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SM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电连接结构体、电连接方法、电连接器以及电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9281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接触可靠性的电连接结构体、电连接方法和电连接器以及具有该电连接结构体的电气装置。电连接结构体具有如下构成,即,具备:铆接部件,夹持第一导体和具有第二导体的板构件;以及弹性构件,设于铆接部件的夹持部处的第一导体与板构件之间,连接在第一导体与板构件之间,通过夹持部处的分别设于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的触点,将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结构体、电连接方法、电连接器以及电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结构体、电连接方法和电连接器以及具有该电连接结构体的电气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通过铆接将两个导体电连接的技术是公知的。例如,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硬质基板的两面设有橡胶板等密封层,隔着该密封层在硬质基板的两面分别设置有端子,铆钉贯通它们来进行铆接固定,由此将配置于该硬质基板两面的端子之间电连接。根据该技术,通过密封层的反作用力使各端子与铆钉紧贴,因此与不设密封层的情况相比提高了接触可靠性。然而,上述的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以在进行电连接的两个导体(端子)之间隔有作为基体构件的硬质基板也就是刚体部件为前提,例如在基体构件采用橡胶等具有柔软性的构件的情况下,密封层容易受到基体构件的形状变化等的影响,导致接触可靠性提高的效果降低。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618287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接触可靠性的电连接结构体、电连接方法和电连接器以及具有该电连接结构体的电气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电连接结构体,具备:铆接部件,夹持第一导体和具有第二导体的板构件;以及弹性构件,设于所述铆接部件的夹持部处的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板构件之间,连接在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板构件之间,通过所述夹持部处的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的触点,将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电连接。此外,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电连接方法,在利用铆接部件夹持第一导体和具有第二导体的板构件时,在所述铆接部件的夹持部处的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板构件之间,设有连接在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板构件之间的弹性构件,通过所述夹持部处的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的触点,将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电连接。而且,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电连接器,具备:铆接部件,夹持第一导体和具有第二导体的板构件;以及弹性构件,设于所述铆接部件的夹持部处的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板构件之间,连接在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板构件之间,通过所述夹持部处的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的触点,能将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电连接。此外,本专利技术为具有上述的电连接结构体的电气装置。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接触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不限定于通过本说明书中所例示的效果来解释的内容。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结构体的构成例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结构体的构成例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用于说明弹性构件的尺寸例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结构体的构成例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表侧的构成例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里侧的构成例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构成例的主视图、俯视图、仰视图以及右视图。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构成例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1A:电连接结构体;2、2A:铆接部件;3:第一导体;4:基体构件;5、5A:弹性构件;6、6A:板构件;7:板;8:第二导体;21:中枢部;22:头部;23:脚部;C1、C2、C3、C4:触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说明以如下顺序进行。<1.第一实施方式><2.第二实施方式><3.第三实施方式><4.变形例>其中,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等是将用于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具体化的构成例示出来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例示出的构成。需要说明的是,技术方案所示的构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的构件。尤其是,关于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尺寸、材质、形状、相对配置、上下左右等方向的记载等,只要没有特意进行限定的记载,就没有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仅限定于此的意思,只不过是单纯的说明例。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各图所示构件的大小、位置关系等,有时会为了说明清楚而进行夸张,此外,也有时为了防止使图示变得复杂而仅仅对要参照的附图标记的部分进行图示。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同一名称、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同质的构件,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而且,关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各要素,可以采用以同一构件构成多个要素从而以一个构件兼用于多个要素的方式,也能够反过来由多个构件分担来实现一个构件的功能。<1.第一实施方式>“电连接结构体的构成”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结构体1的构成例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该电连接结构体1的构成例的放大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电连接结构体1具备:铆接部件2、第一导体3、基体构件4、弹性构件5以及板构件6。板构件具有板7和第二导体8。需要说明的是,板7和第二导体8也可以构成为分体的构件,而不采用由板7和第二导体8构成的板构件6。该电连接结构体1为通过铆接将第一导体3和第二导体8电连接的电连接结构体。图1和图2所示的铆接部件2示出了铆接后的形状。如图2所示,该铆接部件2为用于通过铆接而在隔有弹性构件5的状态下夹持第一导体3和板构件6的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铆接部件2具有导电性。例如,作为该铆接部件2,可以使用图示的铆钉。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该铆接部件2具有:中枢部21,形成为圆筒或圆柱状;以及头部22和脚部23,设于该中枢部21的两端,直径比中枢部21大。例如,通过因铆接而发生的塑性变形,形成脚部23。该铆接部件2通过头部22与脚部23之间的夹持部,夹持图1所示的从第一导体3到第二导体8的各构件。需要说明的是,铆接部件2的形状、构造、种类、夹持各构件的构造等只是一例,不限定于图示方式。第一导体3由具有导电性的构件(例如金属板的金属端子)构成。该第一导体3在一端侧具有插通孔31,例如,如图1所示,具有如下形状:在利用铆接部件2固定于基体构件4时,另一端侧的端子部32以从基体构件4呈板簧状突出的方式弯曲。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体3的材质、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第一导体3不限于上述的金属端子,也可以是配置于基板上的导电图案等。此外,不限于刚体,也可以由导电膜等弹性体(例如具有柔软性、可挠性、伸缩性等的弹性体)构成。该第一导体3如图2所示,在铆接部件2的夹持部处,位于外侧的一方的面抵接于铆接部件2的头部22,另一方的面抵接于基体构件4和弹性构件5。基体构件4为薄板构件,由树脂(例如塑料)、橡胶、布、纸等形成,具有绝缘性。像这样,基体构件4不限于刚体,能够由弹性体(例如具有柔软性、可挠性、伸缩性等的弹性体)构成。基体构件4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如图所示,基体构件4具有供后述的弹性构件5嵌入的嵌入孔41。该基体构件4的一方的面抵接于第一导体3,另一方的面抵接于板构件6的板7。弹性构件5由橡胶等弹性体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弹性构件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具备:/n铆接部件,夹持第一导体和具有第二导体的板构件;以及/n弹性构件,设于所述铆接部件的夹持部处的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板构件之间,连接在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板构件之间,/n通过所述夹持部处的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的触点,将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10 JP 2019-1079051.一种电连接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具备:
铆接部件,夹持第一导体和具有第二导体的板构件;以及
弹性构件,设于所述铆接部件的夹持部处的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板构件之间,连接在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板构件之间,
通过所述夹持部处的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的触点,将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构件在与所述第一导体相对的面的相反侧的面具有所述第二导体,通过所述铆接部件将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构件在与所述第一导体相对的面具有所述第二导体,通过所述弹性构件将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由一个部件构成。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山裕己浅井清加藤俊彦
申请(专利权)人:SM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