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胀紧式管道封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5054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道封堵密封领域,具体为一种胀紧式管道封堵装置,包括调整螺母,胀紧杆和密封塞,通过将胀紧杆穿过密封塞并通过调整螺母连接后插入管道口,利用螺母和胀紧杆的相对转动,使胀紧栓大端进入密封塞的贯通孔并挤压密封塞,使密封塞外表面沿径向扩大与管道内壁紧密贴合,起到密封作用;所述胀紧式管道在线堵漏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操作简便,适用于各种堵漏环境的优点,同时使用时无需关闭系统操作,不会对内漏的介质产生污染和管道产生破坏,保证了资源的节约循环利用和设备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胀紧式管道封堵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道封堵密封领域,具体为一种胀紧式管道封堵装置。
技术介绍
在目前常见的各种机械设备和系统中,均大量使用管道运输传送气态和液态介质,常见的有水,水蒸气,燃气等。在使用过程中,阀门因腐蚀、异物、操作不当等各类原因导致阀门阀芯与阀座密封面损伤,从而产生使阀门失去密封功能,内部介质从阀门下游的管道口发生内漏。由于所输送介质常存在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特性,不宜使用直接焊接方式对管道进行封堵。若使用高压密封胶对管道进行密封,易对介质产生污染,影响进一步的使用或是循环利用。同时考虑到机械设备运行时常常无法将阀门从系统中安全隔离,不具备解体检修条件或是关闭系统维修会造成较大的损失或负面效果。如申请号为201721729778.1的专利文件中公开的一种封堵装置包括螺纹杆、胀管封头、第一锥形块、第二锥形块、内锥胀紧片;胀管封头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中设有弹性构件;螺纹杆穿过胀管封头的安装槽,螺纹杆位于胀管封头上游的杆身设有配合弹性构件的限位组件,螺纹杆位于胀管封头下游的杆身设有软性垫;第一锥形块和第二锥形块相对套合在软性垫和胀管封头之间的螺纹杆上,第一锥形块和第二锥形块外表面构成改变内锥胀紧片与螺纹杆1间距的卡槽;内锥胀紧片设有三片,三片内锥胀紧片依次位于卡槽中。本技术螺纹杆和胀管封头配合,能够促使第一锥形块和第二锥形块组成的卡槽变形,从而改变内锥胀紧片的位置,达到紧贴和脱离管道内壁的目的,并在软性垫的作用下封堵管道。上述封堵装置的部件较多,结构较为复杂,所以存在使用较为操作较为繁琐,各个部件易损坏的缺点。所以需要设计一种操作简便,结构简单耐用,密封效果稳定且不影响系统内部工作的管道封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胀紧式管道封堵装置,能够对管道口处的介质进行快速在线封堵,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稳定性。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胀紧式管道封堵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管道口的密封塞和胀紧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胀紧栓位置并抵住所述密封塞后端的调节螺母,所述密封塞沿其轴向开设有贯通孔,所述胀紧栓包括穿过所述贯通孔并用于导向的螺杆部和与所述螺杆部连接并用于挤压密封塞的胀紧端部,所述胀紧端部至少有一部分的径向尺寸大于贯通孔的一处的内径,所述螺杆部的后端设置有螺纹,所述调节螺母安装在所述螺杆部的螺纹上。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胀紧端部呈由前往后径向尺寸逐渐变小的锥形结构。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贯通孔靠前端部分的内壁面形成由前往后径向尺寸逐渐变小的锥形面。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密封塞由外径小于管道内径的密封部和外径大于管道内径的限位部连接组成,限位部凸出密封部形成一个用于抵住管道口的环形面。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在所述密封塞和调节螺母之间设置有垫圈。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在所述密封塞的后方安装有一个用于抵住所述密封塞后端的加强装置。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加强装置包括用于抵住密封塞后端的顶杆和用于调节加强装置长度的调节杆。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顶杆的前端向内凹陷形成用于收容调节螺母和螺杆部末端的中空内凹部,顶杆后端设置有调节螺纹部。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在所述顶杆后端设置有调节螺纹部,所述调节杆上的前端设置有由前向后开设有用于与顶杆的调节螺纹部对应配合连接的螺纹孔,所述调节杆的后端设置用于抵靠的端。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胀紧栓的螺杆部靠后末端设置有夹持部。有益效果:1.所述管道胀紧式管道封堵装置仅通过物理手段实现对管道内的多种不同内漏介质进行安全可靠的快速封堵。2.所述管道胀紧式管道封堵装置能够在不关闭设备系统的情况下,对管道进行在线封堵,减小对设备的工作稳定性的影响。3.所述管道胀紧式封堵装置的结构简洁,便于安装操作,封堵效果稳定。4.所述管道胀紧式封堵装置使用避免了对介质的污染,且不会对管道系统造成破坏。5.所述管道胀紧式封堵装置增加设置了加强装置,沿管道轴向提供一个支持力,降低了封堵装置受介质压力或冲击被顶出管道失去封堵效果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胀紧式管道封堵装置密封时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为胀紧式管道封堵装置未密封时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为胀紧式管道封堵装置部件安装关系意图图中:1——密封塞,1a——贯通孔,1b——密封部,1c—限位部;2——胀紧栓,2a——螺杆部,2b——胀紧端部,2c——夹持部;3——调节螺母4——垫圈5——顶杆,5a——中空内凹部,5b——环状端面,5c——调节螺纹部;6——调节杆,6a——螺纹孔;7——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方案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实施例1:一种胀紧式管道封堵装置,主要包括密封塞1,胀紧栓2和调节螺母3三部分。密封塞1为一种具有一定弹性形变和密封能力材料制成的圆柱形部件,沿密封塞1轴向开有贯通孔1a,所述密封塞1的外壁径向尺寸略小于管道7内径,以保证密封塞1能够平顺插入管道内部。胀紧栓2为一种圆柱形杆件,由导向螺杆部2a和胀紧端部2b连接组成。所述导向螺杆部2a末端沿其轴向设置有螺纹,穿过密封塞1的贯通孔1a,部分螺杆能够凸出密封塞1的后端面;所述胀紧端部2b的至少有一部分外径大于贯通孔1a一处内径,该位置胀紧端部2b的端面与贯通孔1a的内壁部分互相抵住阻止胀紧栓2全部穿过贯通孔1a。将所述密封塞1和胀紧栓2互相套接后,在胀紧栓2带螺纹的螺杆部2a的后端安装尺寸大于贯通孔1a内径的调节螺母3,使三者连接成为封堵装置主体部分。将所述胀紧式管道封堵装置插入所需封堵的管道7的管道口处,密封塞1插入管道7内。利用固定装置限制胀紧栓2的转动并使用活动扳手转动调节螺母3,使调节螺母3与胀紧栓2发生相对转动;在螺纹配合结构的作用下,调节螺母3沿胀紧栓2的轴向移动并与胀紧栓2胀紧端部2b靠近,此时套接在胀紧栓2调节螺母3之间的密封塞1受到调节螺母3和胀紧端部2b的挤压作用。继续转动调节螺母3,由于调节螺母3抵住密封塞1后端面,则胀紧端部2b挤压进入密封塞1的贯通孔1a内部。由于胀紧端部2b外径大于贯通孔1a的孔径,故胀紧端部2b对贯通孔1a产生沿径向的挤压力,密封塞1在胀紧端部2b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形变,外侧径向尺寸扩大,此时密封塞1外表面与管道内壁紧密贴合,起到密封效果,从而阻止介质的向外泄露。对于所述胀紧栓2和密封塞1优选,将胀紧端部2b设计为一种由前往后径向尺寸逐渐变小的锥形结构;或者将密封塞1的贯通孔1a设计为一种靠前端部分的内壁面径向尺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胀紧式管道封堵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管道口的密封塞和胀紧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胀紧栓位置并抵住所述密封塞后端的调节螺母,所述密封塞沿其轴向开设有贯通孔,所述胀紧栓包括穿过所述贯通孔并用于导向的螺杆部和与所述螺杆部连接并用于挤压密封塞的胀紧端部,所述胀紧端部至少有一部分的径向尺寸大于贯通孔的一处的内径,所述螺杆部的后端设置有螺纹,所述调节螺母安装在所述螺杆部的螺纹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胀紧式管道封堵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管道口的密封塞和胀紧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胀紧栓位置并抵住所述密封塞后端的调节螺母,所述密封塞沿其轴向开设有贯通孔,所述胀紧栓包括穿过所述贯通孔并用于导向的螺杆部和与所述螺杆部连接并用于挤压密封塞的胀紧端部,所述胀紧端部至少有一部分的径向尺寸大于贯通孔的一处的内径,所述螺杆部的后端设置有螺纹,所述调节螺母安装在所述螺杆部的螺纹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胀紧式管道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紧端部呈由前往后径向尺寸逐渐变小的锥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胀紧式管道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靠前端部分的内壁面形成由前往后径向尺寸逐渐变小的锥形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胀紧式管道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包括外径小于管道内径的密封部和与所述密封部连接并且外径大于管道内径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凸出密封部形成一个用于抵住管道口的环形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净李涛董宝泽金飞赵文炳郭科科白玉栋高震赵得欢常宏斌陶威名
申请(专利权)人:三门核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