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器件及OLED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4839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是关于一种OLED器件。该OLED器件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表面层叠形成有TFT阵列层、阳极层、有机发光功能层、阴极层、薄膜封装层和光色转换层;其中,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包括至少一层发出第一波长光的第一发光层,且该有机发光功能层的投影区域覆盖所述阳极层的至少部分表面;所述光色转换层包括受到所述第一波长光激发而发出第二波长光的第二发光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Panel色偏的问题,进而延长整个显示器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该器件膜层结构的设计有助于节约生产制造成本、降低器件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OLED器件及OLED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OLED器件及OLED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OLED显示器是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具有功耗低、自发光且发光亮度高、工作温度适应范围广、体积轻薄、响应速度快,而且易于实现彩色显示、易于实现和集成电路驱动器相匹配、易于实现柔性显示等优点,与多数手机使用的传统显示器相比,具有更宽的视角、更高的刷新率和更薄的尺寸,因此正在得到智能手机采用,并呈现快速发展趋势。目前OLED显示器件的制备主要是采用热蒸镀分别将红(R)、绿(G)、蓝(B)有机分子材料附着在基板相应的位置,使红、绿、蓝有机分子材料受激自主发光。而现阶段R、G、B发光单元的寿命不同,导致Panel长时间点亮时发生色偏。而如采用白光加彩色滤光片技术,因为彩色滤光片对光谱的过滤性,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效率,不利于降低功耗,且彩色滤光层主要是利用精细掩膜版(finemask)分别蒸镀红、绿、蓝的有机分子材料来实现,然而精细掩膜版存在加工工艺复杂、价格昂贵及蒸镀对位等问题,在低成本产业化的程度上制约了OLED显示器件的发展。因此,进一步实现OLED器件成为期望的改进方向。需要注意的是,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OLED器件,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OLED器件,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表面层叠形成有TFT阵列层、阳极层、有机发光功能层、阴极层、薄膜封装层和光色转换层;其中,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包括至少一层发出第一波长光的第一发光层,且该有机发光功能层的投影区域覆盖所述阳极层的至少部分表面;所述光色转换层包括受到所述第一波长光激发而发出第二波长光的第二发光层。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至少两层蓝光发光层,该至少两层蓝光发光层层叠设置,各所述蓝光发光层下方设置有空穴传输层,各所述蓝光发光层上方设置有电子传输层。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相邻所述蓝光发光层之间均设有电荷产生层,该电荷产生层设置于上方的蓝光发光层下方的空穴传输层,与下方的蓝光发光层上方的电子传输层之间。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荷产生层的厚度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荷产生层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N型掺杂有机层和无机金属氧化物层;N型掺杂有机层和有机层;N型掺杂有机层和P型掺杂有机层;非掺杂型。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红光光色转换层和/或绿光光色转换层。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红光光色转换层和绿光光色转换层厚度均为10nm-1000nm。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红光光色转换层含有染料NPAMLI、染料MEH-PPV、硫化染料或氮化染料。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绿光光色转换层含有氧杂蒽类染料、香豆素类染料、半菁类染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OLED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OLED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OLED器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通过上述OLED器件及OLED显示装置,一方面,串联结构能够降低通过蓝光发光层的电流,从而延长蓝光发光层的使用寿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Panel色偏的问题,进而延长整个显示器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本实施例中红光和/或绿光由光色转换层获得,避免了彩色滤光片的使用,进而减少了蒸镀精细掩膜版数量,有助于节约生产制造成本、降低器件功耗。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中OLED器件结构示意图一;图2示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中有机发光功能层示意图;图3示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中两单元串联蓝光发光层示意图;图4示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中三单元串联蓝光发光层示意图;图5示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中OLED器件结构示意图二;图6示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中OLED器件结构示意图三。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此外,附图仅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本申请的实施例一提供一种OLED器件,参考图1至图2中所示,该OLED器件可以包括:衬底基板100,所述衬底基板100表面层叠形成有TFT阵列层200、阳极层300、有机发光功能层400、阴极层500、薄膜封装层600和光色转换层700;其中,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400包括至少一层发出第一波长光的第一发光层如蓝光发光层401,且该有机发光功能层400的投影区域覆盖所述阳极层300的至少部分表面;所述光色转换层700包括受到所述第一波长光激发而发出第二波长光的第二发光层如红光光色转换层70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通过上述OLED器件,第二波长光由第二发光层如红光光色转换层701获得,避免了彩色滤光片的使用,进而减少了蒸镀精细掩膜版数量,有助于节约生产制造成本、降低器件功耗。下面,将参考图1至图6对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的上述OLED器件的各个部分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至少两层蓝光发光层401,该至少两层蓝光发光层401层叠设置,各所述蓝光发光层401下方设置有空穴传输层403,各所述蓝光发光层401上方设置有电子传输层404。空穴传输层403、电子传输层404的添加可以改善载流子的注入效率,进而改善OLED器件效率,但不限于此,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入空穴注入层和电子注入层等来进一步提升OLED器件的效率。在一个实施例中,相邻所述蓝光发光层401之间均设有电荷产生层402,该电荷产生层402设置于上方的蓝光发光层401下方的空穴传输层403,与下方的蓝光发光层上方的电子传输层404之间。电荷产生层402结构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OLED发光单元堆叠在一起构成串联OLED结构,并由一个外电源控制的OLED,相对于传统OLED来说串联OLED具有更高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表面层叠形成有TFT阵列层、阳极层、有机发光功能层、阴极层、薄膜封装层和光色转换层;/n其中,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包括至少一层发出第一波长光的第一发光层,且该有机发光功能层的投影区域覆盖所述阳极层的至少部分表面;/n所述光色转换层包括受到所述第一波长光激发而发出第二波长光的第二发光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表面层叠形成有TFT阵列层、阳极层、有机发光功能层、阴极层、薄膜封装层和光色转换层;
其中,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包括至少一层发出第一波长光的第一发光层,且该有机发光功能层的投影区域覆盖所述阳极层的至少部分表面;
所述光色转换层包括受到所述第一波长光激发而发出第二波长光的第二发光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至少两层蓝光发光层,该至少两层蓝光发光层层叠设置,各所述蓝光发光层下方设置有空穴传输层,各所述蓝光发光层上方设置有电子传输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蓝光发光层之间均设有电荷产生层,该电荷产生层设置于上方的蓝光发光层下方的空穴传输层,与下方的蓝光发光层上方的电子传输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产生层的厚度为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攀施秉彝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坤同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