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湖泊微塑料沉降量和再悬浮量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56026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湖泊微塑料测量,具体涉及一种浅水湖泊微塑料沉降量和再悬浮量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架、第一框架、第二框架、水体微塑料捕获器和大气微塑料捕获器;所述支架包括竖杆以及设置在竖杆上部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位于第二支撑件的下方;所述第一框架悬挂在第一支撑件上;所述水体微塑料捕获器为顶部敞口容器,其被固定在第一框架内;所述第二框架固定在第二支撑件上;所述大气微塑料捕获器为顶部敞口容器,其被固定在第二框架内。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同时得出湖泊微塑料总沉降量、微塑料大气沉降量以及微塑料再悬浮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浅水湖泊微塑料沉降量和再悬浮量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湖泊微塑料测量,具体涉及一种浅水湖泊微塑料沉降量和再悬浮量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微塑料是指环境中小于5mm的塑料颗粒,大多数微塑料的密度在0.8-1.4kg/m3范围内。由于用途多、来源广,因此广泛分布在湖泊、水库和河流等地表水环境中,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新型污染物。一般而言,密度较大的微塑料在进入水系统中后会在重力作用下富集到沉积物中。但由于其质量相对较低,沉积物中微塑料易被水动力作用扰动返回上覆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尤其是浅水湖泊,底部沉积物质易受风浪影响发生再悬浮。因此,沉降-再悬浮是微塑料在浅水湖泊中的主要迁移过程。目前,浅水湖泊中微塑料迁移过程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尤其是缺少准确量化湖泊微塑料沉降-再悬浮过程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量化浅水湖泊微塑料的沉降-再悬浮过程,专利技术了一种微塑料沉降-再悬浮测量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可同时得出微塑料大气沉降量、湖泊微塑料总沉降量以及微塑料再悬浮量。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浅水湖泊微塑料沉降量和再悬浮量测量装置,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浅水湖泊微塑料沉降量和再悬浮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第一框架(1)、第二框架(2)、水体微塑料捕获器(3)和大气微塑料捕获器(4);/n所述支架包括用于插入底泥的竖杆(5)以及设置在所述竖杆(5)上部的第一支撑件(6)和第二支撑件(7);所述第一支撑件(6)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件(7)的下方;/n所述第一框架(1)悬挂在所述第一支撑件(6)上;所述水体微塑料捕获器(3)为顶部敞口容器,其被固定在所述第一框架(1)内;/n所述第二框架(2)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件(7)上;所述大气微塑料捕获器(4)为顶部敞口容器,其被固定在所述第二框架(2)内;/n测量时,所述第一框架(1)及其内部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浅水湖泊微塑料沉降量和再悬浮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第一框架(1)、第二框架(2)、水体微塑料捕获器(3)和大气微塑料捕获器(4);
所述支架包括用于插入底泥的竖杆(5)以及设置在所述竖杆(5)上部的第一支撑件(6)和第二支撑件(7);所述第一支撑件(6)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件(7)的下方;
所述第一框架(1)悬挂在所述第一支撑件(6)上;所述水体微塑料捕获器(3)为顶部敞口容器,其被固定在所述第一框架(1)内;
所述第二框架(2)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件(7)上;所述大气微塑料捕获器(4)为顶部敞口容器,其被固定在所述第二框架(2)内;
测量时,所述第一框架(1)及其内部的水体微塑料捕获器(3)完全浸没在水中;所述第二框架(2)及其内部的大气微塑料捕获器(4)位于水面上方;所述水体微塑料捕获器(3)和所述大气微塑料捕获器(4)的顶部开口保持水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6)为垂直固定在所述竖杆(5)上的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框架(1)悬挂在所述第一横杆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7)为垂直固定在所述竖杆(5)上的第二横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禹孙标赵胜男史小红张生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