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4823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3
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包括背板、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及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背板具有第一接垫组及第二接垫组。第一接垫组的多个接垫具有分别重叠于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多个电极的多个第一连接区。第一拟直线通过多个第一连接区的多个几何中心。第二拟直线通过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多个电极的多个几何中心。第一拟直线与第二拟直线具有第一夹角θ1。第二接垫组的多个接垫具有分别重叠于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多个电极的多个第二连接区。第三拟直线通过多个第二连接区的多个几何中心。第四拟直线通过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多个电极的多个几何中心。第三拟直线与第四拟直线具有与第一夹角θ1不同的第二夹角θ2。上述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也被提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微型发光二极管(μLED)显示器具有省电、可靠度佳与可进行无边框设计等优点,因此被视为极具潜力的显示技术。巨量转置(masstransfer)是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制程技术中最具挑战性的一项。如何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准确与高良率的微型发光二极管晶片转置为制造商所共同面临的课题。巨量转置技术最大的问题在于转置良率(transferyield)的提升。以目前的技术而言,转置良率尚不高。因此,在完成首次的转置动作后,还需进行修补动作。一般而言,在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背板上,除了设有供首次转置的微型发光二极管摆放的接垫外,基于修补的需求,还设有额外的修补接垫,以供与修补用的微型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然而,额外设置的修补接垫需占用微型发光二极管的布局面积,不利于微型发光二极管器的解析度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性能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能制造出性能佳的发光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背板,具有一第一接垫组及一第二接垫组;/n一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其中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多个电极分别电性连接至该第一接垫组的多个接垫,该第一接垫组的该些接垫分别具有多个第一连接区,该些第一连接区分别重叠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的该些电极,一第一拟直线通过该些第一连接区的多个几何中心,一第二拟直线通过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的该些电极的多个几何中心,且该第一拟直线与该第二拟直线具有一第一夹角θ1;以及/n一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其中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多个电极分别电性连接至该第二接垫组的多个接垫,该第二接垫组的该些接垫分别具有多个第二连接区,该些第...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428 TW 1091141151.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背板,具有一第一接垫组及一第二接垫组;
一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其中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多个电极分别电性连接至该第一接垫组的多个接垫,该第一接垫组的该些接垫分别具有多个第一连接区,该些第一连接区分别重叠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的该些电极,一第一拟直线通过该些第一连接区的多个几何中心,一第二拟直线通过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的该些电极的多个几何中心,且该第一拟直线与该第二拟直线具有一第一夹角θ1;以及
一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其中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多个电极分别电性连接至该第二接垫组的多个接垫,该第二接垫组的该些接垫分别具有多个第二连接区,该些第二连接区分别重叠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的该些电极,一第三拟直线通过该些第二连接区的多个几何中心,一第四拟直线通过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的该些电极的多个几何中心,该第三拟直线与该第四拟直线具有一第二夹角θ2,且该第一夹角θ1与该第二夹角θ2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θ1-θ2|≤30°或|θ1-θ2|≥5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角θ1大于该第二夹角θ2,且该第二接垫组的该些接垫在一方向上的一间距大于该第一接垫组的该些接垫在该方向上的一间距。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角θ1大于该第二夹角θ2,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的该些电极在该第四拟直线上的一距离大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的该些电极在该第二拟直线上的一距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垫组的一该接垫具有一第一部及一第二部,该第一部的一延伸方向与该第二部的一延伸方向交错,且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的一该电极设置于该第二部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部的该延伸方向与该第二拟直线夹有一锐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的该延伸方向与该第二拟直线夹有一锐角。


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昭文罗国隆吴宗典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