱体底部;X射线接收箱(3)安装在整箱体顶部;整箱体上设置有输送带通过廊道(4),输送带通过廊道(4)的前后侧开口,X射线接收箱(3)和X射线发射箱及铅防护箱(1)分别位于输送带通过廊道(4)的上方和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输送带X射线实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整箱体上在输送带通过廊道(4)的左侧位置处设置有可拆卸挡块(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平江中伟王荣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慧达澳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