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通气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5002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提供一种防水通气阀,其中,包括电机、阀体和活塞,所述电机位于所述阀体的顶部,所述电机与所述活塞连接,并能带动所述活塞在所述阀体的内部做往复运动,所述活塞的周向外壁上设有环形槽,所述活塞内部设有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通向所述环形槽,所述通道的另一端通向所述活塞的底面,所述环形槽与电机之间的活塞的周向外壁上设有密封圈,所述阀体周向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阀体的底部设有与阀体内部连通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密封性能好,涉水能力强,能够配合无人机完成两栖切换,拓宽无人机的应用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通气阀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零配件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水通气阀。
技术介绍
随着无人机的发展,潜空两栖无人机陆续得到开发。而为了使无人机既能够保证空中飞行灵活性的同时,又能保证在潜水状态下的机体密封性,需要防水通气阀进行配合。现有的防水通气阀一般用于汽车行业,一般是通过水的浮力来改变浮体的状态,从而改变阀体的通气或防水状态,中国公开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6641201B,授权公告日2019年5月28日,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汽车防水通气阀,包括安装在后桥总成上的阀体,还包括阀罩以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浮动体,阀体的上端连接有环形的端盖,阀罩连接在阀体外部,阀罩和阀体之间留有间隙,阀罩沿竖直方向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条形孔,浮动体上设有滑块并且滑块配合在所述条形孔内,浮动体为空腔结构所有滑块的上端共同螺钉连接有一个环形的固定块,固定块的上端粘接有环形密封圈,此技术方案防水等级较低,仅能在汽车涉水时提供短暂的防水,且防水深度有限。在涉水深度较深的情况下,容易导致阀体出现密封失效的情况,故现有防水通气阀制约了无人机的涉水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防水通气阀密封性差,涉水能力差的缺点,提供一种防水通气阀。本技术能够密封性能好,涉水能力强,能够配合无人机完成两栖切换,拓宽无人机的应用领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通气阀,其中,包括电机、阀体和活塞,所述电机位于所述阀体的顶部,所述电机与所述活塞连接,并能带动所述活塞在所述阀体的内部做往复运动,所述活塞的周向外壁上设有环形槽,所述活塞内部设有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通向所述环形槽,所述通道的另一端通向所述活塞的底面,所述环形槽与电机之间的活塞的周向外壁上设有密封圈,所述阀体周向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阀体的底部设有与阀体内部连通开口。本技术方案中,电机带动活塞在阀体内做往复运动,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活塞环形槽上的通道与阀体周向的通孔可以是连通状态或是错位封闭状态,当电机带动活塞移动到环形槽上的通道连通阀体通孔的位置时,阀体周向外侧与阀体底部的开口通过活塞的通道进行连通,当电机带动活塞移动到环形槽上的通道与阀体通孔错开时,活塞周向外壁设置的密封圈能够将阀体通孔与活塞进行密封,防止阀体通孔通过活塞与阀体之间的缝隙进行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电机采用的是贯穿式步进电机,所述贯穿式步进电机的丝杆与所述活塞的顶部固定连接。贯穿式步进电机上的丝杆带动活塞在阀体内进行往复运动。进一步的,所述贯穿式步进电机通过螺栓与所述阀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槽与电机之间的活塞的周向外壁上设有沟槽,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沟槽中。沟槽能够限制密封圈位置,防止活塞在阀体内做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周向外壁的密封圈掉落,破坏阀体与活塞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周向侧壁上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四个,所述通道为两组同轴的T形通道。本技术方案中,当活塞在阀体内部往复运动移动,同轴的T形通道与四个通孔能够对应连通或者错位密封。优选的,所述阀体周向侧壁上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通道为T形通道。进一步的,所述阀体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将阀体固定于使用该防水通气阀的装置上的圆凸台和螺母,所述阀体的外壁对应设有与螺母配合的螺纹。由于本装置运用需要进行防水通气的装置上,例如需要在水空进行工作的无人机的舱体,舱体上有一个第一开口,圆凸台与电机之间的阀体通过第一开口进入无人机的舱体内,螺母所在的阀体位于无人机的舱体外,舱体第一开口的边缘与防水通气阀通过圆凸台和螺母进行固定,螺母将舱体第一开口的边缘卡接在圆凸台与螺母之间,当活塞上通道与阀体的通孔连通时,无人机的舱内与舱外通过活塞的通道与阀体底部的开口连通,使得无人机飞行时,舱内与大气连通,保证飞控上精密气压计的正常使用;当活塞的通道与阀体通孔错位时,舱内与舱外由于活塞及其周向外壁上的密封圈进行封闭,能够让无人机入水时密封舱内,以保护无人机内设备的安全。进一步的,所述圆凸台与所述阀体一体化成型。进一步的,所述圆凸台上设有O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是因为保证使用该防水通气阀的装置与阀体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采用的是橡胶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电机带动活塞在阀体内进行往复运动,使得阀体周向外侧与阀体底部的开口通过活塞的通道进行连通,或是错位密封;2.本技术可以运用在两栖无人机上,由于活塞上设有通道可以与阀体的通孔发生错位封闭或是连通,其密封性能好,故涉水能力强,能够配合无人机完成两栖切换,拓宽无人机的应用领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图3位本技术与无人机舱体的配合示意图。图示标记说明如下:1-贯穿式步进电机,2-丝杆,3-阀体,4-通孔,5-活塞,6-圆凸台,7-螺母,8-密封圈,9-T形通道,10-螺母,11-开口,12-O型密封圈,13-舱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如图1至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种防水通气阀的实施例。一种防水通气阀,其中,包括贯穿式步进电机1,阀体3、密封圈8和活塞5,贯穿式步进电机1通过螺栓固定在阀体3的顶部,活塞5位于阀体3的内部,贯穿式步进电机1与活塞5之间通过丝杆2进行连接,贯穿式步进电机1利用丝杆2带动活塞5在阀体3内部进行往复运动,密封圈8固定在活塞5的周向外壁上,阀体3的底部设有与阀体3内部连通开口11。本实施例中,阀体3的周向侧壁上设有四个通孔4,活塞5的周向外壁上设有环形槽,活塞5上设有两组同轴的T形通道9,阀体3周向侧壁上的四个通孔4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上,活塞5上两组同轴的T形通道9的一端的四个出口通向活塞5的环形槽,且位于同一圆周上,T形通道9的另一端通向活塞5的底部,与阀体3内部进行连通。活塞5在跟随贯穿式步进电机1在阀体3进行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活塞5的T形通道9与阀体3的通孔4进行连通或者错位封闭。本实施例中,活塞5在其周向外壁的环形槽的上下各设有两个对称的沟槽,每个沟槽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通气阀,包括电机、阀体和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位于所述阀体的顶部,所述电机与所述活塞连接,并能带动所述活塞在所述阀体的内部做往复运动,所述活塞的周向外壁上设有环形槽,所述活塞内部设有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通向所述环形槽,所述通道的另一端通向所述活塞的底面,所述环形槽与电机之间的活塞的周向外壁上设有密封圈,所述阀体周向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阀体的底部设有与阀体内部连通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通气阀,包括电机、阀体和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位于所述阀体的顶部,所述电机与所述活塞连接,并能带动所述活塞在所述阀体的内部做往复运动,所述活塞的周向外壁上设有环形槽,所述活塞内部设有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通向所述环形槽,所述通道的另一端通向所述活塞的底面,所述环形槽与电机之间的活塞的周向外壁上设有密封圈,所述阀体周向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阀体的底部设有与阀体内部连通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通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采用的是贯穿式步进电机,所述贯穿式步进电机的丝杆与所述活塞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通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式步进电机通过螺栓与所述阀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通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与电机之间的活塞的周向外壁上设有沟槽,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俊宏于兆勤刘建群邓富元黎浩然叶鹏程黄莹吴雨琪叶钧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