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合成塔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5411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氨合成塔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的两端设置有管箱,所述装置壳体的下方设置有支座,所述装置壳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管板,所述装置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号接管,所述管箱的上表面设置有二号接管,所述管箱的下表面设置有三号接管,所述一号接管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除尘装置,所述支座的表面活动安装有防脱机构,所述支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托件,所述装置壳体通过支撑托件与支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氨合成塔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能够过滤高温烟气中的灰尘,并且过滤网便于拆卸清洗,进而保障换热效率,还能够斜向支撑装置壳体,防止装置壳体在放置过程中产生轴向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合成塔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氨合成塔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余热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等,余热回收利用是提高经济性、节约燃料的一条重要途径,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有可利用热量的废气、废水、废渣,同时在各工序之间存在着含有可利用能量的中间产品和半成品,充分回收和利用这些能量,是企业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在氨合成塔使用过程中有余热可进行回收利用;然而,现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在使用时具有一定弊端,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换热效果越来越差,高温烟气中含尘比较多,导致换热器壳体内很容易积灰,造成换热器换热效果不好,还有换热器依靠支座进行支撑,在换热过程中会有轴向位移的问题,使得放置时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合成塔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氨合成塔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合成塔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壳体(1),所述装置壳体(1)的两端设置有管箱(2),所述装置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支座(3),所述装置壳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管板(4),所述装置壳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号接管(5),所述管箱(2)的上表面设置有二号接管(6),所述管箱(2)的下表面设置有三号接管(7),所述一号接管(5)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除尘装置(8),所述支座(3)的表面活动安装有防脱机构(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合成塔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壳体(1),所述装置壳体(1)的两端设置有管箱(2),所述装置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支座(3),所述装置壳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管板(4),所述装置壳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号接管(5),所述管箱(2)的上表面设置有二号接管(6),所述管箱(2)的下表面设置有三号接管(7),所述一号接管(5)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除尘装置(8),所述支座(3)的表面活动安装有防脱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合成塔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托件(301),所述装置壳体(1)通过支撑托件(301)与支座(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合成塔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8)包括除尘箱(801)、承载托块(802)、过滤网(803)、穿插孔(804)、除尘箱盖(805)、接入通口(806)、固定卡柱(807)和合页(808),所述除尘箱(80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承载托块(802),所述除尘箱(801)的内腔位于承载托块(802)的表面设置有过滤网(803),所述过滤网(803)的表面位于四角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宏发戴国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天界三塔节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