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4823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3
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包括背板、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及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背板具有第一接垫组及第二接垫组。第一接垫组的多个接垫具有分别重叠于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多个电极的多个第一连接区。第一拟直线通过多个第一连接区的多个几何中心。第二拟直线通过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多个电极的多个几何中心。第一拟直线与第二拟直线具有第一夹角θ1。第二接垫组的多个接垫具有分别重叠于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多个电极的多个第二连接区。第三拟直线通过多个第二连接区的多个几何中心。第四拟直线通过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多个电极的多个几何中心。第三拟直线与第四拟直线具有与第一夹角θ1不同的第二夹角θ2。上述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也被提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微型发光二极管(μLED)显示器具有省电、可靠度佳与可进行无边框设计等优点,因此被视为极具潜力的显示技术。巨量转置(masstransfer)是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制程技术中最具挑战性的一项。如何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准确与高良率的微型发光二极管晶片转置为制造商所共同面临的课题。巨量转置技术最大的问题在于转置良率(transferyield)的提升。以目前的技术而言,转置良率尚不高。因此,在完成首次的转置动作后,还需进行修补动作。一般而言,在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背板上,除了设有供首次转置的微型发光二极管摆放的接垫外,基于修补的需求,还设有额外的修补接垫,以供与修补用的微型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然而,额外设置的修补接垫需占用微型发光二极管的布局面积,不利于微型发光二极管器的解析度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性能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能制造出性能佳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包括背板、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及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背板具有第一接垫组及第二接垫组。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多个电极分别电性连接至第一接垫组的多个接垫。第一接垫组的多个接垫分别具有多个第一连接区。多个第一连接区分别重叠于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多个电极。第一拟直线通过多个第一连接区的多个几何中心。第二拟直线通过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多个电极的多个几何中心。第一拟直线与第二拟直线具有第一夹角θ1。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多个电极分别电性连接至第二接垫组的多个接垫。第二接垫组的多个接垫分别具有多个第二连接区。多个第二连接区分别重叠于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多个电极。第三拟直线通过多个第二连接区的多个几何中心。第四拟直线通过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多个电极的多个几何中心。第三拟直线与第四拟直线具有第二夹角θ2。第一夹角θ1与第二夹角θ2不同。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令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分别转置于背板的多个第一接垫组上,其中每一第一接垫组的多个接垫分别具有多个第一连接区,多个第一连接区分别重叠于一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多个电极,一第一拟直线通过多个第一连接区的多个几何中心,一第二拟直线通过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多个电极的多个几何中心,且第一拟直线与第二拟直线具有第一夹角θ1;移除一第一接垫组上的一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并移除第一接垫组的一部分,以形成一第二接垫组;在移除第一接垫组上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之后,令一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转置于第二接垫组上,其中第二接垫组的多个接垫分别具有多个第二连接区,多个第二连接区分别重叠于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多个电极,一第三拟直线通过多个第二连接区的多个几何中心,一第四拟直线通过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多个电极的多个几何中心,第三拟直线与第四拟直线具有第二夹角θ2,且第一夹角θ1与第二夹角θ2不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θ1-θ2|≤30°或|θ1-θ2|≥5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夹角θ1大于第二夹角θ2,且第二接垫组的多个接垫在一方向上的间距大于第一接垫组的多个接垫在所述方向上的间距。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夹角θ1大于第二夹角θ2,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多个电极在第四拟直线上的距离大于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多个电极在第二拟直线上的距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接垫组的接垫具有第一部及第二部,第一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二部的延伸方向交错,且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的一电极设置于第二部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拟直线夹有一锐角。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拟直线夹有一锐角。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A至图2D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10的制造方法的透视示意图。图3A至图3D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10A的制造方法的透视示意图。图4A至图4D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10B的制造方法的透视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10A、10B: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100:背板110:第一接垫组110a、110b、112a、112b:接垫110a-1、110b-1:第一连接区112:第二接垫组112a-1、112b-1:第二连接区114:第一部116:第二部A、B、C、D:几何中心d1、d2:排列方向E1、E2:电极LED1: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LED2: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L1:第一拟直线L2:第二拟直线L3:第三拟直线L4:第四拟直线LS:雷射S10、S11、S20、S30、S31、S40、S50、S51、S52:步骤s、s’:距离p、p’:间距W:基板x、y:延伸方向θ1:第一夹角θ2:第二夹角α、β:锐角γ:角度具体实施方式现将详细地参考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元件符号在图式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应当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连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与另一元件连接,或者中间元件可以也存在。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连接”可以指物理及/或电性连接。再者,“电性连接”或“耦合”可以是二元件间存在其它元件。本文使用的“约”、“近似”、或“实质上”包括所述值和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确定的特定值的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的平均值,考虑到所讨论的测量和与测量相关的误差的特定数量(即,测量系统的限制)。例如,“约”可以表示在所述值的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或±30%、±20%、±10%、±5%内。再者,本文使用的“约”、“近似”或“实质上”可依光学性质、蚀刻性质或其它性质,来选择较可接受的偏差范围或标准偏差,而可不用一个标准偏差适用全部性质。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将进一步理解的是,诸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和本专利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理想化的或过度正式的意义,除非本文中明确地这样定义。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A至图2D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10的制造方法的透视示意图。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背板,具有一第一接垫组及一第二接垫组;/n一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其中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多个电极分别电性连接至该第一接垫组的多个接垫,该第一接垫组的该些接垫分别具有多个第一连接区,该些第一连接区分别重叠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的该些电极,一第一拟直线通过该些第一连接区的多个几何中心,一第二拟直线通过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的该些电极的多个几何中心,且该第一拟直线与该第二拟直线具有一第一夹角θ1;以及/n一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其中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多个电极分别电性连接至该第二接垫组的多个接垫,该第二接垫组的该些接垫分别具有多个第二连接区,该些第二连接区分别重叠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的该些电极,一第三拟直线通过该些第二连接区的多个几何中心,一第四拟直线通过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的该些电极的多个几何中心,该第三拟直线与该第四拟直线具有一第二夹角θ2,且该第一夹角θ1与该第二夹角θ2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428 TW 1091141151.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背板,具有一第一接垫组及一第二接垫组;
一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其中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多个电极分别电性连接至该第一接垫组的多个接垫,该第一接垫组的该些接垫分别具有多个第一连接区,该些第一连接区分别重叠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的该些电极,一第一拟直线通过该些第一连接区的多个几何中心,一第二拟直线通过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的该些电极的多个几何中心,且该第一拟直线与该第二拟直线具有一第一夹角θ1;以及
一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其中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多个电极分别电性连接至该第二接垫组的多个接垫,该第二接垫组的该些接垫分别具有多个第二连接区,该些第二连接区分别重叠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的该些电极,一第三拟直线通过该些第二连接区的多个几何中心,一第四拟直线通过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的该些电极的多个几何中心,该第三拟直线与该第四拟直线具有一第二夹角θ2,且该第一夹角θ1与该第二夹角θ2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θ1-θ2|≤30°或|θ1-θ2|≥5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角θ1大于该第二夹角θ2,且该第二接垫组的该些接垫在一方向上的一间距大于该第一接垫组的该些接垫在该方向上的一间距。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角θ1大于该第二夹角θ2,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的该些电极在该第四拟直线上的一距离大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的该些电极在该第二拟直线上的一距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垫组的一该接垫具有一第一部及一第二部,该第一部的一延伸方向与该第二部的一延伸方向交错,且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的一该电极设置于该第二部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部的该延伸方向与该第二拟直线夹有一锐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的该延伸方向与该第二拟直线夹有一锐角。


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昭文罗国隆吴宗典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