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可调红外感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5479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体可调红外感应器,包括壳体、感应部和控制部,控制部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孔,感应部插接在安装孔内,感应部能够感应距离人体的距离和外界亮度,控制部包括电路板和用于调节感应部感应机制的第一旋钮、第二旋钮和第三旋钮,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组件,电路板通过固定组件设置在壳体的内部,第一旋钮、第二旋钮和第三旋钮设置插接在壳体内,感应部插接在安装孔内的一端与电路板电连接,第一旋钮、第二旋钮和第三旋钮与电路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红外感应器的控制部与感应部设为一个整体,并增加了三个调节按钮,消除了连接线对灯具的影响,方便了消费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可调红外感应器
本技术涉及照明设备
,尤其涉及一体可调红外感应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用在吸顶灯上的红外感应器基本上都是分体的,红外感应器都是与底座或者是灯罩连接固定的,也就是说感应接收部分和控制部分是通过连接线的,这样的话在安装操作方面和灯具发光都有影响,特别是连接线部分可能会在发光的时候产生阴影,并且市面上的红外感应器大都是两个档位控制或者不带档位控制,消费者能够调节的方式较少。中国专利CN201922121592.3公开了专利名称为一种一体式人体感应LED照明灯的专利,其技术要点在于:一种一体式红外感应灯具,包括灯具本体,还包括第一端盖和红外感应器,所述第一端盖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灯具本体的一端,所述红外感应器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端盖内。将红外感应器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端盖内,且第一端盖与灯具本体可拆卸地连接,当红外感应器出现故障时,便于进行更换;红外感应器与端盖一体化设置,不会影响灯具的外观;用户可以选择带红外感应器的端盖,也可以选择不带红外感应器的端盖,其安装拆卸方便,且不会影响灯具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可调红外感应器,包括壳体(1)、感应部(2)和控制部(3),控制部(3)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孔(13),感应部(2)插接在安装孔(13)内,感应部(2)能够感应距离人体的距离和外界亮度,控制部(3)包括电路板(31)和用于调节感应部(2)感应距离的第一旋钮(32)、用于调节感应部(2)感应时间的第二旋钮(33)和用于调节感应部(2)感应亮度第三旋钮(34),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组件(14),电路板(31)通过固定组件(14)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第一旋钮(32)、第二旋钮(33)和第三旋钮(34)设置插接在壳体(1)内,感应部(2)插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可调红外感应器,包括壳体(1)、感应部(2)和控制部(3),控制部(3)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孔(13),感应部(2)插接在安装孔(13)内,感应部(2)能够感应距离人体的距离和外界亮度,控制部(3)包括电路板(31)和用于调节感应部(2)感应距离的第一旋钮(32)、用于调节感应部(2)感应时间的第二旋钮(33)和用于调节感应部(2)感应亮度第三旋钮(34),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组件(14),电路板(31)通过固定组件(14)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第一旋钮(32)、第二旋钮(33)和第三旋钮(34)设置插接在壳体(1)内,感应部(2)插接在安装孔(13)内的一端与电路板(31)电连接,第一旋钮(32)、第二旋钮(33)和第三旋钮(34)与电路板(31)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可调红外感应器,其特征在于:壳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固定组件(14)设置在壳体(1)内部,固定组件(14)包括固定件(141)、预留槽(142)和定位板(143),固定件(141)设置在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连接处,固定件(141)的数量设置为2个,固定件(141)对称分布在未设置第一旋钮(32)、第二旋钮(33)和第三旋钮(34)的下壳体(12)侧壁,固定件(141)设置为J型结构,固定件(141)能够将电路板(31)固定在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连接处,预留槽(142)设置在固定件(141)与下壳体(12)之间,定位板(143)设置在预留槽(1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正宁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