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连接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4915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请求保护的电线连接装置及其方法,用于铆压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以使所述第一电线和所述第二电线电连接;其中所述电线连接装置包括连接铜片和铆压块,所述连接铜片具有容纳所述第二电线上第二芯线的凹腔,所述铆压块与所述连接铜片配合,所述铆压块能够引导所述连接铜片的两侧端部插入所述第一电线。本发明专利技术省却人工对第一电线切割芯线护层的步骤,以此避免了因切割芯线护层而引发的相关问题,具有提高两根电线电连接的效率及稳定性;同时该电线连接装置纯机械式操控,能够实现两根电线电连接的自动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线连接装置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两根电线电连接相关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线连接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灯座,用于装配灯泡,并与灯泡电性连接,使得灯泡装配在灯座上能够发光作业。其中,灯座上连接有的电源接线通常包含有三根电线,分别对应连接于电源的火线、零线及地线。目前,现有的用于制备灯座上电源接线的三根电线,通常是用铜件将一个电线的芯线以铆压的方式连接于另一根电线的芯线上,然而在铆压工艺开始之前,需要手动地将待连接的电线上的芯线护层割掉,然后再用铜件将两根电线上的芯线进行铆压,最后再整体注塑包胶。上述的方法能够实现将两根电线的芯线进行电连接,然后由于上述的方法中涉及到人工手动切割电线上的芯线护层,其对芯线护层的切割稳定性差,不仅切割的位置不固定,割掉的区域大小不可控,而且还存在将电线上芯线割断的情形,从而降低了两根电线电连接的成功率;另外,人工手动切割电线上的芯线护层,使得两根电线之间的连接实现不了自动化操作,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线连接装置及其方法。具体地,一种电线连接装置,用于铆压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以使所述第一电线和所述第二电线电连接;包括连接铜片和铆压块,所述连接铜片具有容纳所述第二电线上第二芯线的凹腔,所述铆压块与所述连接铜片配合,所述铆压块能够引导所述连接铜片的两侧端部插入所述第一电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铆压块上设有刺刀,所述刺刀能够刺破所述第一电线的第一芯线护层并插入至所述第一电线的第一芯线;其中所述铆压块在所述刺刀的两侧臂上各自形成有导引面,用以引导所述连接铜片的两侧端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导引面设为圆弧状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铜片的两侧端部分别定义为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所述第一侧端和/或所述第二侧端上设有凸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侧端和所述第二侧端上分别设有多个凸刺,且所述第一侧端上的凸刺与所述第二侧端上的凸刺错位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铆压块在两个所述导引面的外侧分别对应设有挤压凸面,两个所述挤压凸面能够挤压所述连接铜片,以将所述连接铜片铆压在所述第二电线的第二芯线与所述第一电线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挤压凸面与对应的所述导引面之间通过圆弧面平滑过渡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电线连接装置还包括顶杆,所述顶杆和所述铆压块分居在所述连接铜片的相对侧,其中所述顶杆的一端抵靠在所述连接铜片上凹腔所在的部位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电线连接装置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能够推顶所述铆压块和/或所述顶杆,以使所述铆压块与所述连接铜片配合。本专利技术还请求保护一种电线连接的方法,用于铆压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以使所述第一电线和所述第二电线电连接;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连接铜片和铆压块,其中所述连接铜片具有容纳所述第二电线上第二芯线的凹腔,所述铆压块能够引导所述连接铜片的两侧端部插入所述第一电线;(2)、将第二电线的第二芯线置于连接铜片上凹腔的腔底,第一电线置于所述连接铜片上凹腔的开口侧;(3)、所述连接铜片和所述铆压块配合,以使所述连接铜片的两侧端部在所述铆压块的引导下插入所述第一电线。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电线连接装置及其方法,用连接铜片直接对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的第二芯线进行电连接,省却人工对第一电线切割芯线护层的步骤,以此避免了因切割芯线护层而引发的相关问题,具有提高两根电线电连接的效率及稳定性;同时该电线连接装置机械式操控,能够实现两根电线电连接的自动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待铆压的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电线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将连接铜片铆压在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的第二芯线上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连接铜片;11、凹腔;12、凸刺;101、第一侧端;102、第二侧端;20、铆压块;21、刺刀;22、导引面;23、挤压凸面;24、圆弧面;30、顶杆;201、第一电线;2011、芯线护层;2012、第一芯线;202、第二电线;2021、第二芯线。具体实施例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的电线连接装置,用于铆压第一电线201和第二电线202,以使所述第一电线201和所述第二电线202电连接。请一并参阅图2、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线连接装置包括连接铜片10,铆压块20和顶杆30,所述连接铜片10在所述铆压块20和所述顶杆30的配合,能够实现对所述第一电线201和所述第二电线202的第二芯线2021进行铆压,以此实现对所述第一电线201和所述第二电线202的电连接。其中,所述连接铜片10具有能够容纳所述第二电线202上第二芯线2021的凹腔11,且本实施方式工作时,具体可将所述第二电线202的芯线2021放置在所述连接铜片10上凹腔11腔底,而所述第一电线201则放置在所述连接铜片10上凹腔11的开口侧。其中,本实施方式的连接铜片10的厚度较小,且所述连接铜片10受挤压易形变。所述铆压块20用于与所述连接铜片10配合,且所述铆压块20能够引导所述连接铜片10的两侧端部插入所述第一电线201,以此实现所述连接铜片10与所述第一电线201之间的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铆压块20上设有刺刀21,且所述铆压块20上的刺刀21能够刺破所述第一电线201的芯线护层2011并插入所述第一电线201的第一芯线2012,其中所述铆压块20在所述刺刀21的两侧臂上各自形成有导引面2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铆压块20局限于设为上述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使用的需求,在所述铆压块20上只设有用于引导所述连接铜片10的两侧端部插入所述第一电线201的两个导引面22,而不设置用于刺破所述第一电线201上芯线护层2011的刺刀,使得人们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线201和所述第二电线202时,可用外置的刺刀将第一电线201的芯线护层2011刺破即可,在此就不展开阐述。当所述连接铜片10与所述铆压块20配合时,所述铆压块20的刺刀21能够刺破所述第一电线201的芯线护层2011并插入所述第一电线201的第一芯线2012,其中所述连接铜片10的两侧端部各自沿所述导引面22插入至被所述刺刀21刺破的所述第一电线201,具体可在所述导引面22的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线连接装置,用于铆压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以使所述第一电线和所述第二电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铜片和铆压块,所述连接铜片具有容纳所述第二电线上第二芯线的凹腔,所述铆压块与所述连接铜片配合,所述铆压块能够引导所述连接铜片的两侧端部插入所述第一电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连接装置,用于铆压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以使所述第一电线和所述第二电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铜片和铆压块,所述连接铜片具有容纳所述第二电线上第二芯线的凹腔,所述铆压块与所述连接铜片配合,所述铆压块能够引导所述连接铜片的两侧端部插入所述第一电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块上设有刺刀,所述刺刀能够刺破所述第一电线的第一芯线护层并插入至所述第一电线的第一芯线;其中所述铆压块在所述刺刀的两侧臂上各自形成有导引面,用以引导所述连接铜片的两侧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面设为圆弧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铜片的两侧端部分别定义为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所述第一侧端和/或所述第二侧端上设有凸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端和所述第二侧端上分别设有多个凸刺,且所述第一侧端上的凸刺与所述第二侧端上的凸刺错位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块在两个所述导引面的外侧分别对应设有挤压凸面,两个所述挤压凸面能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国麟雷鹏万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唯尔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